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甘肃非公有制经济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课题在响应中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甘肃省“进一步推动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将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进行研究,基于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的现状,提出六大对策和建议。
详细介绍:
纵观甘肃省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横向对比发现其发展速度仍较缓慢。虽然全省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逐年增强,但是因其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贡献等方面的贡献还是远远不够的。本课题在响应中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甘肃省“进一步推动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将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进行研究,基于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的现状,提出六大对策和建议: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提高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区域优势的协调发展;提高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息化程度;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本投入;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储备人力资本。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全省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逐年增强,但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贡献等方面远远不够。所以,本课题在响应中央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响应本省“进一步推动工业强省”的战略背景下,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研究。 基本思路:首先对甘肃省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判别,指出其在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其次提出甘肃省工业发展的整体发展思路和具体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课题是结合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的现状,在中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甘肃省“进一步推动工业强省”的战略背景下,基于甘肃省特有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针对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如何更好更快发展而提出得相应对策建议。最主要的特色是研究问题的具体化,避免宽泛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将甘肃省工业化进程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新型工业化要求以及甘肃省“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现状等结合进行研究,提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顺利进行,同时通过新型工业化顺利发展带动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具体策略,是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一定实践应用价值。

作品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省的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所创造的产值、营业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逐年上升,个体私营企业成了国民经济快速和健康发展的一个亮点。即使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2008年,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仍然表现出了其对全省经济的大力贡献,也反映我国政府做出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选择。虽然全省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逐年增强,但是因其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贡献等方面的贡献还是远远不够的。 本课题在响应中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甘肃省“进一步推动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将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课题基于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的现状,提出六大对策和建议: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提高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区域优势的协调发展;提高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息化程度;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本投入;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储备人力资本。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项目参加过由甘肃省科技厅主持,邀请省内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评定结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小芬.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综述―兼论工业化的一般性与多样性.经济问题探索.2008(4) [2] 冯兵,郑玲莉.工业化理论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时代经贸.2007(1) [3] 冯曦明,刘满宇.对甘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思考―以庆阳、平凉、定西、白银四市为例.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4] 柳江.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现状、瓶颈和突破.甘肃科技纵横.2007(1) [5] 何启明.西部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实证分析―以甘肃定西市为例.甘肃理论学刊.2007(2) [6] 杨文生,易明.工业化理论演进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7) [7] 王敏正.中国内生性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初探.《宏观经济研究》,2008(1)

调查方式

依据调查总体的性质、样本规模的大小、调查的目标和重点、调查课题完成的时间等要求,本研究采用了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会议、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等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工业化的研究前身追溯到产业部门结构变化、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产业结构变动等领域。比如,李悦早在1983年就分析了产业部门结构变化与其直接关联因素之间的关系;周振华在1991年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以及结构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贾根良在1998年分析了制度变迁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提出了产业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分工和制度安排的变化的观点。 而对工业化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主要在我国新型工业化提出之际,很多国内学者都对于国外关于工业化发展的理论进行过详细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小芬(2008)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工业化的一般性与多样性,这也是工业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中:工业化的一般性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在演进的过程中出现的;工业化的多样性是指存在多种路径,具有不同的特点。王敏正(2008)在对我国内生性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进行研究时,就指出根据工业发展的主体,分为以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发展模式和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发展模式。 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多,宏观层面主要集中于公平待遇、打破行业垄断、给予政策支持、信贷支持等方面,尤其是给予真正的国民待遇的呼声最高;微观层面大多数学者从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打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有从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如何加强企业管理、信用管理、用人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的。 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发展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主要代表有:郝书辰、王谦(2006)提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过三次浪潮,国有经济、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三次浪潮的发动机对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黄锡富(2009)提出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所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龙超亚(2009)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重要突破口。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合了甘肃省特定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特征、新型工业化目标要求、现阶段甘肃工业化发展状况和甘肃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来解决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约束下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