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80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研究以80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为背景,从就业压力源、社会支持、就业认知评价、职业定位、职业成熟度、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面深入研究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明确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探索女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确立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对高校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也具有指导作用,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详细介绍:
一、研究目的近几年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社会普遍反映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进一步凸显。本文以80后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明确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并从就业压力源、社会支持、就业认知评价、职业定位、职业成熟度、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等方面探索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二、研究意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变化不仅关系到就业是否顺利,也关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成效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甚至关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深入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明确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探索女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确立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对高校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也具有指导作用,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三、研究方法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档案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方法,质化与量化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测量和探讨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编的《吉林省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进行测量,问卷包括就业压力源、社会支持、就业认知评价、职业成熟度、职业定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所有有效样本数据统计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输入和管理,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四、研究结果 1. 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差异在就业压力上,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理工专业的女大学生(p<0.001),并且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在来自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专业因素的压力显著高于理工专业的女大学生(p<0.05),在学校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由学校带来的就业压力并不明显,但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压力依然高于理工专业的女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得到学校支持和朋友支持显著高于理工专业的女大学生(p<0.001),并且在社会支持总分上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同样显著高于理工专业的女大学生(p<0.001)。在职业成熟度上,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工专业的女大学生(p<0.05),在职业自主因素上,文史专业女大学生也显著高于理工专业女大学生(p<0.05)。在职业定位上,理工专业的女大学生显著高于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p<0.01),特别是在社会定位因素上理工专业的女大学生显著高于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p<0.01),在创业定位和传统定位上虽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理工专业的得分依然高于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虽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自我评价因素上,文史专业的女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显著高于理工专业的女大学生(p<0.05)。 2.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差异在社会支持量表的朋友支持维度上,大四女大学生获得的朋友支持显著多于大三女大学生(p<0.05)。在职业成熟度量表上的职业自主和职业目标维度上,大四女大学生比大三女大学生更具有职业自主性(p<0.05),并且更具有明确的职业目标(p<0.05)。在职业定位量表上,大三的女大学生比大四的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创业定位(p<0.05)。 3.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源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就业认知的威胁性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见表3.12。在就业压力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专业因素上,来自乡村的女大学生体验到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女大学,但与来自县镇的女大学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校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支持因素上,来自城市的女大学获得的家庭支持显著高于来自县镇和乡村的女大学生,并且来自县镇的女大学生获得的家庭支持也显著高于来自乡村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认知的威胁性评价上,来自乡村的女大学生的威胁性评价显著高于来自城市和县镇的女大学生。 4.不同家庭收入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差异不同的家庭收入水平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明显差异详见表3.15。在就业压力源上,家庭收入不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差异显著(P<0.001),在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专业因素上家庭收入低于2000就业压力显著高于收入在2000-5000、5000以上的女大学生(P<0.001),而收入在2000-5000的明显高于5000以上的女大学生(p<0.001),在学校因素则没有明显差异;在社会支持中,家庭收入不同收入的女大学生心理差异并不显著,只有家庭因素对于不同家庭收入女大学生心理存在差异,并且差异显著(P<0.001);在就业认知评价中,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对女大学生心理造成明显差异(P<0.01),其中在挑战性评价因素和威胁性评价因素中表现显著(P<0.01);职业成熟度方面,家庭收入低于2000的女大学生成熟度显著高于2000-5000、5000以上的(p<0.05),这种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职业目标和职业自信两个因素上(P<0.05);在职业定位上,家庭收入不同并没有给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带来显著差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搜集信息和选择判断两个因素上,家庭收入低于2000的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要明显高于收入在2000-5000、高于5000的女大学生(p<0.05)。 5. 就业压力源,社会支持和就业认知评价相关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就业认知评价的威胁性评价呈显著正相关,与胜任力评价呈负相关;就业认知评价的威胁性评价与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胜任力评价与学校支持、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6.