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其沿线先后崛起一大批繁华城镇,遗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本课题聚焦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与环境艺术的现状,试图通过建立现代适应性评价体系,对进行其现代适应性的研究,从而为其保护、更新与再生提供依据和方法。
详细介绍:
现状问题:运河是全世界遗产中的稀缺类型——遗产运河,同时又可被划为文化线路,是多种遗产类型叠加的有机体,是活的文化景观。在历史的长河中,运河沿线先后崛起一大批繁华城镇,遗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具有着较高的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综合价值。2005年京杭大运河作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京杭大运河作为主要运输方式的角色被取代,其沿线的历史遗迹在因此逐渐荒废。在中国当前热衷于“大拆大建”的城市改造模式下,很多运河沿线的历史建筑甚至是整个街区已经面临拆除和面目全非的改造。昔日的情韵也随着人去楼空而渐渐失落。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在指导滞后导致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及时提出的,聚焦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与环境艺术的现状、保护与再生。具有十分重要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关键问题:对于运河杭州段历史建筑现代适应性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琐碎的课题,他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对历史建筑价值以及适应性的影响,以便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本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艺术学、景观设计学、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探讨对区域历史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的现代适应性筛选、认定和保护利用的系统性理论与方法。 研究区域:中国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历史建筑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杭州作为京杭运河最南端的城市,在对历史建筑的适应性更新研究和实施上都具有显著代表意义。其次,由于运河同时流经经济较为落后,以村落为主,但自然景观环境保存完好的余杭区,因而本课题对于建筑与景观关系的研究在对运河其他省市、乡镇或者古村落同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随着杭州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土地的紧缺,历史遗迹的保护利用也暴露出了很多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研究路线: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以现代生态观、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多学科综合理论为基础,从建筑与环境艺术的角度对运河沿线历史建筑与环境作进一步的综合考察,分析运河变化对沿线建筑环境艺术影响,评价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探讨其保护对策,再利用的美学理念和设计原则、方法。 本课题京杭运河沿线历史建筑现代适应性研究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研究步骤:1.调研并建立研究对象数据库;2.建立评价体系;3.有机更新模式研究;4.总结研究成果,提供参考依据。

作品图片

  •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研究
  •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研究
  •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研究
  •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研究目的:课题以运河杭州段为研究区域,以沿线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借鉴历史建筑价值评价体系和采用现代适应性评价体系,对沿线历史建筑进行研究,找出适合的更新措施。 研究的思路:以现代生态观、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多学科综合理论为基础,从建筑与环境艺术的角度对运河沿线历史建筑与环境作进一步综合考察,分析运河变化对沿线建筑环境艺术影响,评价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探讨保护对策设计原则。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课题基于大量的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实地问卷调研,建立资料库。课题中指定的评价体系权重和建筑分类都邀请相关专家指导、确定。 先进性:目前,与大运河相关的研究大多还只是停留在保护呼吁和遗存挖掘上,对运河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研究还未见有涉及。课题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独特之处:建立历史建筑现代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以便多学科交叉、多尺度分析运河沿线历史建筑的历史、现状、及其保护。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当前热衷于“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背景下,很多运河沿线的历史街区和建筑已经或面临被拆和改造。另一方面,目前的很多对运河沿线历史建筑遗产的现有研究大多还只是停留在为申遗服务的保护呼吁和遗存挖掘上,缺乏相应的应用性研究。 综上,本课题研究正是在指导滞后导致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及时提出的,聚焦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与环境艺术的现状、保护与再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品摘要

