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山东菏泽、曲阜、滨州、日照部分农村小学为例
小类:
教育
简介: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班级气氛,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还影响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社会形象。我们的课题研究正是借助山东省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对传统的师道尊严提出了挑战,力图打破传统的对立式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掘各种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详细介绍:
首先,从整体上论述山东省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的基本状况,包括学生与教师对当前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 其次,基于深入实地的调查,阐述了山东省部分地区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目前存在的教育问题。问题具体为:师生心理距离较远;教师工作作风不够民主;教师专业意识亟待树立;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智育;教师合力形成渠道不够畅通。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方面提出对策。(1)教师方面要转变教育观念,拥有师生之爱,经常反思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2)学生方面要学会体谅,积极与教师沟通;(3)家长方面要经常主动与教师沟通,经常主动与孩子沟通,走出溺爱的误区;(4)学校要积极开展活动,改善师生关系;(5)教育部门要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问题;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经费要有所侧重。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旨在为改善农村小学师生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措施,促进新课改顺利进行。 基本思路:通过分析前人研究,先了解师生关系研究现状。本论文的重点在于论述山东部分地区农村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深刻认识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危害性影响,从而为改善我省农村地区师生关系的不良状况提出有效的、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首先,从研究角度来看,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的课题,国内外研究甚少。并且,摒弃前人研究对教师的侧重,考虑学生、家长、社会三方面。 其次,从研究对象来看,选取新课改的特殊群体—农村小学的师生。一是因为农村教育水平落后,急需关注其素质教育发展。二是因为小学处于教育阶段的底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第三,从研究范围来看,以区域性研究为主。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师生关系的情况。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山东省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与关注点所在。并且对山东省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现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改善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现存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前面几部分的阐述和归因分析,提出解决当前山东省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现存问题的有效对策与建议,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各部门的管理提供参考。

作品摘要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要求下,正实现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走向现代的深刻变革。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师生关系的建构,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新课程理念下,山东省尤其是教育发展水平较弱的农村地区师生关系是教育改革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探究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笔者提倡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该作品在2011年3月30日荣获共青团曲阜师范大学委员会的"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二等奖。

参考文献

[1]叶澜.21世界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学刊,200501:2 [2]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1 [3]诸慧芳.外国教育史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55-257 [4]陈秀玲,王涛.要素主义教育观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报,2003,(3):63-64 [5]袁锐锷.新编外国教育史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8-105. [6]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0-342. [7]万云英等编.当代国外教育流派[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13 [8]万云英等编.当代国外教育流派[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25

调查方式

文献资料法:查阅书籍,搜索知网,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现存问题和研究状况。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农村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学生、教师、家长、学校交谈,了解其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措施。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对师生关系的研究颇丰,据中国知网统计高达4875篇论文;但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尤其农村小学的研究只有2篇。其中河西学院王莉在《农村寄宿制小学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之探索》文章中主张建立农村寄宿制小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予寄宿小学生积极的情感支持,在生活上要给予寄宿小学生关怀和指导,加强对寄宿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指导。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闫杰、王保生《论农村中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文章中认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而师生关系则是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核心。因此,研究建构农村中小学和谐师生关系,对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国外对农村师生关系研究也是甚少。 通过这2篇论文,我们看出他们针对农村小学师生关系这一课题侧重于教师方面,缺乏对影响师生关系的家长、学生、社会方面这些因素的关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