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选举拉票现象调查报告——对山东省z村的实证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影响,其社会经济和村民思维均与传统认知有了很大不同,而村民选举和乡村自治亦具有时代特点。基于现实需要,通过对山东省z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分析框架,从个体分析的微观、共时性视角切入。发现市场经济发展导致村民职业发生转换,经济来源多样化,生活方式现代化,进而促使村民理性思维生长,成为具有理性“经济人”思维的农民;这一变化促使利益因素成为影响村民参与选举的主导因素,并且使得理性的“金钱拉票”现象不断发展。
详细介绍:
为促进农村直接选举合理化、合法化,进而推进村民自治规范有序发展,首要的就是对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和村民个体特征进行考察。本文基于现实需要,提出一系列问题和假设,通过对山东省z村进行实证调查和描述性分析,发现: 1、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在当地有显著发展。体现在:第一,对农村经济而言,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很低,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的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村经济资源多归属于个体和私营企业;第二,对村民个体而言,村民收入水平已处在500—1000元区间内。村民职业出现了“非农化”倾向。村民收入结构中,区内上班和经营性收入占最大比重。 2、村民在参与选举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向“经济人”方向发展。体现在:第一,村民在参与选举时,能够根据个人意见进行自主决策,外在强制因素所起的作用很少;第二,村民参与选举的目的多为经济利益,其中既包括选举本身附带的经济利益,也包括选出能人发展经济从而获得长期经济利益;第三,村民在评价村委会和村干部时,对其经济作用的看重排在首位。 3、村民经济发展与其“经济人”理性成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体现在:第一,对选民而言,随着村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他们对经济收益的重视程度上升,从而对选择“经济能人”作为村干部的意向明显增长;第二,对竞选者而言,由于村干部职位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村民竞选村干部,往往是想通过村干部的政治优势掌握经济资源,获得经济收益。 4、在村民选举中,理性的金钱拉票现象比较盛行。体现在:第一,就拉票本身而言,金钱拉票成为最主要的拉票方式,且手段温和。拉票金额通常在1000元/户以上;第二,对竞选者而言,拉票成为获胜的必需手段,且没有明显投票偏好的村民成为竞选者的重点拉票对象;第三,对村民而言,他们对拉票持接受态度,但接受拉票并不决定其最终投票选择,还要将结合村民个人喜好。 5、村民“经济人”理性增长与金钱拉票现象出现发展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体现在:第一,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拉票现象的产生;第二,理性“经济人”村民在参与选举时,由于看重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对拉票持接受甚至欢迎态度;第三,随着村民经济理性的进一步成长,相对于接受拉票所带来的短期利益,他们对选出能人发展经济,进而获得长期经济收益的重视度上升。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城市化背景下,市场经济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导致村民个体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村民选举中的拉票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进而影响村民选举?这是本文的撰写目的。 在本文中,将以市场经济发展作为自变量,以村民“经济人”理性的增长作为中间变量,以理性的通过金钱拉票的现象作为因变量。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因果联系。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为探寻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地区,其市场经济发展与村民角色、拉票现象之间的关系,笔者对山东省z村进行个案调查。调查方式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文献调查。调查地点确定为山东省青岛市z村。z村位于青岛市北部,距离海岸和经济开发区较近,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当地中等水平,因而具有一定代表性。另外,笔者对z村风土人情、社会经济状况比较熟悉,这使得调查活动简便易行,有利于与当地村民进行深度访谈,进行有价值的定性分析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为促进农村直接选举合理化、合法化,进而推进村民自治规范有序发展,首要的就是对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和村民个体特征进行考察。本文正是基于上述问题和假设,从微观的、实证的、共时性的角度切入,在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对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村民思维和选举拉票状况进行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并意在使本研究有益于探寻转型期乡村自治发展的可行路径。

作品摘要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影响,其社会经济和村民思维均与传统认知有了很大不同,而村民选举和乡村自治亦具有时代特点。基于现实需要,通过对山东省z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分析框架,从个体分析的微观、共时性视角切入。发现市场经济发展导致村民职业发生转换,经济来源多样化,生活方式现代化,进而促使村民理性思维生长,成为具有理性“经济人”思维的农民;这一变化促使利益因素成为影响村民参与选举的主导因素,并且使得理性的“金钱拉票”现象不断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五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仝志辉著:《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庄选举》,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重庆、贺雪峰主编:《直选与自治》,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版; 吴毅著:《记述村庄的政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徐勇、吴毅主编:《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调查方式

调查方式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文献调查。在问卷调查中,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在访谈调查中,选取了普通村民任某和z村党支部书记作为访谈对象。在文献调查中,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学术界对农村社会和乡村治理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代表学者有费孝通、梁漱溟、吴文藻等。其中,费孝通的《江村经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通过对开弦弓村的地理人文、社会经济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将社会学、人类学理论“本土化”,研究了当时“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可以看作是从微观和共时性层面对农村转型进行的较早的全面研究。 之后,20世纪90年代,由于村民自治和市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乡村治理再一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并且,自90年代后期开始,对转型期乡村社会的研究逐渐兴起。众多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等——被广泛应用到这一研究领域中。 当今学术界对转型期乡村治理的研究,明显地呈现出两类特征:强调乡土调查与重视理论研究。 “乡土调查”派代表学者有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02)、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和仝志辉(《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2005),其三人将自己的研究称作“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 。这一取向的学者们以基于深入调查的实地经验作为分析基础,并意在探索不同于西方理论的本土化理论,以指导转型期农村社会的研究。 这一类型的研究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实地资料和实证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深入理解乡村社会的原貌。然而由于在本土化研究中,至今仍没有产生十分成熟的理论范式和系统的研究框架,因此在理论系统性上仍显苍白。 重视理论研究的学者尽管没有明的“派别”特征,但均运用较多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分析框架。如折晓叶(《村庄的再造》,1997)、李培林(《村落的终结》,2004)、林毅夫(《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1993)、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2000)等。他们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来分析转型期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的传统乡村的“终结”;而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1998)、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1996)、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中的利益冲突与和谐》,2005)等则运用了社会学理论来探讨转型期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构。 这一类型的研究引入了成熟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有利于扩宽研究的思路、形成系统的研究路径。但往往容易出现“理论有余、资料不足”的状况,在本土化论证上显得不够丰满。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