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作品分析大连市现有可再生能源资源量、分布情况、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大连市未来能源消费量做出分析,分析大连市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对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做出系统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大连市该怎样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怎样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并对大连市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做出了初步预测。并提出了一些很有想法的建议,作品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详细介绍:
面对当即世界传统能源发展压力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是否能最有效利用能源,是否能出现能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成为全球各行业所关心的问题。 作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在切身感受到能源竞争的日益白热化的年代,初步了解能源发展现状,学习能源发展规律和利用技术,有利于在未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大背景下,国家适时提出节能减排战略举措,节能减排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实施的举措。 大连市作为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起着东北地区门户作用,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大连市应主要集中在能源结构调整这一方面。 本文将从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来探讨大连市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 在分析世界及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上,参考我国、辽宁省以及大连市政府对于传统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结合大连市能源发展现状及可再生能源分布情况,分析了大连市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同时结合大连市民生、社会、经济,以高校大学生的视角提出一部分建议。 通过参与此次报告的整个过程,我们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武装自己,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发展形势有更深切的了解。从大学生的角度为能源的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出建议,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学习目的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在分析世界及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上,参考我国、辽宁省以及大连市政府对于传统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结合大连市能源发展现状及可再生能源分布情况,分析了大连市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同时结合大连市民生、社会、经济,以高校大学生的视角提出一部分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通过分析大连市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现状,综合分析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建立数学模型对未来作出科学预测。独到之处在于综合运用三种预测方法对大连市未来能源消费量做出预测,减小模型误差。并综合大连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对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系统的研究大连市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潜力较大的能源,这些能源应该如何发展,发展的前景及其制约因素。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在能源供应、能源安全等问题受到巨大的挑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大连市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在能源发展方面有个独特的区位优势。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系统的提出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建议。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品摘要

通过对世界及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的研究,结合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建立GM(1,1)灰色模型,运用曲线趋势预测法及组合预测的方法预测到2020年,大连市能源总消费量,并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结合经计算得出的现阶段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利用在能源利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出到2020年,大连市达到预定指标所要执行的年增长率,分析大连市节能减排途径中发展可再生能源潜力,提出能源企业转型建议及高校能源规划竞赛。结果表明,目前大连市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不高,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大连市节能减排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以风能利用为主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较理想的方向。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在2011大连理工大学校内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辽宁省挑战杯比赛中进入决赛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柯,何凡能,席建超. 中国陆地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区域分析[J],资源科学,2010 (9). [2] 关锌.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与建议[J],中国矿业,2010(5). [3] 李晓英. 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J],四川水利发电,2005(06). [4] 王丽娜,祝青林,徐梅.大连地区风能资源评估及分布[J],气象科技,2010(8). [5] 宋军,刘莉.大连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 [6] 刘定一. 大连能源一环境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2009(12). [7] 耿志民,大连地区地热资源浅析[J],GEOTHERMAL ENERGY,2003(2). [13] Zekai Sen. Solar energy in progress and future researchtrends[J].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2004 (4).

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图片、文字资料、建模、采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