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与解决方案——以清东陵保护区为例
小类:
管理
简介:
本文以清东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为例,阐述了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制约的具体表现,在对当地调查的基础上,规划出解决方案。文章是一篇考察报告,以大量采访和调查得到的数据做支撑,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清东陵当地经济发展受到的制约进行研究分析。最后立足当地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文章整体分为四大部分,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基本思路,希望对当地文物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做出贡献,达到一定的普遍意义。
详细介绍:
由于我国众多遗产保护区的居民密度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文物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发展。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清东陵为个例,通过深度访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问卷调查、开会座谈、参与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清东陵当地进行考察,分析当地经济发展受制约的原因。在收集了民间、官方不同渠道的资料后,通过分析整理,再次采访调查,得出当地的文物保护制约经济发展的结论。随后,我们综合国内外管理经验,在清东陵的实践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撰写成调查报告。文章内容包括了清东陵保护区概况、调查过程、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解决方案。每一部分所用的资料均是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数据支撑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当然,文章所构想的解决方案只是众多方案中的一种,不能适用于所有遗产保护地。但希望以我们的微薄之力为解决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供一些借鉴。

作品图片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与解决方案——以清东陵保护区为例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与解决方案——以清东陵保护区为例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与解决方案——以清东陵保护区为例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与解决方案——以清东陵保护区为例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与解决方案——以清东陵保护区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旨在分析清东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的矛盾,摸索、探讨出一种适合当地,并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发展方式。文章的基本思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始终。首先介绍了清东陵保护区的概况和发现的问题。接着,以调研为基础,分析了遗产保护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最后,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提出解决矛盾的对策,规划当地的经济发展策略。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文调研的数据来源是在大量文献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地民间、官方的走访、调查,得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得出的结论经过了多方面的证实;提出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 先进性:文章所提出的规划方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中长期内可以缓和当地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当地提供较好的发展前景,代表了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独到之处:研究思路角度独特;研究方法丰富,资料翔实;立足实际,措施切实可行。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地不断加大,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文章针对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地制宜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缓和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本文虽已清东陵保护区为个例,但其存在的问题,制定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价值。另外,人们普遍关注和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对过度保护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抑制作用重视不足,我们的作品或许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

作品摘要

近年来,各国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同时很多类似清东陵这样的保护区在遗产保护工作中视经济发展为对立面,遏制了地方经济的有序发展。本文以清东陵保护区为例,探索经济发展受到遗产保护抑制的因素并对此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规划出解决方案,基于对遗产保护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清东陵保护区(包括保护区内核心资源和相关社会单元)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介绍了调查过程中运用的五种方法以及调查基本过程。第三部分是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表现,包括对产业的制约以及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第四部分是针对发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的方案和解决措施。 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我们应该走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不能分离,虽然两者之间会有冲突,但如何协调却是事在人为。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人们对于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重要性的关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明清皇家陵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内部资料) 2.《遵化市清东陵满族乡总体规划》(内部资料) 3.《清东陵总体规划(文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城市规划理论与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2001年5月。 4.遵化市旅游局财务报表 5.《遵化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遵化市旅游局,2010年9月 6.《清东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环境治理工程概算(修订)》,《走进世界的清东陵》,清东陵文化传播中心编著

调查方式

第一,深度访谈。 第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 第三,问卷调查。 第四,召开座谈会 第五,参与观察。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随着国内逐渐出现的申遗热潮,关于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2003年,徐嵩龄、张晓明等学者出版了名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一书,提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遗产保护面临的处境和困难。2005年赵汀主编了《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专著,就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问题,对云台山的问题进行了剖析。2007年由中国科协主编的《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指出了发展往往不能和遗产保护达成均衡的问题。2008年钟笑寒主编的《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围绕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权衡取舍这一核心问题,运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组织经济学等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方法,对文物保护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文物旅游的成本和收益度量、文物旅游的定价策略和管理体制、文物旅游的发展前景等若干重要的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 另外一些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硕士、博士论文也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涉及了对国外一些地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的探索。著名学者罗哲文先生曾先后在《古建园林建设》、《中华建设》发表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做到“两全其美、相得益彰”——兼谈遗产保护的中国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两篇文章,谈论遗产保护要照顾到经济的发展。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中,收录了赵梦撰写的《遗产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一文,提出遗产保护应当能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学者纳吉卜•阿里•阿卜杜拉在《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也门共和国扎比德城的个案研究》一文,从历史名城面临保护历史传统和发展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入手,对如何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这一对矛盾进行了分析。刘军民的博士论文《中国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指出了大遗址的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巨大的矛盾,提出如何实现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和共赢的解决方案。余洁的博士论文《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提到了保护区局部利益与总体利益间的冲突,分析了遗产保护区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对解决贫困问题与保护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现实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