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汶川地震心理救助调查与研究--以济南市**医院灾区伤病员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心理救助是灾害救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灾害救援不仅要注重物质救灾,更要注重对受灾者的心理救助。本文基于对济南市**医院收治的汶川地震伤病员及其家属的调查及多次跟踪调研,以及对心理救助专家的访谈和对志愿者的问卷调查,首先从实证角度出发分析了地震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机制;其次围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别从伤病员及其家属、心理救助专家和志愿者的角度分析了心理救助的价值,并指出目前心理救助存在的问题;再次针对目前我国不完善的心理救助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笔者的对策构想——构建良性心理救助体系,并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剖析了良性心理救助体系的科学内涵。
详细介绍:
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是极其惨重的,它在造成物质毁坏的同时,也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心理救助是灾害救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灾害救援中不仅要注重物质救灾,更要注重对受灾者的心理救助。纵观国内外对灾后心理救助方面的研究文献,多数研究着重于灾害发生时零散的、具体的心理救助技术,而系统地对地震心理问题产生机制、心理救助价值等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心理救助体系的尚不多见。 本文基于对济南市**医院收治的汶川地震伤病员及其家属的调查及多次跟踪调研,以及对心理救助专家的访谈和对志愿者的问卷调查,首先从实证角度出发分析了地震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机制;其次围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别从伤病员及其家属、心理救助专家和志愿者的角度分析了心理救助的价值,并指出目前心理救助存在的问题;再次针对目前我国不完善的心理救助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笔者的对策构想——构建良性心理救助体系,并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剖析了良性心理救助体系的科学内涵。它在横向层面上,强调心理救助主体的心理\技术\身体素质的三位一体、分层次区别对待心理救助客体、在国家层面建立高效心理救助组织体系、在社会层面建立社区化救助体系;在纵向层面上,强调灾前的预防教育、灾后初期的急性应激障碍(ASR)救助、灾后中期的稳定化技术应用和长期的创伤后心理障碍(PTSD)救助。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综合剖析,从而建立起指导性和操作性兼具的灾后良性心理救助体系。

作品图片

  • 汶川地震心理救助调查与研究--以济南市**医院灾区伤病员为例
  • 汶川地震心理救助调查与研究--以济南市**医院灾区伤病员为例
  • 汶川地震心理救助调查与研究--以济南市**医院灾区伤病员为例
  • 汶川地震心理救助调查与研究--以济南市**医院灾区伤病员为例
  • 汶川地震心理救助调查与研究--以济南市**医院灾区伤病员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本文力图既能在理论上完善灾害心理学体系,又能在实践中指导灾害救援工作。 思路:本文基于调查研究,首先分析了地震心理问题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机制;其次围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别从伤病员及其家属、心理救助专家和志愿者的角度分析了心理救助的价值;再次针对目前我国不完善的心理救助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笔者的对策构想——构建良性心理救助体系,并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剖析了这一体系的科学内涵。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①对地震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机制的分析,采用了外部刺激机制和主观建构模式; ②对心理救助价值的分析,采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③基于调查发现,提出良性心理救助体系,并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剖析了它的科学内涵; ④认为当前灾害心理救助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重要原因是制度安排的滞后。心理救助服务水平提高,需要激励机制的推动,而激励机制又来源于制度安排,人类的幸福在于制度建设的突破。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①本文针对地震灾害心理的研究,既可以在理论上完善灾害心理学体系,又可以在实践中指导灾害救援工作; ②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地震心理问题产生机制和心理救助的价值,证实心理救助的科学性和意义性; ③通过对目前心理救助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构建良性心理救助体系的建议,并从横向和纵向分析了良性心理救助体系理论。这一成果可以为今后开展心理救助提供参考,提高心理救助效率。

