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基于对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
小类:
社会
简介: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就业影响着该群体的城市适应及自身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改善该群体就业现状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并不乐观,然而,该群体的就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生代农民工个人、企业及政府部门都能够发挥作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现状。
详细介绍: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在保持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的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2004年全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539元,而同期的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是1335元。这意味着,2004年全国因为雇佣农民工一项就节省了11462亿元的工资开支,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8.5%,这大体相当于中国当年的经济增长率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中也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各位国内众多学者通过研究也得到相似结论。如林坚(2007)在《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测算》中,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农民工对全国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到2005年,农民工对中国第二、第三产业产值贡献占到这些产值的14.77%~24.35%,平均每年为19.98%。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严于龙更是在《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及成果分享的定量测量》中指出,2001~2005 年农村常住户中的农民工创造的GDP 份额分别达到18.3 %、20.0 %、21.8 %、22.6 %和24.0 %。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21.81%、21.85 %、21.89 %、21.91 % 和21.94% ,基本接近22.0 %(2007)。综合各项数据与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正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部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2.3亿职工中已经将近一半。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部分,随着传统农民工数量不断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户籍制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生存现状并不明朗,这一问题受到政府和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央明确提出,对进城的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并针对农民工的系列问题连续6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另一方面,吴红宇(2004)的研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之一是职业变换多且快,同时他们比传统农民工更希望能融入城市生活,。然而,王春光(2010)的研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对城市渐渐生出“家”的感觉,但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流入地社区的认可,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趋向不明确和不稳定。赵树凯(2000)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民工”在增多,所谓“问题民工”是指失去了正常的就业生活,具体表现为进入预期就业地之后,寻找工作失败或失业,在就业出现危机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不肯回乡,进入一种面临种种问题的生活。朱力认为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包括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进程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首先必须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和住所,才能在城市中生存下去,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这也是我们选择从就业这一角度研究该群体生活现状的根本原因。 综合以上分析,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将我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他们的生存状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成为了当前最为迫切的课题,而其中就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福利、城市发展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于是,在探讨农民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中,我们着眼于对城市化经济建设有着重大影响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选取其就业能力这一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其就业的个人,行业以及社交三个方面的特征,从而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的政策建议,以改善其就业现状,保障其城市生活的权益,为其在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进而达到改善其生存状态的目的。

作品图片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基于对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项目的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分为以下三部分:(1)从个人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有哪些特征?这些就业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提升就业能力有哪些启示? (2)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现状是怎样的?他们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针对这些就业特征,就业能力的提升有哪些可行的途径?(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交情况怎样?从社交特征出发,提升就业能力有哪些可行的举措?综合以上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项目研究对象新颖,“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及经济飞速发展双重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项目研究视角独特,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展开研究和分析,本项目着眼于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上。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是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帮助该群体改善就业状况,提升“就业能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现状,分析该群体的就业障碍和就业困境,为政府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提供第一手资料,对政府部门改善该群体为提升该群体的就业能力、改善该群体的就业现状提供事实根据。 2. 分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就业特点,为建设和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品摘要

农民工在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与传统农民工有着明显差异的“新生代农民工”正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部分。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对城市生活较为认同,心理层面较接近城市同龄人,然而他们的城市就业现状依然面临诸多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成为了当前最为迫切的课题,而其中就业状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福利、城市发展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该群体的个人、行业和社交状况,分析他们的就业障碍和困境,并结合与就业能力有关的分析,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的政策建议,以便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为其在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综合个人特质、职业特征以及社交网络这三个方面来看,目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较为低下,同时就业能力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提升其就业能力的需求较为急切。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政府以及政府部门都能够发挥作用,帮助该群体提升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状况。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5月5日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第十九届“京师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陈兰,《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J],中国劳动力,2010 2.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2009. 3.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 4.林坚,《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测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 5.罗恩立,王桂新,《中国城市外来人口的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经济探讨,2010. 6.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R],工人日报,2010. 7.王春光, 《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J] ,人口研究2010. 8.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EB/OL]•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方式主要为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选择范围涉及北京市的四大城区,其中,主要选取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北站、西单商业区作为调查地点,通过拦截法和滚雪球的方式一共发放问卷220份。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英国学者Hillage&Pollard(1998)指出“就业能力指的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要求个人不仅具有职业技能,还要具备通用技能,如学习能力、个人弹性和适应性、合作意识以及沟通能力等。Forrier和Sels (2003)则把就业能力更严格地定义为“个体在内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的机会”。他们认为,一方面工作机会依赖于个体的能力与意愿,另一方面能否实现就业也受环境因素影响,Hillage (1998)、Forrier和Sels (2003)等都是在强调劳动力供给面因素决定就业能力的同时,提到了需求等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 关于国内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也不乏其人,但是在关于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选取上都极为相似。如张新岭(2010)通过对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分析得出结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涉及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不仅指以就业必需的技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还与个人特质,如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自我效能等有关,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与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紧密相连,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体。罗恩立、王桂新(2010)则从微观个人因素(包括特征与技能,人口特征与健康,工作搜寻,适应能力),中观个人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工作文化,可及性资源),宏观需求与政策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就业相关的赋能性公共服务与政策)三个角度来阐释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此外,还有李后建等(2010)选取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年限,是否接受培训等这几个因素,利用probit模型对就业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总体上来看,学术界对就业能力涉及了多种学科领域,对影响就业能力的各种因素大致相似,只是划分的维度不同,虽然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和框架,但是这些已有的研究对我们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综合考虑,本文将从个人特征,就业特征和社交特征这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其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