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从法律角度看舆论监督
小类:
法律
简介:
本文在对舆论监督相关概念解析的基础上,从法理的角度分析了舆论监督的的法理渊源、权利性质及其相对应的权力制约,简述我国舆论监督立法现状,探讨国内外舆论监督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当前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对今后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详细介绍:
在中国,监督二字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监也有光”。(此中“监”引伸为镜)以及《史记•李斯列传》“行督责之术”。自1987年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舆论监督一词以来,我党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都提到舆论监督问题,说明我党对于舆论监督的重视。从中可以看出,舆论监督不仅具有十分悠久的文化传承,亦担负着保障国家公共权力正当行使的职责。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从最初的星星点点,到今日的遍地开花,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长久以来,我们所谓的舆论监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平时所称的舆论监督,实际上是一种广义上的监督,即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而现实生活中,公民则更多的是从其狭义方面来理解舆论监督的含义,即《新闻学大辞典》中所指的新闻媒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以及对于政府和政党的批评,促使其修正错误。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其核心是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 在西方国家,舆论监督一直被称之为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伴随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舆论监督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舆论监督凭借其正义性,公平性,开放性以及其广泛性等特点,成为了反腐败的有力武器,也是端正社会风气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不仅有助于吸引广大群众参政议政,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加强立法、执法工作,更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然而,在前言中所提到,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今天,社会舆论监督亦存在诸多的问题,而其中舆论监督规范化过程则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社会舆论监督体系还是具有较大出入的,即舆论监督与法官的独立审判之间经常是以一种负价值形态的紧张关系所呈现的。那么,该如何看待两者以及如何改善二者的关系?最基本的应是构建表达自由和法官的公正独立审判的平衡点,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这一点本文笔者将在正文部分加以阐述。 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比中外社会舆论监督的现状,查阅国内外有关舆论监督的书籍刊物,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切实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最终归纳出多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行性措施,望可为日后社会舆论监督体系的完善贡献一份力。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在对舆论监督相关概念解析的基础上,从法理的角度分析了舆论监督的的法理渊源、权利性质及其相对应的权力制约,简述我国舆论监督立法现状,探讨国内外舆论监督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当前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对今后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比中外社会舆论监督的现状,查阅国内外有关舆论监督的书籍刊物,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切实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最终归纳出多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行性措施,望可为日后社会舆论监督体系的完善贡献一份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舆论监督"早已成为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学术界也对此问题进行了多次的深入研究与讨论,但是理论和实际毕竟存在间隙,舆论监督法律体系的尚未完善与舆论监督的实际操作的磨合与冲突便成了当下法治建设中的又一大问题。本文针对舆论监督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望可为日后舆论监督制度合法化发展作出些许贡献,加快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步伐。

作品摘要

本文在对舆论监督相关概念解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舆论监督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当前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对今后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通过查阅社会舆论监督相关资料,提取有效论点论据,对比中外舆论监督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特别是美国传媒报导与司法活动的磨合与冲突及其法律调整,较多方面归纳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得出结论,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出贡献。结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健全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舆论监督本身既是现代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一个民主的法治社会,司法活动的独立与社会的舆论监督都有它的功能和价值,只有正确划两者界线,构建两者的平衡点,才能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① 约翰•弥尔顿 《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重印) 46页 ② 《杰斐逊选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第544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文件汇编》,新华出版社 1980年版,第5-6页。 ④ 何磊《几乎每起特大事故背后都有腐败》,《中国青年报》 2002年3月27日。 ⑤ 朱华:《媒介报道政府享有特许权》。 ⑥ 参见乔新生《公众知情权高于官员隐私权》,2010年3月4日。 ⑦ 祝华新:《钓鱼执法案是舆论监督经典案例》2009年10月26日。 ⑧ 张思之:《我的辩词我的梦想》,第一版,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版,第306-307页。

调查方式

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比中外社会舆论监督的现状,查阅国内外有关舆论监督的书籍刊物,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切实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最终归纳出多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行性措施。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西方国家,舆论监督一直被称之为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伴随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舆论监督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舆论监督凭借其正义性,公平性,开放性以及其广泛性等特点,成为了反腐败的有力武器,也是端正社会风气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不仅有助于吸引广大群众参政议政,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加强立法、执法工作,更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舆论监督的声势愈加浩大。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视以及一系列相关法令的出台等为舆论监督的实现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尽管我国的舆论监督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相对于较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舆论监督"早已成为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学术界也对此问题进行了多次的深入研究与讨论,但是理论和实际毕竟存在间隙,舆论监督法律体系尚未完善,舆论监督的实际操作的磨合与冲突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