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课题创制并验证了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以秸秆代替部分传统原材料栽培金针菇,并以金针菇菌糠代替部分传统原材料栽培鸡腿菇,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差异不显著,显著降低了碳排放量,获得了更多利润。同时,鸡腿菇菌糠制作有机肥并还田把废料菌糠转变成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模式实现了秸秆营养成分的高度利用,秸秆能量的高效率多级流动,温室气体的超低排放和菌糠的低产出(简称“两高两低”)。
详细介绍:
本课题创制了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试验验证。栽培金针菇的试验表明,以秸秆代替棉籽壳栽培金针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差异不显著,减少了14.6%的碳排放量,每亩比传统方法多获利2400元。栽培鸡腿菇的试验表明,金针菇菌糠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鸡腿菇产量差异不显著,生物学效率均达到100%以上,减少了21.3%的碳排放量,每亩比传统方法多获利19180元。对鸡腿菇菌糠营养成分分析的试验表明,多数大分子组分已经被分解成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小分子。栽培“胶白8号”的试验表明,菌糠组与对照组相比“胶白8号”的平均产量、营养成分含量、优质率明显增加,土壤营养成分明显改善,每亩鸡腿菇产生的菌糠制作成有机肥出售获利1590元。该模式每亩可获得利润157960元,比传统方法多获利23170元。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作品图片

  • 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研究
  • 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研究
  • 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研究
  • 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写作目的 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旨在实现秸秆营养成分的高度利用,秸秆能量的高效率多级流动,温室气体的超低排放和菌糠的低产出(简称“两高两低”)。 2、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对秸秆栽培食用菌以及对鸡腿菇菌糠作有机肥还田的研究,验证了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了该循环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作品科学性 本研究对该循环模式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每一个环节的可行性。 2、作品先进性 该循环模式充分利用价格低廉的秸秆,并回收每个环节产生的菌糠使其变废为宝,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低碳经济做出了贡献。 3、作品独特之处 该循环把目前已经相当成熟的三项独立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取得了优于原先三个独立环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能够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使用该循环进行栽培和生产每亩总利润为157960元,比用传统方法栽培食用菌每亩多获利润23170元。

学术论文摘要

本课题创制了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试验验证。栽培金针菇的试验表明,以秸秆代替棉籽壳栽培金针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差异不显著,减少了14.6%的碳排放量,每亩比传统方法多获利2400元。栽培鸡腿菇的试验表明,金针菇菌糠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鸡腿菇产量差异不显著,生物学效率均达到100%以上,减少了21.3%的碳排放量,每亩比传统方法多获利19180元。对鸡腿菇菌糠营养成分分析的试验表明,多数大分子组分已经被分解成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小分子。栽培“胶白8号”的试验表明,菌糠组与对照组相比“胶白8号”的平均产量、营养成分含量、优质率明显增加,土壤营养成分明显改善,每亩鸡腿菇产生的菌糠制作成有机肥出售获利1590元。该模式每亩可获得利润157960元,比传统方法多获利23170元。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贾身茂,李元丹.大棚金针菇栽培中的几个关键点[J].食用菌, 2010,1(54) [2] 离金权,刘朝责,李成琼.稻草秸秆栽培金针菇基质降解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 [3] 邹新群.食用菌制种技术[J].食用菌,2002,(7). [4] 林淑霞.用秸秆生产食用菌意义重大[N].福建日报,2005,01,13(7). [5] 陈华.食用菌菌糠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6] 陈国华、章曾强.有机肥在大白菜上的使用效果[J].宁波农业科技.2007,(2). [7] 王文杰,王华森.不同有机肥施入量对有机蔬菜产量的影响研究[J].北方园艺,2010,(17). [8] 庞茂旺,高霞,郝国芳.秸秆栽培食用菌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新途径[N].湖北科技报,2006,09,02(A03). [9] 新华社.专家预测:中国食用菌消费量保持每年增长10% [N].新华网,2004-09-24(1). [10] JunMin Fan,JingSong Zhang etc.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a neutral fucogaactan from the mycelium of Coprinus comatus [J].Carbobydrate Research,2006,341(9). [11] Cohn Z A.The activation of mononuclear phagocytes:fact fancy and future [J].J.Immunol 1978,121. [12] Beaulieu M,Beliveau M G,Lacroix M.Dose rate effect of y irradiation on phenolic compounds,polyphenol oxidase,and browning of mushrooms (Agaricus bisporus)[J].J Agri Food Chem,1999,47(7).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秸秆栽培食用菌高效循环模式研究观点独创,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就国内研究而言,首先,尽管秸秆栽培金针菇、金针菇菌糠栽培鸡腿菇和鸡腿菇菌糠作为有机肥还田三项独立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没有人将它们结合起来,其在农民增收和减少污染方面的应用价值还十分有限。就国外研究而言,目前对于食用菌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分子水平上,理论研究相当丰富,但相关的应用研究较少。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财政部国际司司长郑晓松11月26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的“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2010双年度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加大财政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力度。本研究响应国家对低碳经济的号召,针对国内外关于食用菌栽培研究的现状,对秸秆栽培金针菇技术、金针菇菌糠栽培鸡腿菇技术和鸡腿菇菌糠作为有机肥还田技术进行了整合,对三项技术的接口技术进行了突破,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高效的食用菌栽培循环模式,展示了该循环模式产生的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