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U2B”校企联合模式
小类:
经济
简介:
“U2B”校企联合模式是指通过在学校建立非官方正式联络站,与校外企业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周六日、节假日课余时间(而非校方的寒暑假实习),依据不同专业,组织学生多岗位实习,同时与企业建立良好长久的校企关系,为今后学生就业寻求对口岗位,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为企业在科研、计划、培训方面提供支持,也为教师在任课的同时提供实践空间,增强其科研理论的适应性。
详细介绍:
(1)本课题内容 本课题分为四个主线:整合教师科研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增强中小企业科研及综合能力,提升学校就业率、科研能力及社会影响力。通过U2B校企联合模式,使学校和企业建立长久友好合作,最终实现双向资源流通。整合教师科研力:将大学各系优秀教师按照企业不同科研需要进行优化分组,提高教师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性,同时通过合作,增强教师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通过在企业的工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经过指导老师在实践前的培训和时间后的点拨,能够更好更快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中小企业科研及综合能力:有了教师的科研支持及学生的人才支持,中小企业能够打破科研费用无力承担、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两大瓶颈,使企业能够集中更大的精力开拓市场 提升学校就业率、科研能力及社会影响力:学校立足实际,既能解决学生就业难题,又能提高师资力量,同时通过在人才及科研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以帮助,实现学校教育力量的转化,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出了贡献 (2)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本课题突破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小型企业科研力度薄弱,教师资源利用不足及学校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这四大问题,创造性的凝结出校企联合模式,形成一条充分利用人才的“知识经济生产线”。本课题的重难点在于校企之间长期协调双方关系 (3)校企联合运作模式 任何一种模式,一旦失去了互利双赢的基础,这种模式便无法稳固。“U2B”校企联合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一种模式,一种能解决诸多社会瓶颈问题的稳定模式,其基础正在于此。 中小企业以为校方提供实践岗位,支付一定科研费用(远低于一些科研机构的费用)为基础,获得校方的科研支持和人才支持; 校方通过提供人才和科研技术,获取企业的科研支付费用和就业岗位,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教师通过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及人才培训获取一定收入,同时通过与其他专业精英教师合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大学生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一方面获得企业支付的工资和就业岗位,同时通过接受专业教师的培训又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这种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实现了一种可持续良性循环。 (4)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充分利用在校学生的时间,既使其得到应有的实践素质技能,又使其得到相应的收入,尤其对勤工俭学的学生有重要意义 2、长此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出路,尤其是对本专业精通的学生提供对口就业窗口 3、有效利用学校教师资源,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甚至科技研发,一方面为当地经济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实践实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在实习回来后,相应的教师就实习情况进行指导,结合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4、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打造全河北省真正的素质教育新典范,也使得在校大学生在再就业过程中更有竞争力。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通过校企之间的长久诚信合作,使得企业为学校提供就业岗位和经济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可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实现校企互哺;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教师资源应用能力,加强校企联系,增强企业科研实力,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课题突破性地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教师资源未能整合利用、中小型企业科研力度薄弱、学校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这四大问题,创造性的凝结出校企联合模式,形成一条充分利用人才的“知识经济生产线”,促进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充分利用在校学生资源,即使其得到应有的实践素质技能,又使其得到相应的收入 2、有利于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将来就业提供出路 3、有效利用学校教师资源,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甚至科技研发,一方面为当地经济作出贡献,同时在实习回来后,相应的教师就实习情况进行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4、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打造真正的素质教育新典范。

作品摘要

本课题基本内容是通过在学校建立非官方正式联络站,与校外企业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周六日、节假日课余时间(而非校方的寒暑假实习),依据不同专业,组织学生多岗位实习,同时与企业建立良好长久的校企关系,为今后学生就业寻求对口岗位,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为企业在科研、计划、培训方面提供支持,也为教师在任课的同时提供实践空间,增强其科研理论的适应性。 通过实际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同时结合当今社会现状,本课题的校企联合模式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充分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在实施细节方面正日臻完善。 本课题突破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小型企业科研力度薄弱、教师资源整合不彻底及学校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这四大问题,创造性的凝结出校企联合模式,形成一条充分利用人才的“知识经济生产线”。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发挥高校优势 、搭建校企联合发展平台;肖丽;商业经济;第2010年第9期; 【2】陈跃.强化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功能推动我国小企业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O):56—57 【3】黄洁丛.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改革措施【J】;经济师,2009(12):242 【4】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探讨;李志明、李艳、汪朝杰;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第卷,第3期 【5】夏星;合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J].学习月刊,2007(16):103. 【6】曾庆捷,何庆哲;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J];人力资源,2009(5):57—59. 【7】邓建高,王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6—27. 【8】吕凤军,赵金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8(4):160—161. 【9】李德海;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29~3O. 【10】钮秀山;高校与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23(5):82—84.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我国,职业技术类院校由于采用理论和职业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场所。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需要做大量的课题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和企业联合攻关的技术难题,这使得学生有锻炼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机会。而在本、专科生阶段,尤其是理科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缺少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机会。虽然在普通高校都设有诸如就业指导中心之类帮助学生就业的机构,但是这类机构的职能是帮助毕业学生就业,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帮助上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而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小企业服务,尤其是其建立的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基地的“小企业发展中心”机构,为社会各界服务小企业提供了平台,对美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课题中提到的美国强生威尔士大学普罗维丹斯校区的罗德岛州小企业发展中心便是这类课题在实践中的典范。 本课题立足我国实际,参照外国当前发展状况,有吸收有放弃地吸取外国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色及教育体制创造性地凝结出“U2B”校企联合模式。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