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
小类:
管理
简介:
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速度和成功率都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两种影响都是可以通过人为的举措进行调整的。本文以性别差异带来的歧视这种非关键性因素为例,将Netlogo中的Party模型进行修改,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进行了多次实验,说明了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方式,并总结出了实践中调整这种影响的关键—提高非关键性因素的差异容忍度,对组织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详细介绍: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商业竞争的日益全球化、白热化,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拥有灵活有机的组织形式成为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另一方面,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企业的资源也具有局限性,团队的形成、合作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临时性团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企业面临的挑战由长期、稳定向短期、动态转变的情况下,临时性团队以其较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较短的生命周期和较低的运营成本、较好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整合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学者的青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形成的团队里都可以找到临时性团队的身影。 团队的形成有很多影响因素,如共同目标、信任度、团队成员的知识架构、组成方式和组建经费等等。这些因素同样也影响着临时性团队的形成。分析现有的文献不难发现,很多学者都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团队形成做出了深入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偏重于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而忽视了非关键性因素的影响作用。然而,在临时性团队的形成过程中,这些所谓的非关键性因素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关键性作用。笔者从非关键性因素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它们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作用,并试图找到控制这种影响的方法,使得临时性团队能更快速高效的形成、更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 为了方便研究的进行,文中首先给出了非关键性影响因素的定义。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因素就称为团队形成的非关键性影响因素: ① 该因素对团队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② 该因素无关团队的构建目标和组成方式等团队的关键属性 ③ 这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调节 相反的,只满足上面的①而不满足②、③两个条件的因素就叫做关键性影响因素。常见的团队形成的非关键性影响因素有:团队成员存在的地域、文化差异、性别差异带来的偏见,知识结构、归属不同带来的不信任感等等。 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①检验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的形成是否有影响作用;②探讨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方式是什么?③ 这种影响能否人为的进行调节,使得临时团队的形成情况向有利于团队目标形成的方向发展?是否具有实践意义? 除了研究的视角比较新颖外,论文另一个创新点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为了更形象、直观的反映出非关键性影响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作用,本文采用了计算机仿真的方法,以男女性别差异带来的偏见为例来说明非关键影响因素对临时团队形成的影响作用。针对临时性团队和非关键性影响因素的特点,笔者运用了仿真软件Netlogo4.1.1,将其模型库中的Party模型进行了修改,构建成为适合本次研究的新Party模型: 设法邀请100个陌生人参加一场娱乐型的聚会。大家对彼此的日常工作和性格特点完全不了解。为了调动聚会的喜庆气氛,避免大家共处一室的尴尬,主办方要组织大家进行一场游戏。在游戏规则未公布之前需要参加party的人们自由组合来分成5个小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了解分组的目的、不清楚彼此的能力,也不知道其他人的家乡和性格特点,分组前又互不相识,可以说男、女成了人们唯一的差异。由于是参加者自由组合,随机搭配,可以近似的认为最终结果与特定的组织形式无关。此外,笔者还采用了party模型中原本就有的一个变量—容忍度,用来表示个体感到舒服的异性比例。当异性的比例超过了该个体的容忍度时,该个体可以在5分钟内快速自由的移动到其他小组,直到所有参加游戏的人都感到舒服为止,此时也称所有参加分组的人都得到了心理的满足。作为游戏的主办方,当然是希望每个小组里都有男有女,且最终形成的5个小组的人数都保持在20左右,相差不能太远,只有这样的情况才能算是成功的建立了临时性团队。 在计算机仿真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对实验情景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排除了除非关键性因素外其他因素对临时团队形成的影响作用。在每次试验后,笔者都可以得到形象生动的团队构成架构图和人们的满意—时间坐标图,仔细分析这些图和模型自带计时器tick的时间测值,就可以发现很有趣的现象和规律。此外,笔者还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虽然每次软件随机产生的分组初始状况不同,但是在不同的初始状态下,随着容忍度这一变量的变化,临时性团队形成的成功率和时间变化趋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即随着容忍度的增大,临时性团队形成的时间缩短了,满足成功要求的临时团队组数也逐渐增大,自由分组的成功率逐渐提高。在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结论推广开来,得出了如下的一般性结论: ①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的形成确实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②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对临时性团队的形成与否造成影响,二是影响临时性团队形成的时间。而这两种影响方式的执行恰恰对临时性团队目标能否高效率实现密切相关。 ③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由不同的非关键性因素造成的差异容忍度来进行控制。随着差异容忍度的逐渐提高,临时团队构建成功的几率增大,而构建临时团队所需的时间却逐渐缩短。如团队组织者可以通过“男女平等”、“文化互补”、“不论背景互利共赢”等宣传主题或其他有效快捷的教育手段,营造包容并须的短期团队合作氛围,人为的提高成员对在非惯性因素方面有差异的伙伴的容忍度,使人们更加积极自愿的凝成一股合力,为团队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这也正是论文结论的实践意义所在。

