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通胀预期下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区域比较分析——以泉州、福州、南平为例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作品在解析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储蓄、利率等因素的相关性的基础上,选取了福州市、泉州市和南平市的29个行政村(社区)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消费理论,比较和探讨了通货膨胀背景下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从收入来源、消费能力、消费条件、物价承压等方面厘清与解析了当前形成农村居民区域消费行为不同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详细介绍:
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点。但是,伴随着近年来房价、物价的较快上涨,通胀压力制约了居民消费力的释放。在此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调研,并进行区域比较分析,对于认清农村居民真实的购买力和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作品在解析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储蓄、利率等因素的相关性的基础上,选取了福州市、泉州市和南平市的29个行政村(社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与村部负责人交流、集中问卷和入户随机发放问卷等调研形式,运用消费理论,比较和探讨了通货膨胀背景下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得出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几点的共性与差异,从收入来源、消费能力、消费条件、物价承压等方面厘清与解析了当前形成农村居民区域消费行为不同的根源,并在收入、消费环境、物价预期、消费业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有力地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进一步了解农民实际生活状况,运用专业知识对通胀预期下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展开思考,以提高团队成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推动海西建设献策谏言。 基本思路:作品选取泉州市、福州市、南平市进行实地调研,运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真实地描述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变动状况,着重分析了三地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其成因,最后由点及面地就如何优化通胀预期下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通胀预期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化是当前消费理论研究的热点。尽管当前学术界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颇多,但较少涉及通胀预期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本作品通过对泉州市、福州市、南平市三大市9个县29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运用消费理论和相关社会学理论比较分析这些区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研究视角具有独到之处,且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具有较高的说服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力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以福建省三地29村为例来解析通胀预期下该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三个地区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差异,深入探讨如何优化通胀预期下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对通胀预期下农户消费行为的解读;在实践层面上为发挥消费对海西经济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提供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作品摘要

消费、投资、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积极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点。但是,伴随着近年来房价、物价的较快上涨,通胀压力制约了居民消费力的释放。由此,在通胀预期可能进一步强化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对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调研,并进行区域比较分析,有利于直观地认清福建省农村居民真实的购买力和消费行为,为相关部门制定可行性消费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作品按照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不同,选取了泉州市、福州市和南平市的29个行政村(社区)作为调查对象,借鉴消费理论,深入探讨和比较了通货膨胀背景下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的共同特性和差异性,从收入来源、消费能力、消费条件、物价承压等方面厘清与解析了当前形成农村居民区域消费行为不同的根源。同时,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二五”规划等相关精神,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理论部分内容扩展已完成论文一篇:《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力的实证分析》,该论文获2008年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科讨会(南京大学)优秀奖,并编成集出版。

参考文献

[1]《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73页. [2] KeynesJohn Maynard.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and Money[M].London:Macmillan,1936. [3] Modigliani, F.and Brumberg,R.Utility Analisys and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Cross-Section Data[C],In Kenneth K. Kurihara,ed,Post-keynesian Economic, New Brunswick, 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54,388-436. [4] 李明生:试论消费力范畴[J].《消费经济》,1992年第5期. [5] 尹世杰:解放消费力 发展消费力[J].《消费经济》,1992年第2期. [6] 方建中:消费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源[J].《唯实》,2007年10月. [7] 熊汉富:试论消费力的分解与合成[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月. [8] 曾令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力提高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城市探讨与研究》,2003年3月 [9] 余斌、陈昌盛. 关于“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J].《中国经济报告》2010年第7期. [10] 刘士谦. 供给视角下的农村消费信贷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期. [11]朱孟晓,胡小玲.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与消费倾向变动关系研究[J].《当代财 经》,2009年第1期. [12]刘晓昆. 我国消费环境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年第2期.

调查方式

本调研组结合经济学及相关社会学理论,借鉴《福建省统计年鉴》,综合分析福建省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现状,选取不同指标对福建省典型区域进行调查研究,以问卷发放、随机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资料,加以整理分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培育与扩大问题是一个涉及扩大内需、促进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点。但受经济因素、公共政策、文化观念、自然因素等条件的约束,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不强、消费结构仍不合理、消费意愿不高,已成为新时期制约我国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这一点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主体——福建省来说,也不例外。国内学术界很多专家学者对农村居民消费做了大量的思考和研究,也提出了不少的有益见解,这不仅丰富了我国农村消费理论内容,也为更好地培育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状况、当前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等领域,对消费的主体、结构、层次做了较多的思考及其实证分析,但这些成果大多集中在一般性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较少成果涉及通胀预期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 伴随着房价、物价的大幅上涨,通胀压力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力的释放。由于我国当前物价上涨主要体现为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加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相较于城镇居民偏高,因此本轮物价上涨将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强化农村居民的通胀预期,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由此,着重研究通胀预期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及其变化趋势显得尤为重要。但据本课题组从维普网站所检索到的资料来看,至2010年11月19日,研究福建居民消费的文章共16篇,其中4篇涉及福建农村居民消费,但涉及福建农村居民消费调研类别的文章为空白,这为本作品提供了研究空间。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