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预防大学生沉溺网络的教育环境优化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找出其成瘾规律,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方法】采用个案分析法、问卷法,运用自编问卷、Young的网络成瘾调查问卷、社交焦虑问卷、自我接纳问卷、挫折应对方式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上网目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在社交焦虑、自我接纳和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成功性、娱乐性和组织性维度上,不同网络成瘾等级存在显著性差异。
详细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大学生更是一个受关注的群体,国内不少高校频频出现大学生因为沉溺网络而辍学的事件。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尚不稳定、不成熟,成为了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大学生既是最早最快接受网络的群体之一,也是受网络影响最强、最普遍的群体之一。目前很多在校大学生虽然没有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但是据调查也有70%左右的学生因为沉溺网络耽误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随着他们对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加必然会成为网络成瘾者。所以本研究从网络成瘾的个案入手,分析调查网络成瘾个案的特点,总结出“沉溺于网络”的特点为在生活中经常会感到无事可做,感到无聊空虚,想借网络来打发时间,麻痹自己。生活会过的偏于失常,经常处于混沌状态,上课提不起精神,精神状态不饱满,注意力不集中。本研究根据沉溺于网络行为特点进行问卷调查,找出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本研究抽取大连市某高校08级、09级和10级的学生共305人,发放问卷305份,收回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为91%。其中男生70人,女生209人;城市201人,乡村78人。采用调查法、问卷法和个案分析法,并且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问卷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自编人口学问卷、社交焦虑量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挫折应对方式量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自我接纳问卷(The 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结果为:从个案研究来看,大学生对网络成瘾的概念并不了解,他们在意识上认为自己没有达到网络成瘾程度,但在实际行为和人格特质上已经构成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轻度网络成瘾占34%,中度网络成瘾占5.7%,虽然没有重度网络成瘾,但网络成瘾倾向的比率占37.2%,表明对网络成瘾者的引导非常关键;上网目的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以“看电影”和“聊天”为主要目的的上网,更容易产生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高、自我接纳低,遇到挫折容易选择消极应对方式;网络成瘾学生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低、娱乐性低、组织性低及成功性高。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高校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内不少高校频频出现大学生因为沉溺网络而辍学的事件。本作品主要目的是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找出其成瘾规律,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Young的网络成瘾调查问卷、社交焦虑问卷、自我接纳问卷、挫折应对方式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进行调查,找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部自我个性因素和外部社会家庭影响的主要因素。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研究方法上的权威性,除了自编人口学问卷外,其他都为标准化量表,包括社交焦虑量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挫折应对方式量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自我接纳问卷;本研究从具体个案入手,共走访调查30个高校学生个案,总结他们对网络成瘾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具体界定,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研究内容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有的放矢。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结合课题负责人的一线经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而且在教育建议中的部分方法已经在本学校内实施,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对本作品的分析,加强学生对网络成瘾的知识的宣传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上网行为是否构成网络成瘾,此外我们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之间,学生和学校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监督机制。

作品摘要

从个案研究来看,大学生对网络成瘾的概念并不了解,他们在意识上认为自己没有达到网络成瘾程度,但在实际行为和人格特质上已经构成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轻度网络成瘾占34%,中度网络成瘾占5.7%,虽然没有重度网络成瘾,但网络成瘾倾向的比率占37.2%,表明对网络成瘾者的引导非常关键;上网目的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以“看电影”和“聊天”为主要目的的上网,更容易产生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高、自我接纳低,遇到挫折容易选择消极应对方式;网络成瘾学生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低、娱乐性低、组织性低及成功性高。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校内评比二等奖

参考文献

网络成瘾程度 人数 百分比 未成瘾 62 22 成瘾倾向 105 37.2 轻度成瘾 96 34 中度成瘾 16 5.7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调查方式

√ 走访 √ 问卷 □ 现场采访 □ 人员介绍 √ 个别交谈 √ 亲临实践 □ 会议 □ 图片、照片 □ 书报刊物 □ 统计报表 □ 影视资料 □ 文件 □ 集体组织 □ 自发 □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Anderson(1998)对1078名大学生上网者进行了研究,发现9.8%的人是网络依赖者,Welsh(2000)的研究结果则是,1000名大学生中的8%是网络成瘾者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发现网络成瘾者占到6.4%。林绚晖和阎巩固(2001)经过对福州大学293大学生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上网人群中上网成瘾者占9.6%。而王立皓(2003)对江西某大学329名大学生的调查则出现了更低的比例,网络成瘾者仅占3.6%,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为中度成瘾的占5.7%,但是成瘾倾向的37.2%,这也是本作品不同以往研究的特点,也是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方面,即网络成瘾倾向同学的筛查和预防,这也是我们高校工作的重点,因为一旦网络成瘾很难治疗,而成瘾之前的干预和预防则是我们可以进行的工作,这部分学生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此外,大量研究证明,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对青少年危害更大(Brenner,1996;Egger, 1996;Griffiths,1997;Morahan-Martin,1997;Thompson,1996;Scherer,1997;Young, 1996a,1996b,1997)。本研究也是从内外因素两方面分析网络成瘾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预防。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