作品图片

  • 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
  • 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
  • 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
  • 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在传统的团队形成因素研究中,非关键性因素往往被学者忽视。而这些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可以人为调节的。论文中首先给出了非关键性因素的定义,然后根据非关键性因素和临时性团队的特点,以性别差异带给人们的偏见为例,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经过多次的实验分析。目的是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寻找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方式和对这种影响的有效调节手段。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临时性团队是当下倍受学者和企业关注的组织形式,“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的影响尚属学术空白。笔者创造性的给出了非关键性因素的定义,随后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建立了生动形象的新Party模型,在模型中通过情景设置排除了关键性因素和除性别差异带来的偏见外其他非关键性因素的影响。随后笔者进行了多次计算机仿真实验,发现了因性别差异而带来的偏见对临时性团队的形成有两种影响方式和控制这两种影响的关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非关键性因素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涉及团队的关键属性,二是它对团队的影响作用是可以调节的。如果说在普通团队的形成过程中非关键性因素的作用不是很明显的话,在生命周期较短、组织灵活多变的临时性团队形成的过程中非关键性因素的影响就不容小窥了。笔者通过多次计算机仿真,找到了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两种影响方式和调节这两种影响的方法。对现实中快速高效的构建临时性团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品摘要

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速度和成功率都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两种影响都是可以通过人为的举措进行调整的。本文以性别差异带来的歧视这种非关键性因素为例,将Netlogo中的Party模型进行修改,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进行了多次实验,说明了非关键性因素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方式,并总结出了实践中调整这种影响的关键——提高非关键性因素的差异容忍度,对组织的实践活动具有—定的指导意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5月,本篇论文在山西大学第十五届“创新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

参考文献

论文中笔者采用了仿真软件Netlogo4.1.1,将其模型库中的Party模型进行了参数的修改,构建了适合本文运用的新Party模型。在每次试验后,笔者都可以得到形象生动的团队构成架构图和人们的满意—时间坐标图,仔细分析这些图和模型自带计时器tick的时间测值,就可以发现很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在修改Party模型时,笔者参考了Netlogo用户手册中Party模型的相关部分。

调查方式

本片论文无需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李霆(2000)对非完全共同利益的企业团队形成与冲突进行了博弈研究,提出了监督机制、社会效益机制等不同机制来促进团队稳定健康的发展。李歌今(2006)对项目团队的形成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团队的生命周期分成形成、震荡、规范、辉煌解散五个阶段分别进行研究。左雯珏(2006) 对临时群体中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何江黎等(2008)从团队的形成过程来分析团队建立的必要条件,说明了管理沟通在团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何宪令(2008)提出了目标凝聚对团队形成合力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就团队形成的某一单一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分析现有的文献不难发现,很多学者都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从不同方面对团队形成做出了深入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偏重于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而忽视了非关键性因素的影响作用,对临时性团队形成的影响也比较匮乏。可以说,笔者自己在文中提出了非关键性因素的定义并提出了非关键性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调节这两个新问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