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旧城新补丁——基于“补丁”概念的绍兴蕺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课题以绍兴市蕺山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为例,区别于仅关注风貌保护而忽略场所精神的做法,以社区风貌与街区风貌的双重“保护”为目标,以“补丁”概念为更新保护的基本手段,对绍兴“台门”地域性空间特色进行分析,试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促进居民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延续,阐明历史街区改造的理念和方向。
详细介绍: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历史街区收到城市的压迫。历史街区虽然不是文物,但是具有相当的历史保护的价值、邻里关系的优势以及生活模式的保留意义。 然而,老街区的生活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居民对生活水平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历史街区生活的衰败。而现在基于历史街区保护改造的实践虽然如火如荼,但却大多停留于风貌保护的层面,忽视了社区精神的价值,造成了历史街区另一种意义的衰亡。为改善此种壮况,课题以绍兴蕺山历史保护街区为对象而作此项研究和设计,试图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更新,从根本上激活老街区可持续的生命力。 本课题更注重人的价值和社区精神的体现,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双重目标”提出、绍兴“台门”的地域性空间特色分析和“补丁”概念更新方式的应用是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的研究与探索。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基于现实理论支持,结合多种调研方式,从不同层面对社区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理性分析,听取并尊重各方面的不同声音,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思维严密性和科学性。 课题对历史街区的规划保护思路、实际改造工程,甚至现代小区的营建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课题成果获得绍兴当地政府和绍兴规划专家的鼓励与肯定。

作品图片

  • 旧城新补丁——基于“补丁”概念的绍兴蕺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 旧城新补丁——基于“补丁”概念的绍兴蕺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 旧城新补丁——基于“补丁”概念的绍兴蕺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 旧城新补丁——基于“补丁”概念的绍兴蕺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 旧城新补丁——基于“补丁”概念的绍兴蕺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出于对历史街区迅速衰败和文化流失的深切担忧,本课题通过对目前历史街区保护理念的分析评价以及针对公共服务活动场所和内部生活设施的调查研究,分析传统街区与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找寻蕺山历史街区的优势与不足。基于绍兴台门的地域性特征,提出“双重保护”的基本观点和“补丁”概念的改造方式,并作可行性设计或改造。力图得出一种传统生活模式和现代居住要求合理结合的方式,赋予历史街区以时代的生命力。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当下学术研究的前沿内容。本课题更注重人的价值和社区精神的体现,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双重目标”提出、绍兴“台门”的地域性空间特色分析和“补丁”概念更新方式的应用是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的研究与探索。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基于现实理论支持,结合多种调研方式,从不同层面对社区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理性分析,听取并尊重各方面的不同声音,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思维严密性和科学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是对现实问题换位思考的结果,并对传统社区的保护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为传统社区的存在与延续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让新旧社区相互并置的同时,不丧失传统的邻里关系和交往单元。同时,对建立新兴的社区良好社区环境和交往模式产生启迪。课题对历史街区的规划保护思路、实际改造工程,甚至现代小区的营建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课题成果获得绍兴当地政府和绍兴规划专家的鼓励与肯定。

作品摘要

从保护意义而言,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不仅限于风貌,其现有完好社会网络以及民风、民俗、传统生活方式等非物质遗产也应该得以保护。本课题以绍兴市蕺山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为例,摒弃惯常仅关注风貌保护而忽略社区精神的做法,提出传统社区保存与街区风貌保护的双重“保护”目标,在现场勘查、问卷调查、政府访谈等多维调查与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 “补丁”概念的更新理念,并结合“台门”地域建筑空间特色从规划、外部空间、内部空间三个层面系统探索了“补丁”式保护与更新方案,妥善解决了街区现存的居住品质问题,延续了街区风貌并激活了社区精神,重塑了健康、和谐的传统社区,创造了一种物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更新模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论文《都市旧社区的保留与更新——“历史街区”补丁概念改造》在EI检索源,建筑界核心期刊《华中建筑》的2009第三期上刊载发表; 课题曾获第浙江省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特等奖; 课题曾获“运河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校级特等奖; 课题曾获“坤和杯”第一届浙江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1戴湘毅,王晓文,王晶.历史街区定义探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5):36-39 2于文波,王竹.混合社区适宜模式及实现途径研究[J].规划师,2005,21(6):70-73 3常青. 建筑遗产的基本属性与处置方式[J].时代建筑,第一百期增刊,2008(02). 4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5杨德昭. 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6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林荣远.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领导访谈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文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历史街区的再生,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世界性传统历史街区改造的前沿话题,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探讨更加合理的保护方法。从法国文物建筑学派奠基人杜克提出的“风格修复”,到英国文物学派提倡的“绝对保护”,再到意大利文物学派基于“全部历史信息”的保护,旧城保护逐渐开始重点关注区域传承与延续的问题。1964年5月25日至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人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举行,通过了《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简称《威尼斯宪章》),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修复的原真性等基本要求达成了国际共识。 在中国,吴良镛先生通过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工程传达了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理念,其主张城市有机更新应“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 国内外有各类关于历史街区的改造方式,主要有新区置换、原貌修复、功能置换等改造方式,各种方式都备受争议,但较少有对其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办法的提出,而且改造中对社区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完整保存思考不足,不能更好地和社区人群相融合,而逐渐失去其本身的价值,亦无法真正显示社区的意义,使社区逐渐失落而只存在形式。如何进行历史街区风貌意义与精神内涵的双重保护是更加值得探讨的话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