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转型期,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性别文化也正发生着迅速变化。传统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双性化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单性化(男性化和女性化)个体迅速减少,未分化个体陡然上升,但这并未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足够重视。本研究历时近一年,在对全国东、中、西部27所高校的50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39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揭示出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引领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中未分化、双性化和单性化 “三足鼎立”,各占约三分之一,典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者已成为少数人群;与已有研究相比双性化比例有所上升,但与此同时,未分化比例也大大提高, “喜忧参半”。在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性别角色引领的早期性、持续性、针对性和立体化四大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引领策略,为我国大学生双性化发展提供了指引。
详细介绍: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变革的转型期。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使得性别文化正发生着迅速的变化。面对多元文化、多重标准和多种期待,大学生无所适从,难以建立稳定的性别认同。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典型的单性化(男性化和女性化)个体大大减少,未分化个体陡然升高,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正发生着严重的偏移。然而这并未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应有关注,家庭、学校、传媒还有意无意间推波助澜,加剧了未分化个体的形成。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影响到民族素质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跨越两性界线、发展双性化人格成为时代的要求,典型的男性化、女性化个体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怎样抑制未分化个体的形成,并进一步促进双性化个体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全面、深入的实证研究为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引领提供了依据。 调查研究对全国东、中、西部27所高校的五千多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校的地域、类型和被试的性别、专业、年级等做了平衡,有效保证了取样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未分化、双性化和单性化(男性化和女性化)“三足鼎立”,各占约三分之一,典型的单性化已成为少数人群;未分化和双性化比例与已有研究相比均有所提高,表现出“喜忧参半”的局势;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未分化有所降低、双性化比例逐步提高,大学期间是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性别角色发展来看,民主型教养方式最优,忽视型次之,溺爱型最差;非独生子女的性别角色发展优于非独生子女。调查研究全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特点,揭示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性别角色的引领提供了依据。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访谈研究对39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得到访谈录音近60小时,以1比6到7小时的比例将录音文件转录为文本文件后,得到23万5千字的访谈文本。在对文本进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影响性别角色的两大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和认知因素。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个性与期待,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的影响等;认知因素是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内因,自我期待、自我调节是核心,个体通过积极的期待与调节,有意识地塑造自我的性别角色,使其不断的发展、完善。 在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引导策略:(1)把自主权交给孩子。民主型教养方式最优,忽视型次之,溺爱型最差,按照爱与控制的划分法,提示我们自主性在个体双性化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教养过程中,父母应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孩子,培养他们独立、进取、责任等优良品质;(2)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这包括两方面,一是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融洽关系,二是兄弟姐妹间的和谐关系,父母应积极引导其健康的竞争观,建立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融洽气氛;(3)避免性别刻板印象,正确期待与引导。父母的期待和引导有很强的塑造性,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性别期待刻板化,孩子将难以发展出优良的双性化人格。因此,父母应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期待和引导,避免性别刻板化;(4)塑造自我,发挥个人能动性。认知因素在个体的性别角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性别角色的积极发展,个体自身的责任也难以逃避,需要个体积极主动地自我塑造,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具体对策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归纳出性别角色引领时的四大原则:早期性原则,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在幼儿是即已开始,对其的引领应从小开始;持续性原则,大学期间仍然是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表明性别角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是一个终身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引导;针对性原则,不同个体的发展阶段不同,其所处的环境也有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个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引领策略;立体化原则,个体性别角色发展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多层面、立体化的网络,才能保证引领的积极效果。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双性化比例有所升高,随年级发展大学生未分化比例有所减低,双性化比例逐渐上升,这些让我们对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未分化仍然占据很高的比例,与双性化相当,即使在发展最优的四年级被试的未分化比例仍然很高,远远超过男性化和女性化。因此,在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的同时,只有加强家庭、学校、媒体、社会的积极引导,才能有效保证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我国未来民族素质的优良发展!