作品摘要

纵观国内外对灾后心理救助方面的研究文献,多数研究着重于灾害发生时零散的、具体的心理救助技术,而系统地对地震心理问题产生机制、心理救助价值等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心理救助体系的尚不多见。 本文基于对济南市**医院收治的汶川地震伤病员及其家属的调查及多次跟踪调研,以及对心理救助专家的访谈和对志愿者的问卷调查,首先从实证角度出发分析了地震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机制;其次围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别从伤病员及其家属、心理救助专家和志愿者的角度分析了心理救助的价值,并指出目前心理救助存在的问题;再次针对目前我国不完善的心理救助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笔者的对策构想——构建良性心理救助体系,并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剖析了良性心理救助体系的科学内涵。它在横向层面上,强调心理救助主体的心理\技术\身体素质的三位一体、分层次区别对待心理救助客体、在国家层面建立高效心理救助组织体系、在社会层面建立社区化救助体系;在纵向层面上,强调灾前的预防教育、灾后初期的急性应激障碍(ASR)救助、灾后中期的稳定化技术应用和长期的创伤后心理障碍(PTSD)救助。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文已于2009年4月9日发表在中国社会学网“文稿锦集”栏目; 目前本文已被中文核心期刊《社科纵横》收录,定于8月份发表; 所在团队被评为2008年度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参考文献

[1]董惠娟、李小军、杜满庆、杨彦波,2007,《地震灾害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第一期。 [2]李磊琼,2007,《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六期。 [3]李玉衡,2008,《非专业的心理救助往往会带来混乱——汶川地震后专访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教授》[J],《首都医药》第八期。 [4]钱铭怡,2005,《国内外重大灾难心理干预之比较》[J],《心理与健康》第四期。 [5]秦虹云、季建林,2003,《PTSD及其危机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九期。 [6]王绍中、张明,1989,《地震社会心理探讨》,载邹其嘉、陈非比、王子平主编,《地震社会学研究—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文选》[C],北京:地震出版社。 [7]王子平等,1989,《地震社会学初探》[M], 北京:地震出版社。 [8]高民杰,1989,《震后孤儿的心理变异及其社会化治理》,载邹其嘉、陈非比、王子平主编,《地震社会学研究—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文选》[C],北京:地震出版社。

调查方式

个案深入访谈(包括伤病员及其家属访谈、心理救助专家访谈等);问卷调查(志愿者问卷调查)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行灾后心理卫生研究,美国是最早进行创伤性心理研究的国家。越战之后,从异国战场归国的退伍军人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大量战争导致的精神异常者或战后的社会适应失败者开始进入退伍军人医院接受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1974年,美国心理医生凯朴兰首创了“心理干预”这门专科,利用语言这个特殊的工具,帮助失去亲人的人们度过精神危机(钱铭怡,2005)。此后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实验,并把心理干预引进灾后救援和重建的体系;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心理救助更是被推向了高潮。另外,日本、台湾等地震灾害多发国家和地区,在灾后心理救助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深入。 相对来说,我国灾害心理救助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程度较低,尤其是在学术方面上更是如此。我国最早的灾后心理创伤研究和救援行动开始于1994年的克拉玛依大火,随后长江流域大洪水、张北地震、大连“5•7”空难等灾害之后,许多心理医生都参与了救助工作。2003年SARS期间,中国精神卫生研究所对SARS患者、疑似人员、密切接触者、家属、朋友以及一线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心理干预工作。这是我国心理医生首次大面积、全方位地介入灾难的心理救援工作(董慧娟,2006)。 王子平教授(1989)通过对唐山大地震的研究,将社会学视角引入地震研究,从而开创了地震社会学研究领域。但王子平教授对灾后救助研究大多集中在住房、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层面上。王绍中和张明(1989)试图将社会心理分析引入地震社会学的研究,但他们也只是简单地分析了不同人群在地震中的不同心理反应。我国对地震后心理研究也有比较深入的方面,即对震后孤儿心理的研究。高民杰(1989)指出应通过生活、家庭、学校教育等社会化来矫正地震孤儿自卑等变异心理。另外,中国首位灾害心理学博士董惠娟教授(一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她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对震灾后心理方面研究得较深入。 然而,我国专门研究灾后心理救助的学者很少,因此在这一领域可谓是一片空白。可我国是灾难多发国家,受灾民众亟需心理指导与救助。以汶川地震为例,美国媒体称60万地震灾民需要心理救助 ,因此心理救助研究凸显其重要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