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名山大川见证的尚武精魂--论中华尚武的渊源与启迪
小类:
社会
简介:
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贯穿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而尚武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脊梁之髓脉,见证了她的盛衰荣辱,功名浮沉。中华尚武绝非新派武侠中虚妄的神奇武功,也不是武林莽夫们醉酒滥杀的逞凶斗狠。真正的“尚武”是一种深植于理性潜层中的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尚武精神更非对外的欺凌弱小,强军压境,而是在被侵略时勇于反抗,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详细介绍:
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贯穿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而尚武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脊梁之髓脉,见证了她的盛衰荣辱,功名浮沉。中华尚武绝非新派武侠中虚妄的神奇武功,也不是武林莽夫们醉酒滥杀的逞凶斗狠,在《说文解字》中“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武非攻,武应是止兵的勇力,是立身的理智。真正的“尚武”是一种深植于理性潜层中的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就如田秉锷先生所言,“它是中华民族理性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尚武精神更非对外的欺凌弱小,强军压境,而是在被侵略时勇于反抗,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的精神。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的最后一项,就是对君子尚武的要求。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尚武精神的探讨警示现今。本文将以中国的名山大川和古城名胜为线索,结合历史文献,从史实、政治制度、文化传承出发,分析中华尚武精神的起源、发展、确立、衰败、消失、重振与中华民族兴衰的关系。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以中国的名山大川和古城名胜为线索,结合历史文献,从史实、政治制度、文化传承出发,分析中华尚武精神的起源、发展、确立、衰败、消失、重振与中华民族兴衰的关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只有很好的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在”,对于尚武的探求也是如此,中华从未失尚武,中华民族只是将一种精神渐渐潜化入骨血,而尚武也在时代的进步中渐渐变换了模样,所以现在我们不忆她,不识她,惊呼中华尚武已逝。其实她变幻了姿容,用新的神采焕发生机,无论是抵抗外族侵略还是改革自新,从艰苦创业到天灾时的万众一心,尚武正以新的含义活在当下,活在中国,活在你我骨血心中。

作品摘要

华夏民族起于黄河,千年的争霸止于虎狼之秦。嵚崟的崤山俯瞰着强秦歼灭六国统一华夏,奢靡的阿房在烈火焚身中见证一个王朝的陨灭;两汉威仪,阳关玉门道不尽他的华彩,隋唐繁盛,大明宫目睹中华的盛世荣光。陈桥兵变,澶渊盟誓,崖山国灭,文弱的两宋止不住盛世后尚武的流逝,辽金元明清,长城再也阻不住胡虏的铁骑,中华终究在西洋的铁船坚炮中滑向屈辱的深渊。尚武之魂已矣,留下的只是羸弱的东亚病夫……武昌枪响,惊醒了蛰伏的巨人,尚武不可失,中国不能亡!抗战精魂,至今屹立在天安门前,凭吊着一个民族的血泪觉醒。新尚武重振,十年浩劫掩不住复兴的光华,深圳首先向世界敞开怀抱,港澳回归抹去明珠被尘的悲伤。尚武中华,正以新的雄姿演绎着昔日的王者归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田秉锷:《大国无兵》,吉林出版社,2008年8月版. 【2】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余光中:《余光中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2008年版 【7】李焘:《续通鉴长篇·四库全书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6月版. 【8】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 2009年3月版. 【9】上海书店:《新元史·释老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调查方式

书籍搜寻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