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赢”愿景——基于上海地区部分大学生对“新农村”认知的实证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致力于研究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情况与其自身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行为选择如何有效统一,综合运用统计学、心理学、社会调查学、市场调研预测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直接获取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认知”层面着手,系统把握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情况,全面了解大学生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向和途径选择,综合分析对各种选择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索一个合理有效的,有利于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并实现它们之间的融会贯通,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从而在实践基础上为中央、地方政策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制定提供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参考意见,最终实现促进大学生就业,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三赢”愿景。
详细介绍:
作品在课题小组进行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是将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全面结合的实证研究。作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前言,课题的研究方法,调查情况介绍及结果分析,思考和建议。 作品较全面地阐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情况的认识现状,了解了大学生认识农村的途径及对“三农”相关问题的认知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对“村官”的评价,深入研究了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选择,对于去农村发展的选择以及影响大学生去农村发展的相关因素。 对数据的显著性检验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和不同专业对于大学生“是否愿意去农村发展”没有显著影响;而生源地的不同对于是否愿意去农村发展、对于“三农”相关事件或政策的关注程度、对于去农村发展的“生活环境”的考虑均有显著影响;此外,了解农村途径的不同对于“是否愿意去农村发展”也有显著影响。 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作品最后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如从群策群力,扶持落实;教育先行,积极引导;关注细节,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及时传递信息等四个大方面来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使大学生树立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念,稳定和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巩固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希望这些参考建议的提出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各界的重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绵薄之力。 然而,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作品的调查对象仅限于上海地区的高校学生,未能在全国范围开展调查;问卷设计可能也有欠严密之处;另外,本作品着重于剖析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情况,而行为主体的另一方——农村,对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一方面农村建设人才匮乏;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压力大,造成人才“闲置”。通过新农村建设这个舞台,以构筑解决大学生就业、发展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三赢”的愿景。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大学生对“三农”相关问题的认识着手,了解大学生对“三农”的认知情况和具体想法,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主要影响因素,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探寻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借鉴已有成果设计问卷,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第一手数据,在抽样方式、样本选择上充分考虑广泛性、代表性,将定量与定性分析,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作品将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思想用于解决社会学问题。避开了以往习惯的“应然性”调查思路,重点抓住“认知”这一源头深度剖析,并将之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问题系统结合,从多维角度找联系,最终形成相应理论成果及可供借鉴的对策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作品对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鼓励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投入比重、修订完善将做出积极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2.作品以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作为切入点,既弥补学术研究空白;又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人才难招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参考。 3.作品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人才、新农村建设所需技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品摘要

作品是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证研究成果。 作品较全面地阐述了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相关情况的认识现状,了解了大学生认识农村的途径及对“三农”相关问题的认知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对“村官”的评价,深入研究了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选择,对于去农村发展的选择以及影响大学生去农村发展的相关因素。 对数据的显著性检验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学历和专业对于大学生“是否愿意去农村发展”没有显著影响;而生源地的不同对于是否愿意去农村发展、对于“三农”相关事件或政策的关注程度、对于去农村发展的“生活环境”的考虑均有显著影响;此外,了解农村途径的不同对于“是否愿意去农村发展”也有显著影响。 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作品最后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从群策群力,扶持落实;教育先行,积极引导;关注细节,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及时传递信息等四个方面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鼓励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促使大学生树立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信念,稳定和增强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巩固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决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陈英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浅谈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与科技,2007,(07):61-62 [2]王支援.建设新农村大学生责无旁贷[N].河南科技报,2006-04-28(014) [3]孙章陆.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平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28-29 [4]徐福刚等.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就业的可行性及对策探讨[J].淮海文汇,2007,(05):14-16 [5]李庆军.浅析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5(17):260-262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文件 ■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解读大学生“村官”现象和“三下乡”活动 这类文章主要集中于分析某种大学生基层锻炼的形式,探讨各种活动的产生背景及发展情况,尤其偏重于对这种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自身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存在问题的描述,进而提出解决对策。虽然对策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大部分文章流于形式,偏重理论,缺乏数据支撑。代表文章有:刘满喜的《大学生“村官”机制与新农村建设》;赵化冲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及对策》;王支援的《建设新农村大学生责无旁贷》;张洪峰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与新农村建设》。 2.分析大学生在新农村就业、创业的现状 这类文章主要集中于论述大学生在新农村就业、创业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特别强调大学生应该如何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投身新农村建设。这些文章大都注意到了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但却忽视了大学生这一行为主体的态度,只有少数文章能够从大学生动机出发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但是缺乏实证分析,仅凭已有的较为陈旧的统计数据,缺乏时效性,显得不够客观可信。代表文章有:马于强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叶云明的《走向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现实路径》;熊翅新的《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 3.相关实证研究 这类文章主要以个案研究为主,分析其活动模式、服务模式以及活动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归纳实践启示,强调其积极意义和良好效果。虽然这类文章具备了研究的客观性,但个案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代表文章有:邵科的《大学生眼中的新农村建设——来自于浙江大学700名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王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探索》;杨用成的《鹤壁市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 综上所述,本课题小组发现多数研究成果仅限于理论层面研究,相关实证研究虽然具备了客观性,却仅限于分析单一的实践活动和个案,忽视了对大学生是否愿意参与新农村建设这一根源——认知与意愿的研究。而在这方面还基本处于研究空白,本课题正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从认知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