社会支持和就业认知评价对就业压力及其维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威胁性评价、挑战性评价和家庭支持对就业压力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威胁性评价、挑战性评价和家庭支持对就业压力的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威胁性评价、胜任力评价和家庭支持对就业压力的学校因素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7.职业成熟度、职业定位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定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呈现正相关,并且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中的选择目标和问题解决呈现相关,与搜索信息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这就说明目标越是明确、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搜索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越得当,个体的职业成熟度就越高。职业定位的三个方面均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说明职业成熟度高的个体,对工作岗位的各方面要求越是具体、高层次。五、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针对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的吉林省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原因,也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从社会角度分析(1)社会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造成的女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受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影响,在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女性的传统标准形象是“贤妻良母”,女性的社会价值通过男子即丈夫和儿子的社会价值来实现和衡量。即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取得全面进步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传统偏见的不良影响依然无形存在。在女大学生就业方面体现为社会对女性能力和职业性别的歧视。社会看女性习惯用一种“挑剔”的眼光,把女性设计为“弱者”“享受者”“辅助者”。广东省妇联、省统计局近日联合公布的“第二期广东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对“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这一说法持“同意”态度的达44.3%。这种“男强女弱”的心理定势无疑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社会因素。其次,女性的就业相对集中在农业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服务行业和商业职业中,女性在高职业层次中就业的比率大大低于男性。这种行业和职业中性别隔离状况一直明显存在。职业性别歧视无形地影响着当代女大学生的就业,使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被人为地局限于一定的行业和职业,以致产生专业不对口,竞争激烈和高才低聘等现象。(2)社会规章制度不完善帮助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正常就业。针对用人单位担心女大学生工作后一系列问题的担忧,国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这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各种体系、规章、保障还没有建立完善有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还没有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由于劳动分工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滞后,受人事、地域、户籍的限制,堵塞了就业渠道,也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其次,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力度和水平明显落后,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就业群体而言非常微弱,一部分劳动力无法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异促成了大学生就业“一边倒”的现象。本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因为这些单位能提供较好的社会福利保障。这无形的制约了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3)用人单位大多从自身角度的考虑 “限男生、男生优先”这样的字眼在各种招聘信息上随处可见,虽然国家出台了有关男女平等就业的各项规定,但是很多用人单位还是把女生拒之门外。这主要是由于很多用人单位对培养女大学生的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男女之间在智力上存在差异,女生不如男生能干,把女大学生的优点当弱点等。这样用人单位过多看到女性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对女大学生的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精神抱有怀疑态度。这些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女大学生的就业。调查和事实表明,女大学生的能力并不差,岗位的适应性也强于男性,关键是使用不当,没有舞台。其次,用人单位追求的利润最大化严重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人力资源也不例外,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和用人单位就会考虑成本大小。对于企业来说,经济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们不愿考虑女性的多重社会角色,多重社会职能。妇女休产假时,不仅要停工停时,企业还要付工资,这必定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尤其是她们的工资越高,企业因女大学生休产假而遭受的损失更大。此外,妇女退休年龄早于男性,工作时间较短,创造的价值较少,相对来说,女大学生的用人成本较大,使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敬而远之。2011年3月23日在吉林大学体育馆举办的东三省大型招聘会上,参加招聘的100多家单位中,近70家明确提出了性别限制,“限男性”,“仅招男性”、“男性优先”等字眼屡见不鲜,没有出现一家单位注明“限女生”或“女性优先”的字样。可见,尽管上面有国家出台的关于男女平等就业的各项规定,许多用人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给女大学生设置更高的门槛,这无疑给女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就业压力。 2、从学校角度分析(1)大学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与社会需求岗位少之间的矛盾随着高校招生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工作岗位却没有同步增加。由此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大军增长迅速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据网络数据发布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突破600万达到611万人,2010年有630万人,2011年将达到660万人。而根据人社部发布的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数据,按照75%的最高值,2011年全国将有165万人落实不了工作岗位。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或与往年持平。同样,女大学生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再加上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歧视心理,导致了女大学生在就业的千军万马前难以挤过有限的几个岗位的独木桥。(2)学校的课程设置、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人才的脱节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就业难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高校学科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的长期存在使得高校无法满足市场发展所需求的专业方向要求。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设立专业,如一些工科和理科专业由于缺乏基本实验条件而无法“扩招”更多的学生,而一些文科专业却大幅“扩招”,造成学科结构性失衡,为以后的就业留下隐患。而文科专业中女大学生的比例大、人数多,造成了女大学与市场需求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现状,这也正是解释本研究结果显示的文史类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理工类女大学生的原因。