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方法的研究
小类:
能源化工
简介:
在简单的试验条件下可用乙醇萃取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详细介绍:
本文对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作了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茶多酚(TP)的提取率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茶多酚的提取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超过某温度时继续升高温度茶多酚的提取率反而降低;溶剂浓度和时间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趋势与温度的相同,找出茶多酚提取率最高的溶剂浓度和提取时间。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对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作了研究,操作条件简单,通过响应面确定了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液固比为15:1、温度60℃、乙醇浓度60% (v/v) 提取次数2次、时间每次15 min。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现阶段将茶多酚纯化的成本较高,为实现综合利用因此要研究茶多酚最佳的提取工艺及条件。

学术论文摘要

茶多酚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具有诸多药理性质和保健功能的抗氧化剂。本文对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作了研究。结果证明,在简单的试验条件下可用乙醇萃取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当溶剂浓度和提取时间分别达到 60% 和15 min时茶多酚提取率最高。

获奖情况

在山西大同大学第二届“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刘伟, 蒲晓林, 谢彬强. 茶多酚制取工艺研究进展[J]. 化工时刊. 金红. 茶多酚的离子沉淀提取法[J] . 应用化学. 杨世军, 张会香.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 杨晓萍, 钟梅, 周帅祥. Zn2+ 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工艺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陈铃容. 生石灰水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制备工艺的研究及开发前景[J]. 茶叶科学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 8302-2002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刘焕云, 李慧荔, 邵伟雄等.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J]. 山西食品工艺. 谢宗波, 姜国芳, 刘成佐等. 茶叶中茶多酚浸提条件的研究[J] . 化工时刊. Y.Kuroda. Atimutagetic and anticarcinogetic activity of tea-polyphenols. Mutation research.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提取茶多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溶剂萃取法。主要有水提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水提取法以水为溶剂,水浴加热提取多次;有机溶剂萃取法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提取分离的[1]。(2)金属离子沉淀法。通常先用水溶液将茶多酚浸取出来,再利用有些金属离子能够和茶多酚形成沉淀的原理,通过离心分离、酸转溶和溶剂萃取等过程,得到纯度较高的茶多酚。已经有A13+,Ca2+,Zn2 +、Fe3+,等多种金属离子用作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工艺的报道[2]。目前,离子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研究报道多用A13+作沉淀剂。但是A13+过量易引发老年痴呆症,Ca2+ 沉淀茶多酚时要保证沉淀完全,要在强碱性介质条件下进行,但是茶多酚氧化十分严重[3]。(3)树脂吸附法。是利用树脂能对茶多酚发生吸附—解吸作用的特性来实现茶多酚的分离,根据所采用的树脂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吸附柱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和凝胶柱分离法,这三种方法原理相同,只是操作上有一定的差异[4]。该方法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贵,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和大量有机溶剂,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5]。(4)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一般的萃取分离技术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具有优良的传递性能,较强的渗透力,良好的选择性。但使用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茶多酚仍然有一定的技术障碍,主要表现在提取效率低,可能与茶多酚在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有关,同时也与其他的因素有关,如萃取时间、流体流速等。但是该方法是传统提取浓缩和先进萃取技术相结合的,制备高纯度茶多酚的新工艺,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茶多酚产品,这是其他方法所达不到的,因此超临界流体技术依然是植物有效成分分离技术发展的趋势。(5) 微波浸取法。该法是最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方法,原理是利用物质在微波场中分子发生变频运动,扩散速率增加,大大减少了茶多酚因长时间处在高温下的氧化,提高产品品质与提取率。微波短时处理茶叶对茶多酚的化学结构无影响,但对其组分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还有低温纯化酶提取法,盐析法等,但这些方法技术复杂,成本高,一般并不使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