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北京农村社会转型调查研究-以赵家台村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农村社会转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普遍规律。本实践团队深入群众了解当地农民的真实生活,主要就赵家台村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及改进措施几方面探究,为自己今后的生活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
详细介绍:
赵家台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村内现存明清时期的古地道,蜿蜒曲折贯穿全村。地处108国道周围,有着潭柘寺,戒台寺,天门山等旅游资源,依靠旅游资源赵家台家家办起“农家乐”,覆盖全村80%以上的住户。村民们利用老村山坡上的一片平整的土地,开辟了一个“核桃换光源”。种植了核桃、樱桃、白杏。赵家台村不仅以环保、绿色、文化、旅游、低碳为方针,而且重视科技。全村的路灯采用太阳能供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赵家台利用科学技术等现代化措施走上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作品图片

  • 北京农村社会转型调查研究-以赵家台村为例
  • 北京农村社会转型调查研究-以赵家台村为例
  • 北京农村社会转型调查研究-以赵家台村为例
  • 北京农村社会转型调查研究-以赵家台村为例
  • 北京农村社会转型调查研究-以赵家台村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北京农村的整体现状分析:包括转型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转型的意义,转型的目的,国内外的主要农村转型的一些主要经验等等。 (2)以赵家台村为例,结合调查问卷相关问题(图例分析)进行分析说明哪些是成功,哪些是失败的因素。 (3)结合赵家台村的相关经验提出相应的进行北京农村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和方案。 (4)小结部分。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实践团队共9名成员,亲赴北京市门头沟区赵家台村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调查,其中通过随机进行的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报告的后期数据整理运用了先进的SPSS数据统计软件,使调查数据更加客观、真实。通过科学的数据统计,得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调研结果。“实践出真知”,队员们通过自己亲眼所见,以小见大,从赵家台村着手,提出了可实施性比较强的解决措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通过对北京农村的整体现状分析(包括转型存在的问题,转型的意义,国内外的主要农村转型的一些主要经验等等),以赵家台村为例,结合赵家台村的相关经验提出相应的进行北京农村转型的主要措施和方案。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真实有效的了解该村实际情况。了解政府政策在农村中的实际推行情况。调研结果可为同类型农村进行借鉴参考。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宝贵经验。作为成功致富的先例可以分享经验,让更多的乡村富裕起来。

作品摘要

在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趋势下,全球性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更多地寻求我国农村产业的比较优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作品通过对北京农村的整体现状分析,以赵家台村为例,结合赵家台村的相关经验提出相应的进行北京农村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和方案。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年9月,获得北京城市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论文三等奖荣誉; 2010年9月,获得北京城市学院暑期社会实践DV视频一等奖荣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门头沟古村落生态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前景的研究》 2、门头沟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3、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4、刘义全《门头沟民居建筑装饰》北京燕山出版社5、《北京市门头沟区志》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统计报表、影视资料、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内,依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党和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思想。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是各地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社会转型,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目的是进一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直接影响着我国优化产业机构调整的效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依据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客观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而提出的发展目标。其中,“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特征。以江苏省华西村的典型先进事迹作为借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目前正在广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建设及增加附加值产业的推进,这既是为提高农村地区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将种植业在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比重降低是目前进行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的重点。 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研究开展农产品加工的高附加值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实践的重要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目前的创新能力及高端产业的发展还较为滞后,需要政府对其予以更多的技术支持。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直接体现一国产业结构的深度与广度。以日本为例,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脱农化进程。日本的脱农化表现为人口流出的非过剩型,农产品自给率的下降,以及农业与工业产业关联的脱节。在关于脱农化现象的研究中,日本专家认识到,以日本的国情,农业自给率的下降是正常的,因为需要更多的土地作为工业等其他领域的发展,但农业与工业产业关联的脱节是不利于日本农业以及工业长远发展的。日本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致力于将农村产业机构调整为与城市及工矿区产业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日本农业与工业产业关联的逐渐密切,实现了双方的互利互益,为全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目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主要以结合农村地区周围的自然条件及人文条件,对自身产业结构做相应调整为重点,真正将其农业产出与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相关联,走出一条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