此外,我国目前对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教育的方式较为落后,教学的条件设备较差,教材老化,培养模式陈旧,距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差较远。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穷国办大教育的发展现状密切相关。这就使女大学生普遍的动手实践能力差,虽然成绩优秀却在现实中用不上,所学理论与现实脱节,并且离社会所要求的综合素质人才有一定的差距。(3)就业指导不到位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受过就业指导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要小于缺乏就业指导的女大学生。据有关调查显示,有66%的毕业生表示择业成功是与受过择业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有关。但48%的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工作不满意,在毕业生渴望得到的服务中就业信息服务占到了首位, 75%的毕业生认为就业信息服务是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最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其次60%多的毕业生认为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也很重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业生主要的就业信息和签订就业单位的主要渠道是各类招聘会,高校的就业信息杂而少,女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没有进行整合,有一些学校的这些岗位还形同虚设。另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也没有很好地对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上的培养,没有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维护女大学生自身利益方面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这些都构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隐形因素。 3、从家庭角度分析 (1)家庭对女孩子“女性化”角色的塑造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单位,它通过儿童对同性父母和其他同性成人的模仿以及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的性别角色行为的奖惩来实现。通过观察性学习,某一行为可成为儿童行为的组成部分。因此,女性性别角色的习得,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一般而言,父母对女儿的期望值较低,甚至至今有些落后地区的家庭还存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女孩从出生开始就被包围在一个女孩干了大事的偏见观念中。这和女大学生的低成就动机直接相关,也正是导致很多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产生不自信、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还有些家庭因为对女孩的过分宠爱,使得她们长大后无法面对挫折与失败,更习惯的追求安逸的生活。这同样会给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带来压力和对职业过分的高标准。 (2)家庭环境及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也会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影响。本研究发现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有关研究发现教育水平低的父母往往更看中孩子职业选择的经济收入。如在普遍受教育程度水平低的农村,他们对职业的经济条件往往最为看重同时,如果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低的话,他们普遍希望子女能获取较高的学历。有时子女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往往会选择与父母相同或相近的职业,有时却会拒绝父母的职业道路。这种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家庭生活的长期熏染,逐步向子女渗透的。 4从女大学生自身出发分析原因(1)女性生理、心理的弱势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差异,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上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大学生,传统的社会分工机制深深地印刻着男性的生理优势,许多工作至今仍具有浓重的体力色彩,女性处于这种性别分工的边缘地带。这样使招聘单位认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精力上,只有男生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像地质、机械、计算机等专业来说,重视的是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而女生在体力或耐力等方面有其生理上的劣势,野外考察、工厂等工作环境也不适宜女生,而网络软件等行业又多为男性工作者,招收女生在工作安置上也有诸多不便。这就使得女大学生失去了为数甚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其次在心理上,女性一般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在性格上,独立性较差,意志力不坚强。她们在学校多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缺少动手实践能力,也没有男生那样广闻博记;走上工作岗位又缺乏创新。而且女大学生将来面临着结婚生子的现实问题,用人单位担心女性在今后的怀孕、生产、带孩子期间中断正常的工作。根据国家福利制度的要求,雇佣单位必须担负起女员工孕产期的补偿费用,所以选择女性职工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负担。(2)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近年来独生子女和城镇子女的增多,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出现了期望值高的误区。根据对吉林省五所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来自城镇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要小一些,所体会到的威胁性评价也少一些,她们更多的关注职业的轻松程度,这表明她们对职业的选择标准要偏高一些。有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学有所成,所以从政、经商、做学问都会不费吹灰之力,伸手就可以出成果。因此,她们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自然择业困难。她们也常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偏好工作比较稳定、收入颇丰的行政事业单位,希望能够在大城市的科研或管理部门工作,对未来的工作要求十全十美,而这些岗位需求量一般较少而且竞争激烈,这就构成了学生供应量与社会实际需求量之间的强烈反差。还有部分女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鄙视体力劳动,怕苦怕累怕脏,贪图安逸,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不愿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这就使得她们失去了为数甚多的工作。(3)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存在欠缺大学生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内容。很多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女大学生自身素质依然存在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能力差,二是缺乏自主创业精神。我国应试教育重书本知识,轻实践锻炼,多数女大学生能力素质欠佳。其次,大部分女大学生认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即可,不愿花费太多精力去创业。而用人单位却看重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所以在就业过程中由于自身素质的欠缺而造成女大学生不够自信甚至多数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六、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的形成既有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劳动市场 “性别歧视”的原因,又有女大学生劳动力供给方学校存在人力资本的缺陷和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这些都无疑增加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随着女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市场需求的供大于求,她们就业时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女大学生人才的充分利用,将会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我们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心理问题要给予充分的关怀,为此应努力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方面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优质环境。