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都市拾荒者的生存状况研究——以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依据笔者2010年暑期对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收集的一手资料,试着对拾荒者的群体构成、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同时运用“社区情境”、“理性选择”等理论,对拾荒者的生活状况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探析其存在的合理性。
详细介绍:
本文依据笔者2010年暑期对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收集的一手资料,试着对拾荒者的群体构成、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研究发现,水口寺社区的汤家坡是一个流动人口居住区,大概有100名左右的拾荒者住在这里,形成村落一样的拾荒者聚居区。拾荒者一般为32—42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壮年劳动力,多是夫妻一起从事这个行业,他们拥有一定的资金和生意头脑,走街串巷,在各大酒店和居民区进行废品回收。在拾荒者内部交往上,具有资源共享性和封闭性:拾荒者彼此间会交流经验,但不会向同行透露更多的关于生意的信息;在对外互动方面,业缘关系和利益交换成为他们有意识地发展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基础,一切关系更多地为生意服务,当然也有感情的来往;对于初来拾荒者,熟人或者亲戚朋友通常会把他们“带上路”;在生意上,一般情况下 “单吃” ;在自身职业认同上,他们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和插足他们的行业,分割他们的利益。同时又希望得到社会认同;在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上,情况各异;在对成功的看法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即“搞得到钱就是成功!”;在子女教育上,他们都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最后,笔者对拾荒者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社区情境”、“理性分析”等理论,对拾荒者的生存状况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探析其存在的合理性。

作品图片

  • 都市拾荒者的生存状况研究——以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例
  • 都市拾荒者的生存状况研究——以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例
  • 都市拾荒者的生存状况研究——以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例
  • 都市拾荒者的生存状况研究——以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例
  • 都市拾荒者的生存状况研究——以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研究可以丰富社会学关于特殊群体、城市化等研究的思路和内容,为以后的研究者呈现好的一手资料。同时运用社会网络理论等,对拾荒者的生活状况进行理性的分析,探析其存在的合理性。 思路:采取田野调查法,于2010年8月份到南明区水口寺社区进行了一个月的实地调研。通过与拾荒者一起生活、参与拾荒活动的方式,收集到丰富的一手资料,同时试着对拾荒者的群体构成、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等进行初步的探索。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研究对象特殊:以前的研究或者是概况的谈拾荒者这一群体,或者只是谈捡拾垃圾的拾荒者,没有专门针对走街串巷收购废品者的研究。本研究中的对象处于拾荒者的中间层,直接向城市居民收购废旧物品,是拾荒者的特殊群体。 (2)研究方法为田野调查法: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通过与拾荒者一起生活,参与拾荒活动等方式,对拾荒者的群体构成、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交往、职业认同和未来人生的规划等进行剖析。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丰富社会学关于特殊群体、城市化研究的内容,为以后的研究者呈现好的一手资料。 2.目前正在提倡“环保主义”和“循环经济”,城市回收业不发达,拾荒者客观上扮演了环保主义者的角色,是循环经济的践行者,他们中有可能发展出一批新的循环经济企业家。 3.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目前贵阳市正在抓城市环境建设,研究这一群体对于对于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品摘要

本文依据笔者2010年暑期对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收集的一手资料,试着对拾荒者的群体构成、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水口寺社区的汤家坡是一个流动人口居住区,大概有100名左右拾荒者住在这里,形成村落一样的聚居区。拾荒者一般为32—42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壮年劳动力,有一定的资金,多是夫妻一起走街串巷,进行废品回收。在拾荒者内部交往上,具有资源共享性和封闭性:拾荒者彼此间会交流经验,但不会透露更多的关于生意的信息;在对外互动方面,业缘关系和利益交换成为他们有意识地发展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基础,一切关系更多地为生意服务,当然也有感情的来往;对于初来拾荒者,熟人或者亲戚朋友通常会把他们“带上路”;在生意上,一般情况下 “单吃” ;在自身职业认同上,他们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和插足他们的行业,分割他们的利益。同时又希望得到社会认同;在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上,情况各异;在对成功的看法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即“搞得到钱就是成功!”;在子女教育上,他们都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笔者运用“社区情境”、“理性分析”等理论,探析其存在的合理性。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年11月获第十二届“智慧星火”(校级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社工组一等奖。 2011年6月获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科类(社会类)特等奖。

参考文献

1.陈松,《都市拾荒者的生存形态研究一以南京地区为例》,2006年 2.郭江平,《多拾荒者若干问题的思考》,2004.05 3.张寒梅,《城市拾荒人——对一个边缘群落生存现状的思考》,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1996年第4期。 5.李雪萍,《自治共同体的权利认同—对一个拾荒者社区的考察》, 2002.03 6. w. F.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商务出版社1994年 7.李宇飞,《城市拾荒者》,《今日中国》2003年第5期 8.赵泽洪、宋赞,《重庆拾荒者现象及其对策研究》,2005年第4期

调查方式

走访;个别访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查阅从1988年至2009年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仅有40余篇关于拾荒者的文章,其中很多是新闻报道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探讨和总结,真正关于拾荒者研究的学术文章则更少。主要的研究有以下两类: 1.拾荒者群体整体状况的研究。比如,李宇飞的《城市拾荒者》,对北京朝阳区一个拾荒者群体的生活状况、遭遇等进行了描述,向人们描述拾荒者的概况。 2.拾荒者管理机制的研究。比如,陈伟东、李雪萍的《自治共同体的权利认可对一个拾荒者社区的考察》,通过对黄石市一个拾荒者聚居地管理机制的调查,从社区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对这一群体新的管理思路。 这些研究一个比较大的缺陷是缺少比较深入的实证研究,多数宏观地分析了他们存在的社会原因,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拾荒者对于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功能,针对拾荒者群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定性研究做得还不够。而且,拾荒者更多的被视为一个同质性群体,只是把拾荒者群体作为一个整体,从群体外进行初步的观察和了解,对其内部的结构秩序和人员分化、内在互动和外部交往、所具有的独特的内外部功能,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点等原生态的资料了解不足,对拾荒者进入城市后,努力拓展群体社会生活空间的社会活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群体内部所产生的分化,在原有的静态社会分层框架中鲜见深入的探讨。总的来说,对这一群体独特的社会生活实践及再分化现象,以及对拾荒者的人生规划等问题缺乏更深入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