大运河沿线的历史建筑是各个历史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等综合价值。目前,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背景下,运河沿线历史建筑面临着重要的“十字路口”。本课题依托刚刚立项的教育部课题《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研究》,属于其一个子课题。 本课题以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现代适应性情况。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在第三、四和五章:第三章通过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进行价值评价,根据评价分数进行分类;第四章课题组尝试构建运河沿线历史建筑现代适应性评价体系,对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进行现代适应性评价,并将历史建筑进行系统的分类;第五章是根据前面的历史建筑价值和现代适应性评价的数值分类,结合目前的“有机更新”理论,对运河杭州段沿线历史建筑进行针对性研究,对一些珍宝型建筑进行适应性保护,一般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其他现代不适应的历史建筑进行拆除。 通过课题组辛勤、严谨的工作,本课题的研究基本达到预期目标。课题研究的成果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材料支撑。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得2011年浙江理工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本课题所依托刚刚立项的教育部课题《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建筑的现代适应性研究》,属于其一个子课题 。

参考文献

[1]王云.近十年来京杭运河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3):12-19 [2]桑希臣.千年古韵——京杭大运河[J].文明之旅.2007(3):70-73 [3]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阮仪三 王建波.京杭大运河的申遗现状、价值和保护[J].中国名城,2009(09) [5]李伟 俞孔坚 李迪华.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J].城市问题.2004(01); [6]舒乙.疼爱和思考——大运河四次考察亲历记[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10) [7]黄晓燕.历史地段综合价值评价初探[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4 [8]王国平陈述杭州运河历史研究[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66-69 [9]刘少瑜 杨峰.旧建筑适应性改造的两种策略:建筑功能更新与能耗技术创新《建筑学报》[J].2007,(6):60-61 [10]史逸.旧建筑物适应性再利用研究与策略[D].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2.5 [11]方舟 周波.对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思考[D].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2010.12 [12]张宇.旧工业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研究 [D] .浙江大学硕士学论文. 2007.6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文件、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学界对京杭大运河的研究已涉及运河变迁发展史、水利工程、漕运史、运河城镇史、经济社会史等方面。近几年各界专家学者和沿线城市从遗产价值及保护的角度相继开展调研工作。可具体到运河沿线的建筑与环境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各界呼吁: 文保专家郭旃、谢辰生、单霁翔和运河三老(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等,从建筑与文保工作双向出发,多次强调了沿线历史建筑对遗产组成和申遗的重要性。 建筑、城规、环境等业内专家阮仪三、俞孔坚、朱光亚、王东、张广汉、赵中枢等从运河沿岸城镇、街区、历史建筑的地域特色、空间界面的艺术价值和环境景观的生态可持续等方面呼吁保护其“原真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艺术界学者许江、朱仁民等从人文、艺术的角度指出对运河建筑和环境的传统韵味记忆失落的担忧和对“慢建设”的希冀。 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2006)陈奎元、刘枫、舒乙、刘庆柱、夏燕月、陈漱渝等成员在考察中目睹沿线历史建筑遭受的人为破坏后纷纷疾声呼吁。 沿线各地政府(如扬州、杭州、苏州、济宁等)则从历史资源的稀缺性和经营管理的层面提出对沿线历史建筑应予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2)遗存挖掘: 影响较大的有:大运河建筑历史遗存考察纪略(建筑文化考察组, 2006)踏勘调研运河沿线重点为山东、江苏两省的运河建筑遗存。 2006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资助的“运河记忆”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调研,历时3年对沿线的市、县、村镇的144个点进行了深入调研。 陈薇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元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城市与建筑研究》(2003-2005)研究了该时期运河沿线城市与建筑。 (3)应用对策研究: 《大运河遗产第二阶段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东南大学,2009)对沿线城镇和村落的保护规划提出了总的原则性的编制要求。 杨建军(2001)和汤道烈、杨倩(2006)等从城市设计的层面提出保护和开发。汪芳(2006)、陈沧杰、 王治福(2006)和秦敏(2003)等关注了沿线的历史街区和现代居住功能。卜菁华、应小宇(2005)、俞孔坚、朱强(2007)、华晨、叶琴英(2008)和徐雷、陈宇(2006)等则研究了产业建筑的更新和利用。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在指导滞后导致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及时提出的,具有十分重要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