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宗教作为社会控制与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研究--来自云南省平镇田村的田野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资料显示,每三个艾滋病感染者中就有一个是少数民族,我们已经身处防治民族地区艾滋病蔓延的关键时刻。本研究高度整社会学与法学理论方法,基于对西南边疆一个回族村落的田野调查,指出社会控制供给与秩序需求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该地毒品泛滥的危机,并深入探讨毒品流行引发的艾滋病在该地蔓延的社会文化背景,透过典型案例提出宗教作为社会控制手段,在转型时期中国基层社区参与构建多元防控体系,实现社会治理的可能性。
详细介绍:
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 一、【引论】介绍少数民族地区毒品艾滋病流行现状,通过准确把握现代性的国家法律及禁毒防艾政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制度基础、环境条件以及各种现实困境,提出如何充分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控制资源、构建多元防控体系,已经成为成功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毒品艾滋病问题的中心命题。 二、【毒品、艾滋病侵袭下的村庄】本章共分三个部分详细介绍田野调查点——平镇田村的自然状况与人文环境,在准确把握毒品与艾滋病进入村庄的历史脉络后,对毒品与艾滋病在这一地区流行的条件进行人类学式的“深描”,指出地理区位、重商文化、毒品的地方性认识、轻视义务教育的倾向、人地矛盾、流动人口、社会性别观念、族群意识、文化与秩序的断裂、法律的“语言混乱”,以及基层控制机制的缺位和专项执法行动的固有缺陷等因素,共同构成毒品与艾滋病在该地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宗教作为非正式社会控制方式参与禁毒防艾的田村模式】在准确界定“社会控制”这一概念后,笔者从发生在田村的四个具体个案出发,探讨宗教作为社会控制资源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的可能性: (一)田村现有的伊斯兰教义中,已经为防治毒品艾滋病制定了全面细致的生活规范; (二)田村通过将优秀的伊斯兰文化及宗教权威的崇高地位整合进现代疾病防控体系中,在彰显宗教对社会秩序修复能力的同时,也节省了国家在少数民族社区禁毒防艾资源的成本投入; (三)在面对危及社区良性发展的毒品与艾滋病问题时,民间权威、宗教权威和政治权威主动合作,促成村落秩序的有效形成; (四)宗教组织运用贩毒吸毒人员的宗教文化需求成功地战胜了他们的生物需求,依据国家法律所设定的目标,创新符合地方文化的习惯法,积极回应社区面对的现代性问题。 四、【结论】在对平镇田村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指出禁毒防艾目标不能单一采用推广国家法律的方式达致,社会秩序的稳定必须有效整合现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控制资源,在相对简单、同质的社会里,宗教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控制要素,从而使法律获得地方基础与权威,强化了少数民族群众对规范的服从和对禁毒防艾工作的认同,从而实现法律治理的内化,最终促成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的形成。

