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状况及未来就业意愿的调研分析—基于豫鄂川赣四省的调研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项目前后共历时4个月。其中,11.28-12.15确定并反复论证选题;12.16-1.01为文献阅读以及调研准备阶段;1.01-1.15为问卷设计段,前后修改4次问卷;1.16-2.10为走访调研阶段,其中涉及豫鄂川赣四省,前后参与调研人员数10人;2.15-2.20为问卷录入阶段,经过严格筛选确定有效问卷285份;2.20-3.20为报告撰写阶段。 本项目的参与者全为本科在读学生。在选题、问卷设计以及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指导老师给予了大力指导。
详细介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沿海企业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受到严重波及。农民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应该被社会授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因此,基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小组成员决定利用寒假时间做一项关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未来就业意愿的调研,希望在解决国内农民工就业方面能够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我们的具体安排已在上一板块中详细阐述,在经过前期的选题辩证后我们小组成员在寒假期间将调研付诸实施。特别应该提起的是,参与此次调研的同学中还有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同学,前后参与调研人数10几人。在报告的撰写中,我们小组成员会定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不断进行讨论,前后共修改报告十余次。报告的撰写从两个方面展开:农民工就业状况、未来就业打算。 同时,指导老师不但给予了大力指导,而且给予经费了支持。这是本次调研能够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如实反应农民工阶层的呼声。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作品图片

  •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状况及未来就业意愿的调研分析—基于豫鄂川赣四省的调研
  •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状况及未来就业意愿的调研分析—基于豫鄂川赣四省的调研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为了缓解金融危机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在金融危机这一现实的国际环境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就业现状、就业意愿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探索出更好的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出路。基本思路:第一部分研究的问题及背景;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研究的设计及说明;第四部分为调查结果及分析,分为就业状况以及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及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及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大批农民工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失业农民工规模及严重性,目前社会各界数法不一。本文基于对豫鄂川赣四省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创作的,利用描述性分析以及交互分析法,探讨此次金融危对不同特征的农民工的就业影响。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因此,我们的作品具有先进性、独特性和科学性,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外出务工农民工就业现状及未来就业意愿的探讨分析,发现农民工面临的困难以及可能的缓解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冲击的政策方法。顺利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不但有利于维护农民工自身的利益,更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稳定。

作品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着重关注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现状,以及此次危机中农民工在2009年的就业选择。我们通过对5县15乡约400户返乡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发现,春节期间有28℅的农民工因工厂原因返乡,而其中只有大约19℅的农民工返乡时间比2007年有所提前;农民工打工期间仍然没有享受到各种社会保障,且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取得的成效并没有报道中大。调查还发现,85℅的返乡农民工仍然会选择外出务工,其中50℅的农民工没有明确的工作地点;66℅的农民工曾考虑过创业,但只有大约11℅付诸实施。本文就调查所反映的问题做了重点阐述,并根据调查和现有情况及文献提出了几点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文获得北京市第五届首都挑战杯特等奖。

参考文献

[1]汪孝宗等,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调查,《中国经济周刊》.[2]李坷等,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今日中国论坛.[3]李剑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4]胡必亮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张建杰,农民工外出就业意愿及行为研究---基于河南省调查的实证,农业经济问题.[6]曹明贵,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义探析.[7]马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以南京市为例,经济研究导刊.[8]李剑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亲临实践、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由于学术研究的滞后性,目前国内关于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的学术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部分学者认为,长期以来,农民工群体是劳动者利益受损的“ 重灾区” 。劳动收入低、增长慢、 劳动环境恶劣、 社会保障缺失成为一些劳动者劳动关系状况的真实写照。李坷、高晓巍(2009)学者认为,大部分农民工因为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多采取克制、忍耐的态度。但如果农民工在濒临失业、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当下的无助再加上原有的怨气都可能在失去工作的过程中爆发出来, 引发社会冲突。 2、在解决农民工就业方面,目前学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分歧。高亚男等从“保增长促就业”、“稳关系保和谐”、“调分配缩差距”、“构保障扩内需”阐述了国家应该采取的保障农民工就业的方法。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当前,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最为重要与紧迫。”,同时他还认为应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而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则认为,应在农村地区实施 ‘以工代赈’的方式,大力兴修水利和农田基础设施。李坷、高晓巍从企业主动创造岗位、加强社会保障、落实土地政策、加大农民工培训等方面着手解决农民工就业; 3、影响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因素方面,各学者之间存在很大分歧。李剑阁(2007)等学者认为年龄是限制农民工就业意愿选择的主要因素;赫广义等学者认为影响农民工务工的最大因素是教育水平,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依赖于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胡必亮(2004)学者从一个“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农村人口流动,他认为“关系”对于解释农村人口的外流和迁移具有比较强的说服力,即关系网丰富的农民工更容易寻找工作。张建杰学者认为耕地面积、经济状况以及农民工自身的技能水平对农民工的就业意愿有明显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中国农民是否外出,是家庭整体决策而非个人行为的结果(黄平,1997;杜鹰、白南生,1997);中国农村外出的首要目的是增加收入(杜鹰、白南生,1997;蔡昉);外出被看作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的预期与人力资本的状况如年龄、性别、教育状况等是相关的(杜鹰、白南生,1997;蔡昉2000)。然而,目前影响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因素又有哪些,学者并没有进行相关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