作品图片

  • 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
  • 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
  • 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
  • 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
  • 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理论层面,综合运用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深入性别角色形成机制层面,深化已有研究;实践层面,转型期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悄然变化,未分化比例迅速升高,传统的男性化和女性化骤然降低,本研究为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引领提供对策和依据。 基本思路:首先全面调查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了解其发展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典型个案进行深度访谈,探明性别角色影响机理,两者相互佐证、相互支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首次采用最新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考察大学生性别角色状况;样本调查量大,遍及东、中、西部27所高校5008名大学生,结果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 2.率先引入质化研究方法,将性别角色的探讨深入到成因层面;创造性地改进了质化分析思路,使研究结果更科学、客观。 3.大学生性别角色正发生着严重的偏移,通过对现状和成因的探索,率先提供了引领依据与对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描述层面,全面揭示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趋势的揭示,表明了性别角色引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明了引领方向。 2.解释层面,深入探讨性别角色影响因素。家庭和认知是两大主要因素,前者包括父母个性、期待、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后者以自我期待和调节为核心,保证了引领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3.引领层面,在以上两个层面的基础上提出了引领原则和引领策略,为各方提供了具体帮助。

作品摘要

本研究综合运用量化和质化研究,揭示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引领提供依据与对策。研究采用刘电芝教授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在中国东、中、西部27所高校取样,回收有效问卷5008份,得到有效数据311874个,全面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39名本科生进行深度访谈,对转录得到的235000字的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归纳出影响性别角色的六大因素。 结果表明:(1)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双性化和未分化迅速增长,典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已退居为少数人群;(2)大学阶段是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认知因素发挥了决定性作用;(3)非独生子女性别角色发展优于独生子女,前者双性化显著高于后者,未分化低于后者;(4)影响性别角色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同伴和自我期待,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影响最大,民主型最优,溺爱型最差;(5)良好的家庭气氛、积极的自我调节有助于双性化发展。 在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性别角色引领的早期性、持续性、针对性、立体化四大原则和具体对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论文《大学生性别角色是怎样形成的——双性化与未分化个案的对比研究》被心理学权威核心刊物《心理科学》录用。 2.《家庭结构与父母教养方式对性别角色的影响》被中文核心期刊《苏州大学学报》录用。 3.本研究成果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国内有100多家媒体报道,省级和省级以上的媒体达50多家。其中报纸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城市商报、江南时报、姑苏晚报等。网站有中央电视台网、新华网、人民网、中青网、中国新闻网、中广网、凤凰卫视网、中国教育网、台湾中央日报网、光明网、环球网、解放日报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腾讯网等(详见附录10)。

参考文献

[1]Bem, S. L.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74, 42. [2]钱铭怡, 张光健, 罗珊红, 张莘.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 心理学报, 2000, 32. [3]刘电芝, 余新年, 席斌. 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性别角色倾向及性别角色特质期待的调查研究.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 暨当代中国心理学与西部大开发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08.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国外同类课题研究概述 国外关于性别角色的研究始于1936年,Terman和Miles编制出第一个男性化-女性化量表(M-F量表),至此性别角色的概念和相关研究开始大量出现。早期研究基于两个假设:(1)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单一维度的两极;(2)拥有男性特质的男性和拥有女性特质的女性心理更健康。 Constantinople(1973)率先从理论层面对两极的男性化—女性化的心理学建构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理论,即认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独立的单一维度,同一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两性特质。1974年,Bem基于双性化概念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Bem性别角色量表(BSRI),将性别角色分为四种:双性化(男女性正性特质都强)、男性化(男性正性特质强)、女性化(女性正性特质强)和未分化(男女性正性特质都弱)。 Bem的性别角色理论引起广泛关注,此后关于性别角色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1)对双性化理论进行检验和确认时期;(2)对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进行探究阶段。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双性化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未分化是最差的心理行为模式(Panayiotou,2007;Emily,2006;Spence,1981;Gilbert,1978)。 二、国内同类课题研究概述 我国关于性别角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采用Bem性别角色量表在局部地区测试了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分布情况(李少梅,1998;钱铭怡,2000;王学,2004;刘电芝,2008等),结果显示非典型性别角色类型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传统性别观念逐渐淡化。 (2)探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和人际交往等主体因素的关系(王中会,张建新,2007;石艳玲,2005;张俊,2004等),得到较一致的结论:双性化个体具有较高的自尊,较好的社会适应,是理想的人格模式。 国内外已有研究停留在对性别角色分布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描述性水平上,缺乏对性别角色影响机理的探讨。对性别角色成因的研究是性别角色理论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本研究旨在在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影响性别角色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供有效的引领对策,以促使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