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成人口腔色素沉积和口腔产黑菌的关系研究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随着厌氧菌培养、分离和鉴定等技术的发展,以往研究表明了产黑色素类杆菌与牙髓感染、牙周炎都相关。目前,对产黑色素类杆菌在口腔色素沉着方面的研究甚少,所以,本研究将对此进行初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制定控制色素的对策。
详细介绍:
口腔色素沉积是一种常见的影响口腔健康和美观的因素。牙齿颜色的改变,一种是由于外来色素在牙齿表面沉积,称外源性着色;另一种是由于牙齿本身的原因或全身性疾病造成的色泽改变,称内源性着色。 产黑色素类杆菌为不可动的杆状细胞, 在血培养基上呈棕色或黑色,可能与所产生的牙龈蛋白酶对血红蛋白的分解有关 。口腔常见的四类产黑色素类杆菌为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 romonas gingivalis,P.g)、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和中间普氏菌(porphyromonas intermedius,P.i)、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目前,对产黑色素类杆菌在口腔色素沉着方面的研究甚少,研究表明外源性着色与产黑菌有关,特别是与血红素相关的色素沉积有关,Smalley研究表明P. g的牙龈素成分可以降解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本身可以有效阻碍阻碍血红素溶解,防止血红蛋白消退,所以牙龈素可促进血红素的溶解。并且Smalley研究还发现P. g中牙龈素K和R与含血红素的色素产生有关。Smalley研究发现P. g二聚体形式粘附原卟啉铁IX,口腔厌氧菌P. i和P. n血红素色素沉积由原卟啉铁IX以单节显性形式存在。以上的研究均表明P. g,P.i和P.n与口腔色素沉积有关,本研究在排除主要通过食物性色素来源的情况下,从临床上收集18岁到40岁有色素沉积的30名成人(且为非吸烟和非食用含色素物质者)和无色素沉积的30名健康成人的口腔牙菌斑样本,排除有龋坏、非龋性疾病和牙龈炎和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的成人的牙菌斑,用于口腔产黑菌微生物检测。经实验室DNA抽取,PCR扩增反应,统计学分析,发现有色素样本中P.i、P.e、P.g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色素沉积组,也表明这几类产黑菌与非食用含色素物质患者的口腔色素沉积有密切关系。

作品图片

  • 成人口腔色素沉积和口腔产黑菌的关系研究
  • 成人口腔色素沉积和口腔产黑菌的关系研究
  • 成人口腔色素沉积和口腔产黑菌的关系研究
  • 成人口腔色素沉积和口腔产黑菌的关系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研究成人口腔色素沉积与口腔产黑菌的关系。 基本思路:临床上很多患者并非食用含色素物质, 但是常常出现色素沉积现象,关于色素沉积与口腔产黑菌的关系并不明了,所以本文将对口腔色素沉积与对口腔常见四类产黑菌牙龈卟啉菌、牙髓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和产黑普氏菌的关系进行研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关于色素沉积与产黑菌的关系在国外文献中已有少数报道,但是关于口腔色素沉积与对口腔常见四类产黑菌牙龈卟啉菌、牙髓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和产黑普氏菌的关系未见报道,通过其关系研究,探索口腔产黑菌对色素沉积的影响,对控制口腔色素沉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根据口腔产黑菌与口腔色素沉积的关系,指导临床工作,制定控制色素的对策,同时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学术论文摘要

目的:对口腔常见四类产黑菌进行检测,研究口腔产黑菌和口腔色素沉积的关系。方法:对非食用含色素物质的患者,采集18~40岁成人有色素沉积的30名和无色素沉积的30名口腔牙菌斑样本,通过DNA抽提和二步PCR扩增方法,对口腔常见四类产黑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和中间普氏菌(porphyromonas intermedius,P.i)、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 n)进行检测。结果:无色素沉积的标本中P.i、P.e、P.g、P.n检出率分变别为9(30%)、12(40%)、8(27%)、26(87%)。有色素沉积标本中检出率分别为22(73.3%)、24(80%)、18(60%)、24(80%)。统计学分析显示P.i、P.e、P.g色素沉积者较无色素沉积者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n二者无差别。结论:这些细菌的检出情况表明这些细菌感染可能与口腔的色素沉积有关。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Smalley JW, Birss AJ, Szmigielski B, Potempa J. Mechanism of methaemo-globinbreakdown by the lysine-specific gingipain of the periodontal pathogen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Biol Chem. 2008 Sep;389(9):1235-8. [2] Smalley JW, Birss AJ, Szmigielski B, Potempa J. Sequential action of R- and K-specific gingipains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haem-containing pigment from oxyhaemoglobin. Arch Biochem Biophys. 2007 Sep 1; 465 (1) :44-9. Epub 2007 Jun 4. [3] Smalley JW, Silver J, Birss AJ, Withnall R, Titler PJ. The haem pigment of the oral anaerobes Prevotella nigrescens and Prevotella intermedia is composed of iron(III) protoporphyrin IX in the monomeric form . Microbiology. 2003 ;149(Pt 7):1711-8. [4] 孟焕新主编. 牙周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35-46 [5] 刘正主编. 口腔生物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70-82 [6] 严杰,陈莉丽,朱仲珍等.牙周炎患者龈下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浙江医科大学学报[N],1993,3(22):122-124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产黑色素类杆菌是G-专性厌氧菌,属于类杆菌属,20世纪90年代后将类杆菌属又分为普氏菌属和卟啉菌属。本实验中,中间普氏菌(Pi) 、变黑普氏菌( Pn )属于普氏菌属,而牙龈卟啉单胞菌( Pg) 、牙髓卟啉单胞菌( Pe) 属于卟啉菌属。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该菌属与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相关性,并未见与口腔色素沉着地相关性报道,例如谢晓莉等研究发现: 产黑色素类杆菌在感染根管内的总检出率为60%,证实产黑色素类杆菌群是感染根管内的优势菌群之一,以及产黑色素类杆菌在慢性根尖周炎组和牙髓炎组感染根管内检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都是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根尖周炎大多来自牙髓感染,是牙髓炎的继发病变。 目前,国外相关性研究鲜有报道,但其也仅仅从基础研究出发来探讨上述菌种在培养过程中是如何产生黑色素。如Smalley等发现Pg产生的牙龈蛋白酶(gingipain proteases,gp-R 和 gp-K), 可降解血红蛋白,并可产生黑色粘氧化血红素二聚体(black mu-oxo haem dimer-containing pigment),说明其在来源于氧化血红蛋白含血红素的色素产生中的起着相关作用。Curtis等研究发现gp-K缺失的突变体不仅其产黑色素的能力下降,并且对其增值及毒力也产生严重地影响。其余学者研究表明Pi和 Pn也具有类似Pg的作用,并且提出所产生的黑色素与牙周病存在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有关临床相关报道,所以,对口腔产黑菌与口腔色素沉积的关系研究,将为指导临床工作,制定控制色素的对策,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