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辽宁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演变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小类:
经济
简介:
通过对辽宁省旅游经济联系的演变分析,发现沈阳的作用和地位特别突出,是辽宁省的旅游经济联系强中心,旅游经济隶属度高;和沈阳相比,大连尽管城市中心性很强,但非中心旅游城市对其隶属度值不但普遍很低,并且还在持续减少中。辽宁省的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实际上处于“核心极化”阶段。区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旅游政策导向等因素共同形成了辽宁旅游经济联系演变的动力机制。
详细介绍:
通过对辽宁省旅游经济联系的演变分析,发现沈阳的作用和地位特别突出,是辽宁省的旅游经济联系强中心,旅游经济隶属度高;和沈阳相比,大连尽管城市中心性很强,但非中心旅游城市对其隶属度值不但普遍很低,并且还在持续减少中。辽宁省的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实际上处于“核心极化”阶段。区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旅游政策导向等因素共同形成了辽宁旅游经济联系演变的动力机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对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可为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运用引力模型对辽宁省旅游经济联系度的演变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经济隶属度模型计算辽宁省中心旅游城市对非中心旅游城市的空间作用强度,确定中心旅游城市的影响范围,据此对辽宁省旅游经济隶属度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最后从区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政策导向等方面剖析辽宁旅游经济联系演变的动力机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借鉴中国大区级、省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经验和成果,以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为基础,应用和圈层经济理论,运用引力模型、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等研究指标方法,研究辽宁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演变及其动力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具有真实性、可信性、可靠性。充实了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丰富了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提升了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学术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宏观上对现阶段辽宁旅游空间演化模式的把握,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模式,促进整体发展; 其次,通过对辽宁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分析比较,有利于了解各设区市旅游资源的品质类型结构分布及全省在全国与周边省份的地位,将为各级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旅游产业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有利于辽宁省区域内各旅游区的合作,有利于与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化竞争为合作,共同做强旅游业。

作品摘要

通过对辽宁省旅游经济联系的演变分析,发现沈阳的作用和地位特别突出,是辽宁省的旅游经济联系强中心,旅游经济隶属度高;和沈阳相比,大连尽管城市中心性很强,但非中心旅游城市对其隶属度值不但普遍很低,并且还在持续减少中。辽宁省的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实际上处于“核心极化”阶段。区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旅游政策导向等因素共同形成了辽宁旅游经济联系演变的动力机制。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得鞍山市区域经济研究会2009年会暨科学发展鞍山理论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王苏洁,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测度与评价研究[J].[2] 卞显红,张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联系通道分析[J].[3]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等.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及旅游经济联系——以四川省为例[J]. [4] 肖光明.珠江三角洲九城市旅游经济的联系状况分析[J].[5] 刘宏盈,马耀峰.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上海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为例

调查方式

□ 走访 □ 问卷 □ 现场采访 □ 人员介绍 □ 个别交谈 □ 亲临实践 √ 会议 √ 图片、照片 √ 书报刊物 □ 统计报表 √ 影视资料 □ 文件 √ 集体组织 □ 自发 □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已愈来愈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王苏洁,卞显红采用类似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公式测度了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用以反映中心旅游城市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经济网络和城市旅游网络的发育情况;卞显红,张岚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内外联系通道进行了分析,并构想了5纵4横9条通道为主要构架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杨国良,张捷等借助引力模型分析了四川省旅游系统内部旅游经济联系的强度和方向;肖光明对珠三角九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和非中心城市对中心城市的旅游经济隶属度等旅游经济联系状况进行了测定;刘宏盈,马耀峰结合实际修正了传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并计算出了上海与西部省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张广海,周菲菲[6]采用引力定律来测算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分析了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旅游区域联系情况。 综合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有关研究,国内学者更偏重于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分析,对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则显得相对不足,而这种研究可为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