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调研及其引导策略——以重庆七所高校为例
小类:
教育
简介:
流行文化所折射出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表态。要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做好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引导工作。
详细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体系环境,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等等,都成为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得以形成和扩散的现实基础。流行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社会意识发展以及推动社会主流文化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要以宽容的社会心态接纳其出现,然而,需要警惕并高度重视的是:流行文化所折射出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表态。要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做好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引导工作。

作品图片

  •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调研及其引导策略——以重庆七所高校为例
  •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调研及其引导策略——以重庆七所高校为例
  •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调研及其引导策略——以重庆七所高校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了解大学生对流行文化和社会时尚的选择判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期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并对共青团了解青年、团结青年、引导青年提供重要参考建议。 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主,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关注这些流行文化现象并对其进行反思和讨论,同时结合实际时代背景,尝试提出对大学生有建设性的引导措施,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研究方式传统型与网络型相结合 2.90后大学校园流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讨相结合 3.多学科交叉运用: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将会涉及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多学科理论能从多个角度为引导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提供不同层面的思考方向,从而促进研究的全面性与完整性。 4.大学生校园流行文化现象是研究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视角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客观存在的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现象,教育工作者不能无视其存在,加强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了解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状况,探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科学引导大学后生正确对待流行文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的各类问题,正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需要引起重视重要问题。

作品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校园流行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势头,并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流行文化现象不仅反映着大学生群体心理结构、思想特点,也塑造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品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体系环境,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等等,都成为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得以形成和扩散的现实基础。要想做好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引导工作,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主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等;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增强教育引导的实际效果。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论文《浅析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审美趣味变迁》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中国青年研究》; 2、论文《透视青年“中国风”潮流》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当代青年研究》; 3、论文《网络新兴“善客”风潮的社会学解读》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当代青年研究》; 4、论文《主旋律的回归与认同——青年主旋律影视热初探》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中国青年研究》。 5、论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6、论文《“族群热”: 青少年流行时尚的文化解读》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青年探索》; 7、论文《大学校园十大流行文化现象排行榜》发表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8、论文《透视女大学生“中性化”现象背后的秘密》发表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9、论文《当代青春文学与“90后”青少年的成长》发表于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重点期刊《青少年研究》; 10、论文《社会排斥:“宅青”现象的社会学解读》发表于《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作品《浅析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审美趣味变迁》等曾获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透视青年“中国风”潮流》、《网络新兴“善客”风潮的社会学解读》等曾获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等

参考文献

[1]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 洪守义:《青年行为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3] 杨雄:《当代青年文化回溯与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 曾燕波:《青年八大热点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5] 卢汉龙:《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张国清:《中心与边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 黄希庭主编:《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构想与分析》,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9] 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编:《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新探》,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等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青少流行文化国外研究概况:西方关于青少年文化的研究经过三个阶段: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研究,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研究,近年来美国一些文化评论家如HenryGiroux、Douglas Kellner、Deena Weinstein等人的研究。 2青少流行文化国内研究概况:1997 年4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国际研讨会, 围绕如何能使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发展与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主题展开广泛交流, 并号召全世界的学者、教育者、传媒界等都来积极关注这一现实, 从而带动了世界各国青少年文化研究热潮。中国学界在青少年文化研究方面, 以香港、台湾地区起步为早。90 年代初两地学者在本土化的文化研究实践中开始涉足青少年流行文化领域, 一方面是对西方文化研究成果的同步引进, 另一方面也是对两地后现代语境下流行文化现实的人文介入。在研究范式和立场上, 也从早期批判转到当下普遍的文化平民主义取向。如今这一领域的研究已颇具成就。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