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科学规划掌控未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状况的个案调查
小类:
管理
简介:
高校毕业生在得到大环境的公平竞争和可以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职业规划使更多的大学生开始正视对未来的考虑,了解自己适合向什么样的岗位和方向努力,对四年的学习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以规范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让大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多一份成功的把握。
详细介绍: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 的转变,随着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统包分配”到现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高校毕业生在得到大环境的公平竞争和可以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而职业规划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它促进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形成规范的职业思想,对大学生将来的求职择业甚至事业发展都意义重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他们从中学角色转化过来的时间并不长,很多人当初的目标只是通过高考,考上大学,并没有过多的考虑今后的发展方向,而职业规划使更多的大学生开始正视对未来的考虑,思考以后的发展道路,对于那些刚进入大学不久尚没有很好的做出职业规划的同学来说,了解自己适合向什么样的岗位和方向努力,对四年的学习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班在2009年9月到12月特以“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状况”为主题开展了一项大型的调查活动,以规范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让大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多一份成功的把握。 一、在校大学生: 为了方便比较分析,我将五个在校大学生按照专业的相近分为调查案例1(会计类)和调查案例2(医学类)具体阐述了各个调查对象的情况: 调查案例一会计类的三位调查对象:三人对于职业规划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差距,但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他们都有将自己的计划告诉老师。在谈到实施规划的过程时,他们都将“扎实专业基础,学好专业课程”纳入到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之中。会计类当前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情况相对于其他专业要乐观很多,他们深刻的分析了自己从事此职业的优势和劣势。 调查案例二医学类的两位调查对象:学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并且颁发国家承认的创业教育合格证书(SYB合格证书),他们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可以说是大学四年的短期目标,甚至更长久的一个目标的确立。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他们的就业前景也都还算不错,同时他们对自己从事该职业的优势和劣势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毕业大学生: 在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告诫在校大学生不要过于满足于自己的优点,当然也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的缺点,要学会转化,扬长避短。建议大学要改进一下课程设置,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校企间的合作,给学生多提供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将理论的知识落到实处,通过他们的建议也有利于让大学生明确在大学期间应该培养的能力。 三、建议 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的体系,针对调查对象遇到的相关问题,本文从三大方面提出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状况发展的意见建议:一、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二、学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三、大学生、学校、家庭、企业、政府与社会的通力合作,使得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状况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为了规范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大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多一份成功的把握。 思路:首先调查了五位在校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规划的实施、遇到的困难、对于自身优劣势的认识,分析了学生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其次调查了三位毕业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对于职业规划的反思及对在校大学生的意见;最后提出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意见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报告的调查对象通过考虑学校、年级、年龄以及专业等相关因素选取的。报告的写作是建立在对八位调查对象多次访谈调查基础上并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全面深入的剖析了各个调查对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及他们在此方面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以期引起全社会各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推动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推动我国新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职业规划使更多的大学生开始正视对自己未来的考虑,思考自己整体的发展道路。本报告主要调查的是会计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针对性较强,有利于为这两类相似专业的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供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意义。而对于那些刚进入大学不久尚没有很好的做出职业规划的同学来说,了解一些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明确自己适合向什么样的岗位和方向努力,对他们四年的学习也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品摘要

随着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统包分配”到现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 一、在校大学生: 为了方便比较分析,我将五个在校大学生按照专业的相近分为调查案例1(会计类)和调查案例2(医学类)具体阐述了各个调查对象的情况: 调查案例一会计类的三位调查对象:三人对于职业规划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差距,但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 调查案例二医学类的两位调查对象:学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并且颁发国家承认的创业教育合格证书。 二、毕业大学生: 在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告诫在校大学生不要过于满足于自己的优点,当然也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的缺点,要学会转化,扬长避短。三、建议 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的体系,本文从三大方面提出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状况发展的意见建议:一、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二、学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三、大学生、学校、家庭、企业、政府与社会的通力合作,使得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状况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报告曾获忻州师范学院政史系2009—2010年度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沈富儿.J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探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 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 姚之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下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研究,苏州大学高等学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 刘兆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机制研究,苏州大学MPA专业学位论文,2007年. [5] 王琼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指导情况及建议,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第5期. [6] 李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5期. [7] 蓝红.SRJ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 [8] 周永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以重庆市某高校为例,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调查方式

访谈,电话,发邮件,聊qq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状况的发展目前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我利用图书、杂志、中国知网等途径获得了大量有关该方面的资料,具体研究如下: (一)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概念的论述: 1.沈富儿在《J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探讨》中综合国内外各方的观点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这样定义: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环境因素的分析,结合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的预期,在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帮助下,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工作,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与步骤的论述: 1. 蓝红《SRJ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中认为,一个完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由自我评价、外部环境分析、确立目标、实施策略、规划评估五个环节组成。 2. 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提出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几节: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定位、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设定特定学期的职业生涯目标、制定学期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调整。 (三)对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意义的论述: 1. 刘兆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机制研究》中提出,高校有效的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高校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机制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行自我定位。2、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兴趣,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3、是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难”、实现顺利就业、充分就业的必要途径。4、目前,我国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此进行研究更好的指导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问题的论述: 1. 姚之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下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研究》中认为,我国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整体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目标不够明确、机构设置不够健全、从事人员不够专业、辅导内容相对陈旧。 (五)关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状况建议的论述: 1. 周永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以重庆市某高校为例》中提出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一、个人方面的改进;二、学校方面的改进措施;三、家庭方面的改进措施;四、社会方面的改进措施;五、融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