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如何安放我们的青春--《蜗居》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小类:
教育
简介:
电视剧《蜗居》引发了无数话题。每个人都能从蜗居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大学生该何去何从?毕业之后去哪里,是每一个大学生最先遇到的难题。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还是回老家?情感问题怎么处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是时下流行的一种观点,恋爱不是结婚的前提,结婚也不是恋爱的必然目的。《蜗居》确实告诉了我们现实中的残酷,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积极的一面。有奋斗,走正道,就会有成功的可能.
详细介绍:
《蜗居》以犀利的拍摄视角、真实的镜头语言,探讨“房奴”这一当今百姓最为关注的焦点民生话题,海清在《蜗居》中扮演的房奴郭海萍,其实就是当代大学生、研究生们的生存翻版。 热播电视剧成为毕业生的“正反教材” 《蜗居》的热播,也在悄然改变着一些正在求职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心态。毕业之后去哪里,是每一个大学生最先遇到的难题。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还是回老家?情感问题怎么处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是时下流行的一种观点,恋爱不是结婚的前提,结婚也不是恋爱的必然目的。纵使正确的成功路上也不是满地鲜花,而是遍地荆棘,重重困难,我们同样要有战胜困难,走向光明的决心和勇气。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套房子的渴望,引出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引出了主人公连带着父母亲友的命运的展示,引出了社会问题的热议和思考,这就是电视剧《蜗居》。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现实,相关专家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意愿过于集中、近期薪酬期望值较高、注重职业发展前景等期待一次性理想选择的择业观念,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毕业之后去哪里,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本调查从就业,房子,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给予当代大学生启发。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为信息传播媒介,《蜗居》对社会产生了非常惊人的影响,原因相当简单。当社会现实的信息符码和剧情内容的信息符码惊人相似时,受众对于电视剧情节的感受往往会被转化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它对70后、80后,甚至90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力,但呈现出来的态度并不相似。每个人都能从蜗居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本调查从“房奴”问题角度 爱情、道德观角度给与剖析。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部电视剧《蜗居》引发了社会群体的关注,它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很真实。《蜗居》的主人公和所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都面临着人生众多的决策。毕业之后去哪里,是每一个大学生最先遇到的难题。除此之外我们要学会在物质诱惑面前怎么处理情感问题等,宋思明和海藻的悲剧命运,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要慎重选择自己的路。人生,不在于你起步有多高,而是看你所选的方向是否正确。

作品摘要

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电视剧《蜗居》的确显示了非常惊人的社会影响力。对70后、80后,甚至90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每个人都能从蜗居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大学生该何去何从?毕业之后去哪里,是每一个大学生最先遇到的难题。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还是回老家?择业,要做有益于个人发展的事,做好职业积累;要适时调整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新兴的职业正在涌现,你可以去做领跑者;随着个人知识技能的积累,你的人生价值观发生变化,职业倾向也会有所不同。情感问题怎么处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是时下流行的一种观点,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认为恋爱和结婚可以分开,恋爱不是结婚的前提,结婚也不是恋爱的必然目的。《蜗居》确实告诉了我们现实中的残酷,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积极的一面。有奋斗,走正道,就会有成功的可能,踏踏实实做好该做的事,总会有回报.无论现实多么的残酷,蜗居带给你多大的震动,我们都要走下去,提升自己让你在社会中赢得一席之地,找准目标给自己定位,相信你的道路会走的很倘然。人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在脸上刻上了沧桑,才能明白蜗居的意义,生活的意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该作品获得“挑战杯”2011河北工程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调查报告类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六六:《蜗居》[M]. 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2】李岩:《媒介批评 立场 范畴 命题 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 【3】陆扬 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4】宋珏菡:《指向现实问题的一根刺——浅析<蜗居>的深层隐喻》 摘自《电影评论》 【5】张体坤:《论电视剧<蜗居>的社会效应与意义生产》,2010年第二期《东方论坛》 【6】肖复兴:《<蜗居>是指向现实的一根刺》,新京报,2009年11月30日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