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连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分析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文是以产业集群创新为基本理论,通过对大连市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集群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等进行调研和理论探讨,进而提出提升该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详细介绍: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的地区的一种产业的成长现象,本文通过对大连高新园区的调查和理论分析,以国内外几种代表性理论为依据,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所致,并用随着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解释产业集群形成的现象,但对于中国当前国情要有特殊问题特殊研究的理念,如中国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为特点,产业集群作为突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自身限制的有效组织方式已引起了学术界和经济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然而这些关注还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知识外溢与信息共享等传统的研究领域。 本文通过对大连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其中包括(1)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2)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结构(3)电子信息产业结构; 以及对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集群创新发展形成调查分析,其中包括(1)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分析(2)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的发展阶段分析。 获取对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水平分析研究。 对于中国的现情,我们认为产业集群内部并不天然地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如何使创新能力在这些产业集群中成长起来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这是关系到大多数中小企业集群的生存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此外我们对促进大连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重点调整产业经济结构2.产业集群创新发展3.科技支撑产业发展4.企业集群创新环境的改进5.加强政府调控作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 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日益成为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而破解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构筑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按照创新的思维,找准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推进产业集群迈向更高更强的层面,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 基本思路: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从19世纪20年代至今,人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并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论题。经过酝酿准备,在院系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组开展了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成员们学习产业集群理论及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同类课题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以此开展大规模的研究和调查,对研究对象大连高新园区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分析。作品科学的分为引言、发展现状、对策方法三部分,使作品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独特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于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以往的分析着重于“集群”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但是,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产业集群一旦形成,民间经济固有的发展活力经过集聚后将加倍放大,从而为地方经济形成日益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格局奠定基础。为地方经济的整合和拳头产业的形成奠定基础,最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找到有效的路径。

作品摘要

从19世纪20年代至今,人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从未停止过,而且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论题。 尤其对于产业集群高速发展的中国,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越来越成为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而破解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构筑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只有依靠创新发展,中国产业集群才能够避免走向马歇尔“工业区”衰退的境地,才能够走出“低端道路”的困境,才能够在未来的新兴产业竞争中处于“高端”地位。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的基本理论,对大连市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集群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等进行调研和理论探讨,提出进一步提升该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网 [2]大连统计年鉴 2005——2010 [3]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4] 胡宇辰 产业集群支持系统[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6)P38-40

调查方式

1、走访2、人员介绍3、会议4、图片、照片5、书报刊物 6、影视资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产业集群学是当代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于我国社会中小企业竞争和产业集群有着重要作用。是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越来越成为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而对于产业集群中,为了避免走入马歇尔“工业区”衰退的境地,只有创新发展才是解决该问题的唯一途径。 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当从古典经济大师,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作为最始萌芽;而对该理论最初有针对性研究是马歇尔(1920)产业集群和外部经济规模之间存在的高度相关性;克鲁格曼则对马歇尔理论进行了精确化和补充“技术外溢因素只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产业集聚中产生作用”;麦克波特是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问题,认为“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是高度重要的” 国内研究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文献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为创新能力是内生的,另一类认为创新能力是外生的。从外生创新能力看,一些学者论述了集群与跨国公司等技术领先者在生产链条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从而为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创新模仿和学习的机会。然而内生型创新能力的生长局限于产业集群本身的创新性质或集群内领先的大企业的存在,而外生型创新能力则依赖于跨国公司或跨地区的“巨无霸”企业的进入。 事实上,现实中的大多数产业集群既没有内生型创新能力,也不具备外生型创新条件。国内的大量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内部并不天然地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如何使创新能力在这些产业集群中成长起来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这是关系到大多数中小企业集群的生存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