从社会层面上:造就关怀女性的人文氛围,并给予法规制度上的保障;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观念,确立性别平等、就业公平的意识;用人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的优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从学校层面上:要着力于培养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女大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将女性学带入课堂,为女大学生就业储备力量;应加大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从家庭层面上:家庭教育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适应时代的需要。另外在女大学生选择工作问题上,多数父母更多地是出于对她们生活的考虑,较多地考虑工作的功利性,较少考虑她们素质与职业是否匹配;同时,父母的期望值普遍较高,望女成凤仍然是很多父母的愿望。为给女大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就业氛围,家庭支持是重中之重的。从个人层面上:女大学生应善于发挥自身优势,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女大学生要适应市场的需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女大学生要努力培养能力,认真做好求职准备。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用问卷调查方法对80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得出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就业心理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基本观点,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80后女大学生就业和择业的重要心理因素。通过访谈、理论研究及问卷调查方法对上述就业心理现象及过程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帮助女大学生合理择业,指导高校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第一、从影响就业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80后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开展实证研究。第二、基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访谈,文献调查,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的角度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进行科学论证。第三、从就业和择业心理问题两个方面,多层次,宽角度的对就业心理问题提出对策,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第四、采用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针对80后女大学的就业现状中存在问题而编制,测量效果理想,区分度较大,可以应用到其他学校相关调查中,指导女大学生就业,对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实施及就业政策变更提供了有效参考数据。 现实意义:明确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探索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确立优化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帮助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对高校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具有指导作用,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本项目研究以80后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和就业心理问题为背景,旨在探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一般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本研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课题侧重研究80后女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重视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已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系统解释,对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通过对现实社会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切身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合实际的专业的心理调适方案,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引起的就业心理问题具有指导作用,构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模式,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出科学性的建议。本研究期望通过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调查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对策,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不仅对女大学生群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又可以为社会和学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邱桂平,张丽锦.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状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15):6-8. [2]邓维.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王德强.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1142-1144. [4]罗锡莉.张进辅.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特点研究 [J] 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7(4):19-22. [5] 宋家龙.尚龙洋.陈龙.陆晓旭.杨智辉.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8):967-969. [6] 郑海燕.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D] 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7] 王荣山.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8]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 [9]徐月红.我国本科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10]Compas,B.,Davis,G.Characteristics of life events during adolescence [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Psychology.1985.13(6):677-691.

调查方式

通过访谈、理论研究及问卷调查方法对就业心理现象及过程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是我国国情下特有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从我国实行双向就业开始,社会各界就对就业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学术界更是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 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发现,以学术界为研究主体发表的大量有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论文和报告,总体上有两大研究方向:一是从社会学、教育学角度研究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多是进行思辨,没有相关数据支持。二是心理学角度研究涉及女大学生待就业、就业时的心理表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及其在人口变量学上引起差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也多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和主观归纳、分析上;还有就是从就业压力、就业认知、就业决策效能感等方面对女大学生就心理相关关系的研究,着眼点小,范围面窄,研究层次不够深入,要丰富研究的内容和进行深入化的研究;而用于调查研究的众多量表缺乏针对性,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得不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对就业心理压力问题的测量、评价工作还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多角度建构全面科学有效的量表,通过数据深入化的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