作品图片

  • 宗教作为社会控制与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研究--来自云南省平镇田村的田野调查
  • 宗教作为社会控制与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研究--来自云南省平镇田村的田野调查
  • 宗教作为社会控制与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研究--来自云南省平镇田村的田野调查
  • 宗教作为社会控制与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研究--来自云南省平镇田村的田野调查
  • 宗教作为社会控制与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研究--来自云南省平镇田村的田野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复杂多样,在面对毒品艾滋病时,能否采用与内地汉族地区相同的治理方式是值得商榷的,本研究以寻找到更具变通性的禁毒防艾政策实施路径,从而构建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为目的。思路:在全面掌握相关政策及文献理论的基础上:1.通过田野调查准确把握该地毒品艾滋病问题的现状及成因;2.描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防控体系构建的条件以及宗教组织、地方政府参与的途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文中所涉理论及数据均通过调研小组搜集、整理、分析而得,符合学术规范,具有科学性; 2.本文是一个社区个案研究成果,又不局限于社区范围,并且未忽略我国法治建设的大背景,有利于摆脱传统研究范式,具备先进性; 3.本研究以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有利于帮助法律人克服对传统知识的误读,同时扩展社会学研究领域,具有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研究真实地反映了调研地区毒品艾滋病流行的现状与成因,厘清了影响禁毒防艾法律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不畅的深层原因,并与该地禁毒大队及疾控部门合作建立研究基地,目前已向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民族地区推广该次研究经验,充分体现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2.研究着眼现实,提出将宗教整合进正式社会控制体系,为实现构建民族地区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和政策建言,有利于降低禁毒防艾成本,具有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数据显示,中国登记在册的艾滋病感染者中每三个就有一个是少数民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高发区,我们已经身处防治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蔓延的关键时刻。社会控制供给与秩序需求的失衡以及不同规制之间的内在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该地区毒品与艾滋病泛滥的危机。本文基于对一个西南边疆回族村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分析毒品与艾滋病在这一地区蔓延的社会文化背景,透过典型案例提出宗教作为非正式社会控制手段,在转型时期中国基层社区配合正式社会控制方式,参与禁毒防艾多元防控体系构建,实现社会治理的可能性。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获奖情况: 1.获某大学学习科技节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获某省高校青年学术科技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3.获某大学研究生科研课题资助计划文科重点实验项目基金资助。 相关研究成果: 1.《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问题的法人类学研究——以德宏景颇族地区为例》,获某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并载该优秀论文集; 2.《高校艾滋病问题实证研究——基于对K市两所大学的实证调查》,获某省教育厅征文大赛一等奖,并载该优秀论文集。

参考文献

部分参考文献: 1.[美]E.A.罗斯:《社会控制》,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杨国才:《多学科视野下的艾滋应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李(木)盾:《艾滋病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高燕宁:《艾滋病的社会免疫》,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景军:《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资料来源目录: 1.侯远高,张海洋:《乡村毒品与艾滋病社会控制的人类学实践与反思》,载梁山彝族妇女发展网; 2.张大成等:《文山地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载《卫生软科学》2006年第3期; 3.《文山州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总结》(2004—2009年); 4.刘立波等:《文山州禁毒斗争(1982—2002)》; 5.《文山州艾滋病度疫情分析》(2005—2010)。 注:未标注来源均为内部资料

调查方式

本文充分整合了法学与社会学研究方法,采用了走访、问卷调查、个别交谈、会议、文献刊物、统计报表、政府文件等方式开展调查,文中数据、案例均由研究小组通过统计、筛选而得,符合学术规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外的毒品艾滋病研究多以某一国家、某一省份或某一高危人群(如药物滥用人群、性少数人群、性工作者等)为研究对象,其视野宽泛具有普适意义,具体可参见高耀洁:《中国艾滋病调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锦华:《走进中国艾滋病患者》,河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周胜平:《你所不了解的艾滋病群落》,中医古籍出版社版2007年版等。对于少数民族艾滋病感染者,学界即使有所关注,也大多停留于单一学科视角:人类学侧重于对少数民族面临的艾滋病风险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侯远高教授就将毒品与艾滋病在民族地区泛滥的成因分为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体制原因、主要原因和社会根源等;社会学则侧重于通过社会学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如刘新凤教授等对甘肃某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发现,只有38.5% 的人听说过艾滋病;其他社会科学学者则注重考察不同地区的地方资源与禁毒防艾的相互关系,如阳文跃等人就积极探索佛教在云南傣族和布朗族中宣传艾滋病知识的作用。上述研究可参见侯远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疫情及防治策略》,载《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年13期;张玉萍:《少数民族防治艾滋病的思考》,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韩文春:《论地域传统文化与西部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控》,载《医学与哲学》2006年第7期等。 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毒品与艾滋病问题作为社会现象的综合反应,已不满足于来自社会学或是人类学、法学的单一关注,将其放在一种多学科、多维度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已显迫切。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反观这一议题,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法律,从其被制定出来到具体实施无不需要相应社会条件作为基础并以相应实际社会效果作为目标,因此,要有效达到防治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的目的,无疑要求立法者和政策的制定者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和具有变通性的立法路径来协调法律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构建多元防控体系来抗击艾滋病病毒对人类社会的侵蚀,然而,学术界以这一独特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毒品与艾滋病问题尚属空白,因此更能突显本研究的独特性与迫切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