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试论农村初中德育课程乡土化--以河曲县新尧初中为例
小类:
教育
简介:
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是提高农村道德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不仅能够弥补思想品德教材偏于城市化的缺陷,而且能够凸显农村道德教育的个性,还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的第一条途径是在农村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的第二条途径是开发乡土德育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形成互补。
详细介绍:
在2010年下半年的支教中,我有幸被安排到了河曲县新尧初中,成为新尧初中的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在一学期的教学中,我比较系统地了解了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也发现了像新尧初中这样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我有幸被新尧初中的校长安排去和其他老师一起编写新尧初中的乡土德育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看到了乡土德育教材的许多优点,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实现德育课程的乡土化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以我在新尧初中讲授思想品德课和编写乡土德育教材的一些经历,以及对当地学生的一些调查资料为例,来探讨在农村初中如何实现德育课程乡土化,重点解决思想品德乡土资源开发和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问题,以期为农村德育课程更好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是提高农村道德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不仅能够弥补思想品德教材偏于城市化的缺陷,而且能够凸显农村道德教育的个性,还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的第一条途径是在农村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但是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初中乡土资源开发的并不好,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很有限,甚至有的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开发乡土资源,在课外活动、课后作业和考试中,乡土资源几乎没有得到开发。针对这一现状,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发动学生一起来开发乡土资源,在作业、考试中要尽可能多的利用乡土资源。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的第二条途径是开发乡土德育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形成互补。目前在农村初中很少有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在少数学校开发的乡土德育课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乡土德育教材的选材上不能很好的凸显地方特色,在课程实施上,不能得到各方面的保障。对此在乡土德育教材的选材上要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素材,在课程实施上要给予学校课时、师资方面的保障,并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还要有合适的评价措施来保证其更好的开展下去。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对河曲县新尧初中德育课程乡土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参与学校乡土德育教材的编写,发现目前农村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一些问题,从而寻找德育课程乡土化的途径。 思路:一方面通过参与农村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提出思想品德课程乡土资源开发的策略;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学校校本德育教材编写,提出了在农村初中实现德育课程乡土化的途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作者亲自参与到农村德育课程的教学和学校乡土德育教材的开发来了解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的现状,对农村德育课程实现乡土化提出可行的建议。 先进性:将乡土资源开发和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的途径。独特之处:目前一般都是对于德育课程一般资源开发和乡土课程开发的研究,此次研究将乡土资源开发和德育课程开发结合起来探索在农村初中的德育课程实现乡土化的途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河曲新尧初中为例来探讨农村初中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谈谈如何开发、运用乡土资源来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乡土化及如何开发乡土德育课程课程的问题,对于有效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价值及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所帮助,同时通过实现“乡土化”这一途径,为农村德育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作品摘要

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是提高农村道德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不仅能够弥补思想品德教材偏于城市化的缺陷,而且能够凸显农村道德教育的个性,还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的第一条途径是在农村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发乡土资源。但是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初中乡土资源开发的并不好,针对这一现状,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发动学生一起来开发乡土资源,在作业、考试中要尽可能多的利用乡土资源。实现农村德育课程乡土化的第二条途径是开发乡土德育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形成互补。目前在农村初中很少有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在少数学校开发的乡土德育课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对此在乡土德育教材的选材上要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素材,在课程实施上要给予学校课时、师资方面的保障,并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还要有合适的评价措施来保证其更好的开展下去。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杰. 地方课程教学目标的缺失与重建课程与教学[J] .中国教育学刊,2010,(3). 2、胡国贤,庄立会. 地方课程开发原则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9). 3、秦永芳. 试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3 (10). 5、钟启泉. 试述教师的教材研究———兼议乡土教材的价值及其开发[J]. 教育发展研究,2010,(12). 6、武淑清,孟维杰. 我国地方课程的政策演化与发展策略[J] .教育探索, 2010,(10). 7、颜星,李茂惠. 新课标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的构建[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 8、邵庆懂. 因地制宜实现教学做合一——浅议农村中学历史与社会的综合实践活动[J] .科教文汇,2008,(12).

调查方式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目前关于乡土资源的开发方面的研究不少,关于农村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也有部分,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趋向于理论方面的探索以及从整体上对乡土资源的把握,对于专门的农村德育课程乡土资源的开发方面的研究论述很有限。下面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一方面: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 卓晴君 徐岩《 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举措。地方课程的设置促进了课程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推进了课程与实际的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资源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地方课程建设中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明确地方应负的责任,做好调查研究。 钟启泉《试述教师的教材研究———兼议乡土教材的价值及其开发教育发展研究》:教材研究是课程改革中的重大理论课题与实践诉求。本文探讨教师教材研究的视点与教材开发的原则,侧重阐述乡土教材的价值以及乡土素材教材化的含义与步骤。乡土教材的开发是对传统的封闭僵化的教材观的挑战,可以为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教材发展开辟新的愿景。 第二方面: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的研究 乐华美《挖掘农村课程资源开展季节教育活动》:发掘与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目的,不仅在于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使幼儿园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也有利于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秦永芳《试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要遵循思想性、针对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等原则。深入发掘教材资源、人力资源、实践资源、隐性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是开发与整合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通过教学设计并实施优化性策略、建构性策略和弹性化教学策略, 可以使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 实现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