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养生机器人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养生机器人可依据患者舌脉血氧饱和度及症状表现进行简要分析,为中医远程养生指导提供可能,为中医养生保健网络提供助益,方便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的预防和养生康复,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中医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
详细介绍:
该机器人综合舌诊、脉诊为一体,通过软件分析舌脉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可给出具体的辅助治疗方案和养生方案,同时可根据病情的变化给出相应的预警。其主要包括: 客观诊断单元,人机对话单元。 1.客观诊断单元:利用中医的舌脉诊客观化设备及血氧饱和度测量对病人做出初步的养生保健诊断。 2. 人机对话单元:初步诊断结果以症状表现形式反馈给患者,以此验证诊断的准确性,出现较大差异时,将重新做出养生保健诊断。 3.数据库与分析判别单元:该单元一方面可以根据养生保健诊断结果为病人提供辅助治疗方案和养生方案,并对病情严重者给出相应的预警信号,提醒病人尽早就医,另一方面,利用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等技术将病人的情况载入数据库,成为判别的依据,通过自学习功能使机器人诊断水平不断提高。

作品图片

  •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养生机器人
  •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养生机器人
  •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养生机器人
  •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养生机器人
  •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养生机器人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一、作品设计、发明目的: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群患病率最高、死亡原因高居第一位的杀手,抓住早期发病特征进行预防性治疗、养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思路: 该机器人综合舌诊、脉诊为一体,联合血氧饱和度指标,通过软件分析舌脉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可给出具体的辅助治疗方案和养生方案,可根据病情的变化给出相应的预警。其主要包括: 客观诊断单元,人机对话单元和数据库与分析判别单元。 三、创新点: 1.该作品运用采集客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量化分析经患者验证的中医养生保健系统,减少主观因素干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做到评价的客观化。 2.该作品根据舌脉和人机互动的问诊,得出客观诊断,给出适当预防与养生的建议,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疾病预防和养生防治方便。 3.该作品给出客观诊断的同时亦给出相应的治则、治法、方药等,此为医生、学生等提供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中医个性化辅助治疗方案。 四、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1.“舌诊”和“脉诊”信息为基础的计算机信息判别分析技术。舌象判别模块包括舌色、苔色等5个诊断子模块, 完成对舌象的整个诊断过程。脉象采集模块可实现27种脉象的识别,用MH-4型脉搏传感器通过两路信号对脉象进行采集。 2. 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技术为基础的自学习功 能的完善。 3. 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病名15个、西医病名50个、中医证候92个、症状200个、方剂94个、养生建议132条等。

科学性、先进性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根据近二十年来中医养生保健系统的研究报道,在不少疾病领域有了一定的养生保健系统,在临床上起到一定作用,但专门适应现代人养生保健的系统较少,且以上系统均依靠询问病人或医生主观判断为基础,缺乏客观体征支持,程序繁琐,问答过程过长,应用不方便,受操作者主观影响大,误差率高。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养生机器人运用中医传统技术,采用现代化手段客观采集患者信息并对客观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做出判断,其结果经患者验证准确率高,在减少主观因素干扰,做到评价的客观化方面走在了前例。 在整体观念上,本机器人体现了思揣内外的精神,能够客观采集患者生物信息,诊断经过患者验证,精准度高;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技术,使用了数字血氧饱和度(SpO2)测量模块,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更加准确的辨证;舌脉同参, 舌脉与症状和其他生物学指标融为一体,可以在证候判别中发挥更大的效度。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阶段

实验室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首付加提成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实物、产品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使用说明:使用者根据屏幕目录文字提示,按自己的需求,简单的电脑操作与机器人进行人机互动。 技术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以舌脉客观化为基础的计算机中医问诊、证候辨证、预防养生系统等,给出使用者专业预防养生建议。 作品优势:1.该作品运用采集客观信息并对客观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并经患者验证,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做到评价的客观化。 2. 不仅可以用于教学,也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疾病预防和养生防治方便,可以为医生、学生等提供以国内外公开发展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中医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可以用于科研临床资料的分析。适应范围:各医学院校,各医疗机构,中医医药科研单位,健康保健机构、高端家庭等。 前景展望: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群患病率最高、死亡原因高居第一位的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复杂多变,其治疗关键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此背景下,该作品的诞生不仅可以弥补以前的不足,而且也适应国际医学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潮流,不仅可以运用于中医院校教学,也可用于科研临床资料的分析和应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许多医家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继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计算机中医证候辨证、治疗系统,根据近二十年来中医养生保健系统的研究报道,在不少疾病领域有了一定的养生保健系统,在临床上起到一定作用,其中包括肝病、痹症、脾胃病、湿疹、皮炎、妇科、儿科、伤科以及内科疾病的养生保健系统,但以上养生保健系统均靠询问病人或医生主观判断为基础,缺乏客观体征支持,程序繁琐,应用不便,受操作者主观影响大。 舌诊的客观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内一些从事舌诊研究的学者开始利用一些现代科学手段来研究舌诊。如舌象的计算机智能识别、舌的荧光染色检查、活体显微镜检查、舌尖微循环研究、病理切片、刮舌涂片、动物实验等。 并有一系列的舌诊图谱与教学幻灯片相继问世。 这些有关舌诊客观化研究的方法和成果的确为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中医舌诊本身没有形成客观统一的辨识标准,加之,大多数舌象的获取没有统一的前提条件,一些舌象资料前后无对比性或根本就不能反映真实状况,为舌诊的科研、教学及远程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必须系统完整地总结舌诊理论及临床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舌诊建立客观指标,使其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人体机能状态,把舌诊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科学数据与图形的基础上,从而提高中医理论学术水平和临床诊断能力。 脉象仪的研究。早在1860年Vierordt创建了第一台杠杆式脉搏描记仪。我国学者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将杠杆式脉搏描记器用于中医脉象的研究。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进步, 国内学者对脉象检测装置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经有了性能和质量较好的检测仪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大学者在脉诊客观化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将脉诊与多学科结合,开始将脉搏描记器用于中医脉象的研究。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进步,国内学者对脉象传感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制出了可以测绘中医脉象信息的检测仪器。上海市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制的MX-3型脉象仪和HMX-3C型,还有其它单位研制出的BYS-14型脉象仪、ZM-Ⅰ性脉象仪、ZJ-2型多功能诊断仪、中医指套传感器脉图仪等。试图把古老而深奥的中医脉象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使脉象客观化,达到按图索骥的目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