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对中国国民高储蓄率问题的探索--心理学角度的解释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研究首先是对经济学领域中对高储蓄率问题看法的总结和介绍,通过分析,我们具体的提出了经济学解释在理论和实践两种层面、五个主要方向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缺陷,我们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提出应当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高储蓄率问题,真正的从行为上改变国人重储蓄、轻消费的行为模式,真正的改变现有的拉动内需的模式。基于此种考虑,文章分三个层面对提出了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可能性。
详细介绍:
本研究是对研究者一年多来所读文献和所思所想的总结和介绍。研究的动机在于对我国群众高储蓄低消费行为的兴趣,以及对我国调动内需的措施迟迟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忧虑。研究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解释国人高储蓄行为上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研究首先是对经济学领域对高储蓄率问题看法的总结和分析,具体的提出了经济学解释在理论和实践两种层面、五个主要方向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缺陷,我们提出应当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高储蓄率问题,真正的从行为上改变国人重储蓄、轻消费的行为模式,真正的改变现有的拉动内需的模式。基于此种考虑,文章对具体的研究分个人层面、组织和社会层面以及综合层面探索了解释、预测和控制高储蓄率行为的可能。

作品图片

  • 对中国国民高储蓄率问题的探索--心理学角度的解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我们的观察阅读发现,当下国内经济学领域中对高储蓄率问题的研究多是理论分析和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模式,缺乏实证研究亦在应用中缺乏生态效度。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心理学手段将关注点深入至普通消费者的心理层面,从根本上分析高储蓄率问题。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 关注我国经济发展对扩大内需的要求,时效性、应用性强。 2 本文建立在严格的逻辑论证基础之上,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并针对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足进行了心理学纬度上的思考。 3 本文并非单纯从大衣学科视角出发,而是以问题为关注点,打破界限,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全面考虑。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假设一旦证实,很有可能从根本上解释我国国民的储蓄习惯,打开扩大内需的新思路,真正实现有效调节居民储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 2 扩展了国内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手段和研究方法,丰富了心理学理论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及思考方式。

作品摘要

为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急需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但我国储蓄率始终维持高水平的现状正阻碍扩大内需的实现。为探索促进国人增加消费的有效方法,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首先,文章介绍了经济学对该问题的六种解释。随后,作者指出经济学解释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多种局限。针对这些局限性,文章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可以进行三方面探索:(a)从个人层面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问题:一是在单一决策事件中,通过对单次消费活动的微观情境研究,明确影响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因素,注意“心理帐户”在消费和储蓄中起重要作用;另一个则是在较长的时间过程中观察人格结构、自我概念与储蓄的关系,以及与刺激消费的关系;(b)从社会和组织层面来看,中国特有的文化所形成的相应认知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储蓄行为;(c)统合上文中的个人和社会两种层面的心理学解释,结合多学科的研究,从整体上对高储蓄率问题进行探索。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Modigliani, (1986).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 of Saving: Aggregate Implications and Tests.The American Review, Vol.76,No.3.,pp .297-313 2、Daniel Kahneman; Amos Tversky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Vol. 47, No. 2 (Mar), 263-292 3、王海燕. 2008.中国高高储蓄率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 4、李爱梅,凌文辁. (2007). 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 心理科学进展, 15(5) 5、杨国枢.(1992).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国际学术研讨会 6、R.W. Olshavsky, D.H. Granbois (1979).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fact or Fic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6(9). 7、Kahneman D, Tversky A. (1984)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39(4). 8、A. Duhachek,D. Iacobucci(1992) Consumer Personality and Coping: Testing Rival Theories of Proces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5(1), 52–63. 9、C. Camera , M. Weber(1992)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odeling Preferences: 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5:325-370.

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意见不一。 首先,国外对我国高储蓄率问题的观点主要是在我国发表的经济数据和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推论而来。Kraay(2000)、Modigliani和Cao(2004)等人认为,我国改革以来高经济增长率是中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他们还发现高储蓄率可以用人口因素解释,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Wakabayashi和Mackelar(1999)则认为中国的储蓄率和老年人抚养比率及未成年人抚养比率存在负相关,但储蓄率和老年人抚养比率的负相关性更强。Kuijs分析发现:家庭高储蓄只能解释中国国民储蓄率与其他国家储蓄率部分差异,大部分差异应通过中国的政府高储蓄和企业高储蓄来解释。 国内学界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包括: (1)从于人口学关系看:龙志和与周浩明(2000)认为1991年-199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袁志刚和宋铮(2000)在一个叠代模型研究中认为中国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很可能是造成目前中国城镇居民储蓄倾向上升的重要因素。万广华等人根据1961-1998年数据发现,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率的同时下降。李杨、殷剑峰和陈洪波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发现,人口红利、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是产生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 (2)从其他经济因素对储蓄的影响来看:贾德奎和施红俊(2003)认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得收入分配差距成为影响居民储蓄高居不下的重要因素。刘金全和郭整风(2002)运用l990年1季度到200l年l季度数据,对我国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高经济增长可能是中国目前高储蓄的原因。刘建国(1999)通过对农村消费的研究表明,产权模糊、政府干预以及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农民收人的不确定性程度大为提高,这是造成我国目前农村低消费倾向的主要原因。何新华和曹永福(2005)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资金流量表中的数据,对中国的高储蓄现象进行了分析表明,过去十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率已出现了快速下降的态势,国民储蓄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与政府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持续上升以及政府储蓄率过高。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因素分析风格比较明显,国内学者更多的是逻辑推导和对实际社会经济状况的观察。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