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构建灾后一线干部长效心理救助机制的探究--基于5.12大地震后绵阳市一线干部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世界卫生组织称:“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给包括一线干部在内的当地民众带来严重心理创伤。因此,胡总书记明确指示,要为受灾民众做好心理救助。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四川灾后重建,在此过程中,既是灾后重建领导力量,又是灾后群众救助者,还是灾难受害者的一线干部,心理问题频发,成为“灾民中的灾民” ,董玉飞、冯翔等自杀便是鲜明例证。因此,构建灾后一线干部长效心理救助机制,是政府灾后重建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笔者科学选取既是地震重灾区又是干部自杀集中地的绵阳市北川、平武、江油、安县四个县区县、乡、村级一线干部代表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深度个人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科学统计,获详实材料,提出一线干部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现时心理危机干预不足,深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科学合理对策建议。 灾后一线干部长效心理救助机制的构建可弥补国家对灾后一线干部心理救助方面研究的空白;可为相关政府部门成功解决灾后一线干部的心理问题提供一定指导;可直接帮助灾后四川一线干部消除心理危机,实现身心和谐,推动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详细介绍:
一、研究背景 1、灾后一线干部自杀事件的沉痛教训 震撼世界的5.12大地震给当地群众带来诸多心理问题,而承受着来自工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巨大压力的一线干部,心理问题频发,成为“灾民中的灾民”,接连出现了一线干部董玉飞、冯翔自杀等令人震惊的自杀事件。 2、政府的高度关注 2008年5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北川灾区时做出重要指示—要为受灾民众做好心理辅导。2009年“两会”召开,温家宝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灾后重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中央财政今年将再安排1300亿元人民币灾后重建资金。 3、媒体的普遍关注 《瞭望》新闻周刊 基层干部—“灾民中的灾民” 《成都晚报》警惕震区自杀成“流行病” 《黑龙江晨报》透视干部心理问题 《华西都市报》“董玉飞自杀事件”凸显未及时关注一线干部心理状况 中国经济网——要对灾民进行专业、长期的心理干预,警惕自杀发生 一位四川绵阳的网友—“他们再也没有了曾经温暖的家,再也没有了曾经朝夕相处的亲人。他们背负沉重的精神压力,身心疲惫” 4、国家对灾后一线干部心理救助处于空白 目前,我国在灾难方面的心理研究很少,仅有对唐山大地震后幸存者的心理状况等少量研究。目前整个地震灾区,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过程中一线干部是救助者,国家对于灾后一线干部的心理救助处于空白。 5、现时心理危机干预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 此次地震危害极大,心理创伤深重,整个地震灾区的一线干部群体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我国灾难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救助人员不足,人员缺乏专业性和稳定性,心理救助缺乏持续性等。 二、研究意义 1、该机制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灾后一线干部心理救助领域的空白以及现时心理危机干预实践的不足。 2、该机制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成功解决灾后一线干部的心理问题提供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3、可直接帮助灾后四川一线干部消除心理危机,实现身心和谐,推动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4、能够进一步完善救灾体系,还可将该机制纳入国家灾后应急体系,具有共性应用价值,可在全国推广应用。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的选定——绵阳市灾区一线干部 1、抽样原因: 绵阳市既是地震重灾区,又是一线干部自杀事件的集中地,地点极具典型性。选取绵阳市下辖北川、平武、江油、安县四个县区,依次发放100份、70份、70份、60份。 2、具体样本的选定——采用县、乡、村分层抽样法确定样本 北川县:曲山镇、擂鼓镇、通口镇、陈家坝羌族乡、香泉乡5个乡镇,70份;坪上村、海光村、猫儿石村等20个行政村,70份; 平武县:南坝镇、平通镇、水观乡3个乡镇,40份;垭头坪村、何家坝村、古龙村等8个行政村,40份; 江油区:中坝镇、太平镇、三合镇、含增镇4个乡镇,40份;幸福村、金轮村、新华村等10个行政村,40份; 安县:花荄镇、安昌镇、高川乡3个乡镇,40份;西岩村、草溪村、盐井村等8个行政村,40份; (二)方法——科学统计方法 1、大量问卷调查、深入个人访谈和普遍集体座谈 2、在人工整理汇总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技术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得出一线干部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现时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一线干部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灾时应激反应(焦虑恐慌、抑郁担忧、无助逃避等) 2、灾后负性情绪的困扰(悲伤、自责、焦虑、抑郁、孤独) 3、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生理应激、认知行为功能障碍、交往异常) 五、一线干部主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实践存在主要问题 (一)一线干部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1、灾后一线抗震救灾任务艰巨,工作压力巨大。 2、失去亲人、家园被毁以及同胞遇难带来巨大悲痛。 3、来自个人以及家庭的压力增加。 4、既是重建领导骨干,又是救助者,还是受害者灾后一线干部,自身却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救助。 5、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发展困难以及就业压力。 (二)现时心理危机干预存在主要问题 1、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定位忽视了一线干部群体; 2、将一线干部定位为心理援救者; 3、心理危机干预程度较低;表现为: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量不足,心理危机干预水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缺乏相对固定性。 六、灾后一线干部长效心理救助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长效心理救助机制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保障 对于灾后建立一线干部长效心理救助机制,机制的存在及运行需要有法律法规保障或者政策支持,国家灾后应急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确保灾后心理救助制度化,并能够正常运转。 (二)构建长效心理救助机制的基本原则 1、灾后心理救助的实施要根据心理问题阶段性特点 2、灾后心理救助的持续性、长期性 3、灾难心理救助人员稳定性 4、灾后心理救助人员的专业化 (三)构建长效心理救助机制的主要条件 1、心理救助宣传 2、人员配备 3、资金支持 4、救助环境(设施) (四)构建长效心理救助机制的心理救助技术、方法以及干部减压辅助措施 1、心理救助技术(沟通技术、倾听技术、疏导技术、冥想静心技术) 2、心理救助方法(个案工作介入、小组工作介入、社会工作行政的介入) 3、干部减压辅助措施(增加薪资、干部轮休、丰富精神生活、干部交流、干部培训) (五)灾后心理救助工作流程 由专业心理救助人员为一线干部提供阶段性心理救助,包括三个阶段:紧急期(前数天)、创伤后初期(前三个月)、重建期(第四个月之后),依据不同阶段开展阶段性救助工作。与此同时,定期进行评估检查。救助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救助经验教训、评估救助方法,检查救助结果,确保救助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使集灾后重建领导力量、救助者和受害者于一身的一线干部,成为“灾民中的灾民”,董玉飞等自杀接连发生。我国对灾后一线干部心理救助研究处于空白,现时心理危机干预存在诸多缺陷。构建灾后一线干部长效心理救助机制,是灾后重建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选取绵阳市四个县区一线干部代表为样本,实地调研,科学统计,分析主要心理问题及现时心理危机干预不足,发掘原因,提出合理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①中央明确指示做好灾后民众心理辅导; ②借鉴国外如日本阪神震后心理救助具体实践方式; ③吸取国内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经验教训; ④已深入学习科学心理救助理论和方法; ⑤实地调研,科学抽样统计,掌握一线干部心理状况详实资料。 从灾后一线干部心理救助的独特视角,在明确分析其灾后存在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基础上较全面、科学、系统地提出构建灾后一线干部长效救助机制,具共性应用价值,可在全国推广应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该机制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灾后一线干部心理救助领域的空白以及现时心理危机干预实践的不足。 2、该机制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成功解决灾后一线干部的心理问题提供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3、可直接帮助灾后四川一线干部消除心理危机,实现身心和谐,推动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4、能够进一步完善救灾体系,还可将该机制纳入国家灾后应急体系,具有共性应用价值,可在全国推广应用。

