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一种新型的纽扣式空肠造瘘模型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以8条健康成年毕格犬为实验动物,利用自制的空肠造瘘管和双腔导管制作空肠造瘘模型,因从外观上看上去该造瘘管留在动物体外的部分就像一枚扣子附着在实验动物腹壁上,故命名为纽扣式空肠造瘘模型;术后一周左右利用该造瘘装置行空肠内造影,目的在于观察输液导管是否伸向空肠远端以及输入液是否向上返流至十二指肠甚至胃内。
详细介绍:
该纽扣式空肠造瘘模型主要用于需要经肠道给予药物或营养液的实验。该纽扣式造瘘模型较以前现有的造瘘模型相比有以下优点:(1)制作简单,制作费用较低;(2)保证了输液导管始终伸向空肠远端;(3)解决了输注液向上返流的难题;(4)术后实验动物可放回笼中自由饲养。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该作品设计的目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在于设计一种既能保证输液导管始终伸向空肠远端、避免输注液向上返流,又能使实验动物术后放回笼中自由饲养的输液途径。其主要技术指标为(1)造瘘管末端设计成弧形,建立模型时将该弧形管道指向空肠远端;(2)利用双腔导管作为输液导管,输液时将向双腔导管气囊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使气囊大小略大于空肠内径。

科学性、先进性

该纽扣式空肠造瘘模型较以前现有的空肠造瘘模型具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以下先进性:(1)造瘘管末端设计成弧形,建立模型时将该弧形管道指向空肠远端;(2)利用双腔导管作为输液导管,输液时将向双腔导管气囊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使气囊大小略大于空肠内径;(3)术后实验动物可放回笼中自由饲养。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该纽扣式空肠造瘘管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于2011年获得温州医学院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作品所处阶段

该作品已与华瑞制药有限公司交流与合作,下一步将协商进入生产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该作品严格按照温州医学院有关规定进行技术转让。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图片及实物。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利用该模型进行输液时,将一无菌双腔导管自主管插入空肠内,导管位置固定后向气囊内注入空气,注入的量以术中记录的数值为准,这样就可以自导管输入实验液了。 技术特点和优势:(1)造瘘管末端设计成弧形,可保证输液导管始终伸向空肠远端;(2)以双腔导管为输液管,可放置输注液向上返流;(3)术后实验动物可放回笼中自由饲养;(4)实验时实验动物可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实验。 适应范围:本造瘘模型主要应用于肠内营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主要用于实验犬、猪、羊等。下一步将在临床上进行试用。 推广前景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该纽扣式空肠造瘘模型的成功建立,一方面,为将来进一步研究肠内营养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手段,不但给患者带来了光明,而且推动了祖国的医学发展和肠内营养的进一步普及;另一方面,将其进一步推广和批量生产,按国内外1000家科研机构应用该模型,每家每年订购500套,每套成本10~15元,出售50~80元,每年大约可盈利1000×500×50~80=2500~4000(万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至今,有关肠内营养的管饲途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无创置管技术,如鼻胃管、鼻肠管;二是有创置管技术,包括传统术中胃或肠造口术,以及在此基础上1980年Gauderer提出的PEG和PEJ,还有今年来应用于临床的腹腔镜下穿刺胃或肠造口术。以上方法主要用于临床辅助治疗,大多不适用于动物实验研究中。到目前为止,能用于动物实验研究中的肠内营养管非常之少,最早的是1941年由Thomas设计并应用于实验研究,到了1971年Rayford Scott Jones等将Thomas管加以改良后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当中。自那以后,几乎没有一种更好的能用于实验中的肠内营养管,尤其是对于较大实验动物。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