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灾后救援系统
小类:
信息技术
简介:
本课题将灾难性事故救助分为“自救”和“他救”两个部分,其中自救系统以自主研发的项目“灾后救援装置”为基础,即可高效地为受灾者提供氧气和应急用水,又可以向外界发出信号;“他救”系统运用Dijkstra算法,根据自救装置发出的信号,获得灾难发生地点并提供到达事故地点的最优路径,通过GIS系统的可视化显示,确保了施救者以最短时间抵达现场。“自救”和“他救”系统的结合更有效地提高被困人员的救援成功几率。
详细介绍:
本课题主要讲述了灾后救生系统的设计。近年来随着各种灾难的频繁发生,人们的自救意识越来越强,灾后救援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灾后救生系统广泛适用于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所造成的人员被困情况,结合了多种功能设备,具备“自救”和“他救”双向救援的作用。自救系统以自主开发并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项目“灾后救生装置”为基础并加以延伸,为复合了MG811型二氧化碳传感器功能的氧气生成装置,利用高效、合理的化学反应为灾后被困人员提供氧气和应急用水资源。经测算在标准状况,原料损耗率30%的情况下,质量为一千克,成本在30元左右的反应原料能生成 130L以上的氧气和520ml以上的应急用水,足够维持两到三个成年人在接近窒息环境下额外延长生存时间48小时以上,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他救系统包括MCS-51单片机、调制解调器、无线电信号收发机等一系列通信硬件设备和PC端包含了模拟地理信息的救援中心数据库系统。单片机接收到自救装置上装备的传感器发送的二氧化碳浓度信号后通过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经过调制操作以无线电信号将现场情况反馈到救援中心计算机的用户界面,以便随时了解灾难现场环境,并向自救装置返回指令,控制其工作状态。救援中心系统原型使用Visual Basic 6.0语言编程,运用Dijkstra算法,以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模拟地图信息和实时道路交通状况为依据 ,寻找救援队伍到达现场的最优路径,确保最短时间内抵达现场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自救系统和他救系统通过遥感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使系统的救生功能更加完善,能有效地提高被困人员的生存时间和救援成功几率。 关键词:氧气生成装置,传感器,Dijkstra算法,模拟地理信息,最优路径,数据库

作品图片

  • 灾后救援系统
  • 灾后救援系统
  • 灾后救援系统
  • 灾后救援系统
  • 灾后救援系统

作品专业信息

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本系统适用于灾后人员被困情况,具备自救和他救双向救援理念。 自救系统以申请专利的“灾后救生装置”为基础延伸,复合CO2传感功能,利用化学反应提供氧气和水。 他救系统包括通信设备和GIS救援中心数据库。单片机将CO2传感信号通过调制转换以无线电形式反馈到救援中心PC,并向自救装置返回控制指令。救援中心系统原型运用Dijkstra算法,依靠数据库中模拟地图信息和实时交通状况,得到到达现场的最优路径

科学性、先进性

本系统以自救装置为基础,向他救系统功能延伸,采用Dijkstra算法建立搜救模型,集成运用GIS和MIS技术,自主研发了一个可视化的救援中心系统原型。 自救装置性能突出,经测算1kg成本30元的原料能产生130L以上的氧气、520ml以上的水(30%损耗率),足以维持2~3个成年人近窒息环境下生存48小时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机结合“自救”和“他救”双向理念,综合化学、通信、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技术,更有效地提高救援成功率。 参考文献:[1]李丽《多功能小口径竖井救援装置》 [2]张靖《供应风电逃生救援装置》

获奖情况及鉴定结果

该灾后救援系统的自救装置是以自主开发并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项目“灾后救生装置”为基础并加以延伸的,该装置于2009年11月由大连市科技局、大连市知识产权局主办的“大连市首届大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市级三等奖,作品成果已申请专利。

作品所处阶段

中试阶段

技术转让方式

有偿转让,技术所有权归使用者

作品可展示的形式

图纸,磁盘,图片。

使用说明,技术特点和优势,适应范围,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经济效益预测

本灾后救生系统广泛适用于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所造成的人员被困情况,使用简单操作方便。系统的自救部分即氧气生成装置平时置于建筑物内部并保持存放环境阴凉干燥,注意定时更换可用电源即可。 除开发成本外,该系统所有硬件设备及装置反应原料等的价格都相对较低,对救援中心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也较低,具备很高的普遍适用性和高度的性价比,能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市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暂无。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