作品摘要

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给包括一线干部在内的当地民众带来严重心理创伤。胡总书记明确指示,要为受灾民众做好心理救助。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四川灾后重建。既是重建领导力量,又是救助者,还是受害者的一线干部,成为“灾民中的灾民”,董玉飞等自杀就是鲜明例证。我国对灾后一线干部心理救助研究处于空白,现时心理危机干预存在诸多缺陷。 选取地震重灾区和一线干部自杀集中地绵阳市北川、平武、安县及江油四个县区一线干部代表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实地调研,科学统计分析,获详实材料。较全面分析了灾后一线干部心理现状,指出其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现时心理危机干预不足,提出构建长效心理救助机制的对策建议:1、出台法律法规或政策保障;2、遵循构建长效心理救助机制原则:根据心理问题阶段性特点实施救助;进行长期持续救助;保证心理救助人员的稳定性及专业化;3、构建长效心理救助机制所需主要条件:心理救助宣传;人员配备;资金支持;救助环境(设施);4、构建长效心理救助机制的心理救助技术、方法及干部减压辅助措施;5、按照紧急期、创伤后初期、重建期三个阶段科学流程实施长效心理救助。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被推荐参加2009年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北省省赛获特等奖; 作品被学校作为代表作品推荐到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推荐参加2009年首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

参考文献

1、李山川.心理危机解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2、张世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徐光兴.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援助的学问.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4--25. 4、何新生.灾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城市与减灾,2004.1. 5、邱慧萍.灾难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阴.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 6、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丁石孙.灾害管理运行机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8、于淼. 灾后危机心理干预的问题研究.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9、Irvin D.yalom著李鸣等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0、郑日昌.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9-30

调查方式

亲临实践、走访,问卷调查,个别交谈,集体座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研究现状 (一)国内 目前,我国在灾难方面的心理研究很少,仅有对唐山大地震后幸存者的心理状况等少量研究。目前整个地震灾区,一线干部的心理危机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空白。。此次地震危害极大,心理创伤深重,尤其对于既是领导骨干,又是救助者与受害者的一线干部,心理问题频发,董玉飞等自杀不是偶然。不仅北川存在“心理灾民”,整个地震灾区的一线干部群体也存在众多心理问题。我国灾难心理干预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心理干预缺乏专业性和持续性。 唐山地震20到30年后,幸存者仍存在大量的精神障碍。中国心理学会会长张侃提出,此次汶川大地震的心理干预要坚持20年。张侃还特别提出要警惕地震三个月后,可能会逐渐显现和增加的幸存者自杀现象。 (二)国外 1、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在神户大学中井久夫先生的带领下,日本一共建立了11个救援站,采取措施进行心理救助。 2、“9.11”事件后美国当局着手处理人们的心理危机和阶段性心理问题。 二、研究价值 1、该机制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灾后一线干部心理救助领域的空白以及现时心理危机干预实践的不足。 2、该机制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成功解决灾后一线干部的心理问题提供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3、可直接帮助灾后四川一线干部消除心理危机,实现身心和谐,推动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4、能够进一步完善救灾体系,还可将该机制纳入国家灾后应急体系,具有共性应用价值,可在全国推广应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