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主体需求视阈内的大学生村官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调研以大学生村官的主体需求为研究方向,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的收获、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然后实地考察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工作成果,咨询村干部、村民等对大学生村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客观情况的反映,理性地甄别大学生村官需求的合理性和盲目性,针对合理的需求在政策层面上提出建议,针对盲目的需求在学校教育和个人心理调试的层面提出建议。
详细介绍:
调查报告以大学生村官主体需求作为研究核心,将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大递进层次分别研究,以此为报告的研究方向,逐步深入大学生村官的世界。同时,因为考虑到大学生村官是在特定的就业环境和农业形势下诞生的有特殊意义的职业,所以大学生村官问题与这两大现实问题密切相关。将就业、农业两大问题微观化,就具体到了大学生村官的就业问题和从事农村工作的事业问题了,这两个具体问题就是报告的研究重点。 因为大学生村官的物质需求重点涉及就业问题,精神需求重点涉及事业问题,所以报告的研究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深入的同时研究重点从就业问题向事业问题过渡。调研组在大量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具体设计了短期就业、长期就业、工作形式、工作需求、工作前景、工作收获的调查及分析六大问题进行个人访谈,深入研究。根据大学生村官、乡镇干部、村民的回答以及调查了解到的客观环境,对以上六大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村官普遍对自己的就业状况满意,但认为工作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期望能从事更为丰富的工作。根据这一结论并考虑到其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调查组分别从个人教育、入职选拔、工作激励和届满退出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个人和现行政策提出建议,期望大学生村官政策能够更加完善,大学生村官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享受工作。

作品图片

  • 主体需求视阈内的大学生村官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 主体需求视阈内的大学生村官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 主体需求视阈内的大学生村官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 主体需求视阈内的大学生村官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 主体需求视阈内的大学生村官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状况,了解担任村官应储备的基本素质。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一方面能促进大学生村官个人素质的提高和政策机制的发展、完善;另一方面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工作指导。 思路: 查阅相关资料,对集中反映的情况提出基本假设。带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修改,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关怀。此次研究以大学生村官的主体需求为研究方向,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倾听大学生村官的心声。 2、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定量分析。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数据抽样等社会调查方法为研究手段,力求调查结果客观务实。 3、坚持差别对待,注重分类研究。在定量研究基础上,做针对性访谈。 4、坚持实际应用,注重措施多样。在提出理论建议的基础上,设计多种具体措施,以期达到现实标。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调查研究北京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现状及思想动态,为满足大学生村官的需求提供合理的建议。作为在校大学生,本着学习、交流的心态倾听大学生村官在就业、学习方面的建议并提供就业指导。 现实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现状的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中的状况及当前就业形势。为在校学生尤其是为立志投身基层工作的同学提高职业认知水平、储备相关职业知识提供指导。

作品摘要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我国从2005年开始全面试验大学生村官政策。政策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在管理学、教育学、法学及农业、经济等不同领域阐述自己的见解。 但现有作品多从社会利益的层面分析问题,缺少从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层面的研究,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作为即将步入工作的大学生,我们虽然没有专家、学者的高度,但我们有切身的体会,能以更接近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去思考,因此我们决定身体力行地深入他们中间研究这一问题。 调研以大学生村官的主体需求为研究方向,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的收获、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然后实地考察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工作成果,咨询村干部、村民等对大学生村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客观情况的反映,理性地甄别大学生村官需求的合理性和盲目性,从政策、教育、个人锻炼等方面提出建议。 此次研究期望达到三个目的: 1、为相关部门发展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2、为大学生村官今后更好的工作、生活提出合理建议。 3、为在校大学生今后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和理性择业提供帮助。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京组发〔2005〕16号) 2.《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 2005 ]18号,以下简称18号文件) 3.《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 》(组通字[ 2008 ]18号) 4.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5.程传兴,李伟,《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领导科学》,2010年第10期。 6.申建军,周永华,《完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0第3期。 7.居学明,朱清,《双因素理论:大学生村官激励管理的一种视角》,《中外管理》,2010年第32期。 8.王少峰,《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由来与变迁》,《高校教育管理》,2009年第6期。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大学生村官”政策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加强新农村建设、完善基层管理、储备国家党政人才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学者们从人力资源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家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 一、现存的问题 个人方面: 1、思想动机不纯,把到农村任职当作就业的跳板。 2、能力水平有限,不能把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同农村实际相结合。 3、适应能力不强,不能把握处理农村事务的方法。 客观环境方面: 1、社会保障不足,没有很好的解决户籍制度、工作编制、社会保险等问题。 2、管理考核机制不到位,国家出台的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办法未得到真正落实,组织管理无“法”可依。 3、退出机制单一,大学生村官是聘任制,服务期满面临再次选择,且选择少。 二、问题的原因 教育方面: 1、教育理念不科学,道德教育流于形式,不受重视。 2、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对学生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调节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 3、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现代化、信息化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加快了不良风气的传播,大学生也不免沾染上好逸恶劳、眼高手低的风气。 政策方面: 1、激励措施不够,许多大学生村官担任助理又不被重视,缺乏实在的事业激励。 2、社会身份不明确,我国户籍制度造成城乡二元化结构,大学生村官身份模糊,无农村户口、无住房,无法和村民分享集体经济收益。 3、缺乏配套措施,法律上没有给予明确的保障,资金上没有一定的倾斜,政策上的优惠尚不完善。 三、相应的对策 教育方面: 1、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 2、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掌握适应农村的工作知识和技能。 3、开展大学生假期义务挂职锻炼、“三下乡”服务等活动。 政策方面: 1、完善选派机制,增强选拔过程的透明度,公开选拔流程和结果。 2、增强激励力度,借助市场经济手段,提高政治待遇,同时创造体现大学生 村官价值的发展空间。 3、加快配套制度改革,妥善处理大学生村官户籍制度、编制制度等问题。 4、完善日常管理和考核,成立专门负责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机构。 5、拓宽退出渠道,积极探索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提拔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