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研究以大量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全面系统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校老师和大学生创业者等的多方走访以及典型案例的剖析,分析研究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将自主创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影响与学生个人、高校、社会三方有力挂钩,从多方面揭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积极倡导当代大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际。
详细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普遍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科技创新俨然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的基本载体,它的自主创新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华民族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点突出和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 本研究以大量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全面系统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校老师和大学生创业者等的多方走访以及典型案例的剖析,分析研究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将自主创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影响与学生个人、高校、社会三方有力挂钩,从多方面揭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积极倡导当代大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际,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包容个性,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欲望得到尊重。 作品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最终达到理论素材来源于社会,研究成果回报社会的目的。

作品图片

  • 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
  • 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
  • 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
  • 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
  • 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给应届毕业生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和帮助,积极倡导当代大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际。基本思路:通过问卷调查、亲临走访、个别交谈、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分析研究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揭示大学生对自主创新、当前就业的认识,同时将自主创新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学生个人、高校、国家社会三方有力挂钩。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运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企业常设部门所需的各项知识技能,如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劳动社会学、职业生涯规划到实际调查中去,大大提高了作品的针对性,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具有实际意义;(2)深入到不同类型的企业(外资、国有、私营企业)进行客观的调查研究,对高校部分老师、就业指导部门进行了专访,访谈了优秀创业学生代表,为本次研究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现实基础。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针对目前大学生毕业就业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尽快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2)将企业要求的自主创新精神与大学生就业挂钩,有针对性地解决就业难问题,为大学毕业生、高校以及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3)大学生以自主创新战略作为核心,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将新的思维模式提供给社会,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通过创新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品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普遍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自主创新俨然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的基本载体,它的自主创新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华民族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点突出和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 本研究以大量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全面系统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校老师和大学生创业者等的多方走访以及典型案例的剖析,分析研究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将自主创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影响与学生个人、高校、社会三方有力挂钩,从多方面揭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积极倡导当代大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际,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包容个性,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欲望得到尊重。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于2011年6月荣获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郑刚,何郁冰,陈劲,陶婷婷,蒋键. “中国制造”如何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J]. 科研管理, 2008, (04) [2] 毛志鹏.专利制度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05) [3] 龚宝成,胡志琦.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瓶颈剖析和疏导[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5) [4] 王章豹,唐书圣.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自主创新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5] 安文,夏云,方丽梅.科研院所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9) [6] 颜红根,张龙华.关于高校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4(2) [7] 吕小柏.《就业理念与实务》[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 [8] 刘纯姣.《论大学生自主创新素质培养》[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5) [9] M. Hosein Fallah;Thomas G. Lechler.Glob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Strategic challenges fo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EI SCI, 2008, 25(1/2) [10] Serdar Kale;David Arditi.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ing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EI SCI, 2010, 136(3)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图片、照片 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国内外很多学者只是单方面研究自主创新或就业问题,本研究将自主创新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紧密结合,深入分析研究自主创新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将自主创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影响与学生个人、高校、社会三方有力挂钩,从多方面揭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积极倡导当代大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际,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包容个性,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欲望得到尊重。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