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武汉市大余湾村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文章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宏观背景,对湖北省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存现状展开微观分析。调查以武汉市大余湾村为例,对我国20余万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保护困境进行了概述。文章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出发,论证了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现状的出现原因。通过对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使用者(农村居民)、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所有者(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论证,在保护措施上主要采取改善文物使用性能这一保护思想,从而能够有效的改善大部分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实现农村居民与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和谐发展,满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详细介绍:
农耕文明是各民族社会发展所累积和创造的一种生活形态和文明形态,它凝聚了整个民族的智慧与心血,正是这发达了农耕文明促使我过广大乡村保存有诸多不可移动性文明遗存。我国目前已知的四十余万处不可移动性文物中,有一半以上分布在各级村镇。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目前已知的288处不可移动性文物中,就有180处分布在黄陂区等七个近郊区,占总数的62.5%.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多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遭到不合理的改造甚至拆除、毁坏。因此,了解我国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方法就显得格外迫切。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宏观背景,文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湖北省武汉市大余湾村,通过实地走访、采访调查、问询个体的的形式展开了微观分析。通过对大余湾村的调查研究,对我国20余万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保护困境进行了概述。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及困境出现的原因。对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农村居民(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使用者)、政府(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所有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证之后,将保护对策重点放在改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使用性能上,分别针对公共性文物,私有性文物的保护对策展开分析。从而实现农村居民与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和谐发展,满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作品图片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武汉市大余湾村为例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武汉市大余湾村为例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武汉市大余湾村为例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武汉市大余湾村为例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武汉市大余湾村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多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遭到不合理的改造甚至拆除。因此了解我国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农村文物保护方法就格外迫切。 基本思路:通过实地走访、重点问询的调查方式,对调查中获得的数据加以理论分析,借鉴国内外有效的保护模式,得到结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选取个案具有代表性,通过个案的分析,辐射全国。所得数据真实,得出结论、对策在全国有一定推广价值。 先进性:目前并没有展开专门针对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的相关研究。本文专门针对我国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展开思考,选题新颖。 独特之处:以具有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强烈湖北地域特色的大余湾村为例,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面对浩浩荡荡的新农村建设,我国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面临着第三次生“存危机针”。在新农村建设开展的过程中,了解农村地区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存状况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目前不可移动性文物广泛分布于农村的这一客观事实,本文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析出的保护方法,符合我国农村基本情况,能够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对于全国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不可移动性文物,是指文物本身与当地环境(包括自然化境、人文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不能轻易移动的地上物质性文物遗存。我国目前已知的四十余万处不可移动性文物中有一半以上分布在各级村镇。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多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遭到不合理的改造甚至拆除、毁坏。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正进入高潮,了解我国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现状,探索出一条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有效保护方法就显得格外迫切。本文从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现状、文物的所有者(政府)、文物的使用者(农村居民)三者在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工作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对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提出了几点对策性的建议:提升村民文物保护意识 ;完善政府文物保护法规;恢复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文化作用,构建农村居民的精神家园;完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配套工程,改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使用性能。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09年6月参加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学术作品竞赛 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民居》 陈从周 著 学林出版社 《华夏宫室》 王振复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华艺匠》 王振复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民居建筑》陆元鼎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安居古镇》 赵万民等 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阳宅十数》 明 王军荣著 华龄出版社 《中国风水文化》高有谦 著 团结出版社 《明清古民居的瑰丽画卷》 唐文林 著 《装饰2008年一月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湖北省文物保护条例》、《武汉市文物保护办法》。

调查方式

走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查阅图片、照片 书刊报物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这一问题上,我国对于农村不可以动性文物的保护现状以及对于以民居建筑未来表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文物价值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早在1988年,陆元鼎、朱良文等老一辈民居建筑学者就创立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等站们团体。二十一年来共举办了中国民居学术会议16次;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研讨会7次;中国传统民居国际学术研讨会2次;小型民居专题研讨会5次;其它学术研讨会2次,学术研究成果累累、学术人才不断涌现、学术活动特色鲜明。回顾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二十一年开展的研究内容,朱良文先生曾经做了如下总结:1、对传统民居的史学研究;2、对传统民居及其聚落更广泛地调查研究;3、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研究;4、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5、传统民居研究方法论的探讨;6、传统民居及其聚落的保护、更新与开发研究;7、传统民居的继承及其在建筑创作与城市特色上的探索研究;8、新民居探索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研究。 对于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的保护理论的研究也都有所发展。农村文物保护的普遍模式都是发展旅游,以旅游开发促进文物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模式并不适用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规模较小,地理位置偏僻的农村不可移动性文物。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