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90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研究从十七大报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这一战略任务的要求出发,首先进行文献的查阅与综述,结合理论基础以及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编制“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调研问卷,调研国内高校90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及原因。从教育部门、高校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途径,探讨推动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详细介绍: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亲社会行为,调查了90后大学生的网络亲社会行为状况。说明90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合作行为、网络利他取向和网络规范取向,其中网络移情取向表现最为显著,网络公德行为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不同性别、学科大学生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作品图片

  • 90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 90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 90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本研究主要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培养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前人的研究。 基本思路: (1)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研究现状与综述; (2)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理论基础; (3)90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调研; (4)分析调研结果; (5)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途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注重实证研究与实践。国内外有关文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但是本研究的操作性较强,要真正建立完善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培养体系,需要从90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的方法,解决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2)突出研究的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延续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 (1)以较全面翔实的调研资料反映90后大学生的网络亲社会行为状况; (2)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强自身的网络亲社会行为; 现实指导意义: (1)丰富90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状况及网络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实证研究体系。 (2)丰富高校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培养体系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研究。

作品摘要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网络以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开放的、自由的、个性化的传播形式,为大学生提供着不同的信息需求及娱乐需要,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90后”这个群体,是在全球化和开放环境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既没有经历饥寒之苦,成长中也没有遭受失学之痛,他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给中国政治、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家庭里,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正因为他们的物质生活来得容易,反而使他们不能在生活的历练中得到人格发展和社会认同所需要的体验。因此,90后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起来。网络亲社会行为是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又没有明显的利己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通过编制“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和有效策略,以便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教育,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暂无

参考文献

[1] 孔令智等. 社会心理学新编[M]. 辽宁: 人民出版社, 1987. [2] 张宇.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及学校培养策略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 Perner J. Understanding the Representational Mind[M]. Cambridge, MA: Bradford Books/MITPress, 1991. [4] 黄希庭. 简明心理学辞典[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 284. [5] 王蕾. 儿童向社会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4). [6] 王小路, 凤笑天. 网络中的青少年利他行为新探[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 (3): 16. [7] 安晓璐. 浅析虚拟社区中的利他行为[J]. 网络天地, 2005, (3): 43. [8] 彭庆红, 樊富珉.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12): 49. [9] 马晓彤. 虚拟社区中研究生亲社会行为的探析[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0] 蒋雪.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被众多学者接受并广泛引用的亲社会行为定义有如下几种: (1)马森和艾森伯格(Mussen & Eisenberg)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倾向于帮助他人或者使得他人或某一群体受益,而行为者不期望得到外在的奖励,这种行为经常显示为行为者一方要付出某些代价、自我牺牲或冒险。 (2)拉什顿(Rushton)认为亲社会行为就是对他人有益的行为,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不期望得到任何内部或外部奖励的条件下的一种行为,也称为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3)罗森汉(Rosenhan)等人把亲社会行为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如避免惩罚等而做出的亲社会行为。 (4)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比较严格: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 (5)黄希庭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例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作出自我牺牲的行为等。 (6)王蕾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那些受其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社会规范肯定的行为,它的动机更多的体现在有益于他人。 不同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亲社会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亲社会行为基本具有如下特质:(1)行为的目的是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2)行为者没有明显的利己动机;(3)必须是自觉自愿非强迫的行为。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