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留守家庭男性犯罪青少年的攻击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研究从实际出发,探讨犯罪青少年尤其是来自留守家庭的犯罪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家庭功能与攻击性的关系,从而揭示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原因。
详细介绍:
本研究探讨来自留守家庭的男性犯罪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社会支持与攻击性的关系。方法:研究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攻击性问卷(AQ)、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中文量表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一Ⅱ,FAES一Ⅱ)对湖南省少管所的800名男性犯罪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留守家庭的比非留守家庭的男性犯罪青少年的攻击性总分上高,且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除言语攻击之外,其它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的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客观支持差异显著;家庭亲密度上差异显著,在家庭的适应性上差异不显著。(2)留守家庭男性犯罪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攻击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家庭适应性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3)社会支持对攻击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攻击性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但是家庭亲密度对社会支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适应性对社会支持没有明显的预测作用。(4)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男性犯罪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攻击性以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会支持是攻击性的有效预测变量,并是家庭亲密度影响攻击性的中介变量。

作品图片

  • 关于留守家庭男性犯罪青少年的攻击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针对男性犯罪青少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通过对男性犯罪青少年留守家庭与非留守家庭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以及攻击性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来自留守家庭的男性犯罪青少年的特点,同时为管教机构进行心理辅导和劳动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基本思路:通过攻击问卷、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比较留守家庭与非留守家庭的男性犯罪青少年在各个量表的总分以及各个维度上的差异以及其关系探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留守问题一直是国家比较关注的问题,2011全国“两会”特别强调了留守儿童和特殊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从湖南省未成年人管教所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被试800名。运用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攻击性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中文量表对其进行团体测验。整个研究过程,从选取被试、施测、数据整理、数据结果分析均符合科学心理学研究要求。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从实际出发,探讨男性犯罪青少年尤其是来自留守家庭的男性犯罪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家庭功能与攻击性的关系,同时为管教机构对男性犯罪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和劳动改造提供科学依据。这不仅对男性犯罪青少年自身的发展与家庭的幸福有利,而且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来自留守家庭的男性犯罪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社会支持与攻击性的关系。方法:研究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攻击性问卷、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中文量表 对湖南省少管所的800名男性犯罪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留守家庭的比非留守家庭的男性犯罪青少年的攻击性有显著性差异;攻击性和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对攻击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亲密度对社会支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男性犯罪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攻击性以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会支持是攻击性的有效预测变量,并是家庭亲密度影响攻击性的中介变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校级特等奖

参考文献

1徐德森,唐日新,解军.外显攻击性行为和内隐攻击性的性别差异研究.心理科学.2007,30(6):1342-1344 2潘绮敏.青少年攻击性的维度、结构及其相关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戴春林,吴明证,杨治良.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29(1):44—46. 4王琳.不同专业大学生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性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胡志海.大学生外显自尊、攻击性与网络行为关系的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22):4417~4419. 6李丹,周志宏.青少年攻击性的媒体影响因素及干预技术的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2):19-21. 7冀云、刘晓明、马艳杰.对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1):827-829 8戴春林,孙晓玲.关于服刑人员的内隐攻击性研究.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4):955—957 9李强.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 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70 10Andrews G Life event stress,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and 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Journal Nervous Mental Dissection,1978,166:307-316.

调查方式

采用随机方式抽取样本,随机抽取某少管男性犯罪青少年800名,共发放问卷800套。剔除全部选择某一项、多选或未完整作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40套,有效率为80%。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冀云等人(2009)对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表明,未成年犯的愤怒因子分高于普通学生,而自我控制量表得分低于普通学生。戴春林等人(2007)关于服刑人员的内隐攻击性研究表明男女服刑人员均表现出内隐攻击性,服刑人员的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间相关不显著,但外显攻击性中的敌意与内隐攻击性相关显著。张旭、胡泽卿等人(2007)对男性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总体上男性青少年违法犯罪者心理健康较全国常模严重,社会支持水平相对较低且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提高社会支持及领悟社会支持的水平都将能有效的改善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国内学者胡艳辉(2007)家庭功能不全与未成年人犯罪研究认为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沈鉴清、吴惠娟等人(2006)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父亲拒绝否认因子、自我意识量表幸福与满足因子对男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中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女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Lykken(2000)经过分析发现:相比其他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不在身边的孩子被虐待、辍学、离家出走、成为未婚少年父母、暴力犯罪的可能性高出7倍。 G. R. Paterson和M. Sonthamer-Loeber引证的麦克德未发表的研究表明(1984),由于家庭地位的不同,进行设当的监督的概率也不同。 李海燕(2010)对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除情感温暖理解之外,其余各因子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