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农村土地转入农户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南阳地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小类:
经济
简介:
通过对中部粮食主要产区某市四个村的土地流入农户进行详细调查,详细了解其土地流入的成本和收益项目,分析得出,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流入农户的收益,土地经营规模越大,经营收益越高,土地流转具有规模经营效益;在对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流转市场,保护流入农户的权益和降低交易费用等建议;
详细介绍:
土地流入农户的成本包括:流入土地的租金;生产经营费用和农户进行土地经营的机会成本(在本研究中是指不能进行外出打工的损失);流入农户的收益包括土地经营收益;通过对这些成本收益项目的调查,分析土地流入农户的经营收益,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作品图片

  • 农村土地转入农户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南阳地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农村土地转入农户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南阳地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农村土地转入农户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南阳地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首先提出土地流入农户成本收益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紧迫性;其次分析了成本收益研究的基本内涵;第三,通过实地调查得到数据;对土地流入农户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中部粮食产区的土地流转提供有益的启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项目的科学性有三点,一方面是本项目的分析方法采用经济学比较常见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方法具有科学性;二是本项目采用实地调查获得数据,调查人员均来自农村,对所调查对象熟悉,调查数据真实可信;第三,本研究分析深入可靠,针对性强,具有代表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经过对转入农户成本收益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合理建议,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规范合理化程度,建立效率高的农地流转市场,降低转入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其收益水平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转入农户的视角,分析了土地转入农户的经营的成本和收益,转入农户流转的成本主要包括:支付转入土地的价格和生产成本,转入农户的流转收益主要包括农村土地经营收入。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规范合理化程度,建立效率高的农地流转市场,降低转入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其收益水平。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09年6月 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

参考文献

[1]何平,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3,31(1):47_49. [2]贺振华,农户外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刘凤雏,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改进措施,西安邮电学院学报,第11期第4卷. [4]邓大才,农户承包土地流转的价值障碍及价格核算,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卷第5期. [5]王春能,李兆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困境:来自湖北的农户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7卷第4期. [6]贺振华,劳动力迁移、土地流转与农户长期投资,经济科学.2006年第3期. [7]赵其卓,唐忠(2008),农用土地流转状况与农户土地流转合约选择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绵竹市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08(3). [8]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 [9]俞海,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2003(9). [10]唐忠,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中国农村科技出版社,1999(10). [11] Wu Ziping,2006, “Land distribution and income effects of Chinese land rental market”, paperFor presentation at the 2006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cciation,Gold coast Australia,August 12-18,2006. [12]Besley,T, 1995, “Property Rights and Incestment Incentive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Ghan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May 1995).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转移,大量的土地需要流转,这就为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贺振华(2006)认为:当存在一个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时,农户外出总是能够通过土地流转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可能使土地配置更不平均。当不存在一个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时,土地调整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收益效率很低的情况下,农户外出可能使得土地流向那些不能有效使用的农户,这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刘凤雏(2006)认为转入方的收益包括:生产性收益和非生产性收益,成本包括交易费用、土地转让费和承包期内的土地租金。交易双方在流转过程中总收益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土地经营面积和交易费用。因此,要提高农村使用权流转的资源配置效率,就应确定合理的土地流转规模并通过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等降低交易费用。邓大才(2001)认为,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土地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标志,但是当前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土地价值和价格上的障碍。对当前土地价值和价格计算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价格核算的工具和影响价格核算的因素。王春能,李兆能(2008)认为:家庭经济利益是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但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高交易费用,造成了流转量和流转范围难以扩大。贺振华(2006)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周期对农户长期投资的影响,发展了一个存在一个完整的土地产权和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时的农户长期投资规模,分析说明,农户的长期投资依然少于社会最优。并且,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周期越明显,农户投资越少。 赵其卓,唐忠(2008)通过在绵竹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农地流转供给处于租金敏感阶段;姚洋(2000)的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具有边际产量“拉平效应”,即农地流转可以使农地流向边际产量更高的生产者,从而增加农业总产量:Besley (1995)提出土地的交易性会带来“交易收益”,从而会促进农户对土地的投入。但俞海(2003)认为农户之间的非正式土地流转,容易造成土地土壤的长期肥力减退,不过对于土壤的短期肥力并无显著的影响: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土地流转后对农户收入和土地本身的影响上,而决定这种影响的是流入农户自身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上理性决策的后果,而研究相应缺乏对流入农户自身成本收益的分析上,因此,本文针对土地流入农户的成本收益进行详细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启示。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