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广州市低碳社区模式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通过对国内外的低碳社区的研究上,结合广州亚运城的建设成果,提出指导广州低碳社区建设的五个原则和四个优化方案。这里体现出了,低碳社区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房地产积极建设,还需要物业的配套和社区居民的参与。
详细介绍:
建设低碳社区是提升广州城市环境、减缓生态破坏及气候剧烈变化的途径之一。本文分析广州低碳社区的历史变迁,得出低碳社区模式的驱动由开发商和政府驱动主导的现状。结合国内外低碳社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广州市的气候、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及其发展方向的实际情况,提出低碳社区规划建设的五个指导原则,并提出四个方面的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方案来构建广州低碳社区模式,引入物业管理和社区居民,一起共建共享低碳社区。 国内外低碳社区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实践,折射出不同地域下的不同的低碳理念和技术要求。在城市节能减耗和建设绿色广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的低碳社区的历史变迁,综合开发商、政府、物业管理和社区居民四者的相互关系,提出新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再基于广州市的市情及发展方向,以及众多低碳社区研究,归纳出低碳社区规划建设的五个指导原则,并提出的四个方面的优化方案。 总之,政府、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和社区居民在原则指导下,借鉴优化方案构建低碳社区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通过研究广州市低碳社区模式的变迁,提出优化方案,推行低碳理念,把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人民社区生活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基本思路:通过研究比较国内外低碳社区建设的趋势,根据广州的市情,分析广州市低碳社区模式发展,得出新的低碳社区模式由政府、开发商、物业管理和社区居民驱动,并提出广州低碳社区建设的五个原则和四个优化方案,用以提升广州低碳社区的建设能力。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和先进性:1.数据来源权威全面。参考政府文献和广州统计年鉴;2.亚运城是广州市低碳示范社区,是集中广州低碳技术、理念之大成的社区,案例典型和先进。 独特性:本课题基于政府、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居民生活等方面积极推进广州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随着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本课题响既应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又为房地产开发提供原则指导,为物业管理和居民提供如何改善人居环境措施和妙方。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我国地域差异明显,不同城市社区低碳的实践不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广州市低碳社区的模式要基于广州市市情及其发展方向。本文提出的五原则,四个优化方案。优化方案即是应用的方案。 指导意义:由政府积极引导、开发商建设、物业管理和社区居民参与的低碳社区建设。针对新老社区,研究的结果提供指引,按照原则、方案内容去建设或应用。只要我们的生活能够不断地减少碳的排放,我们课题的意义也就不断地实现。

作品摘要

低碳社区的建设是解决广州人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生态破坏及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低碳社区模式的发展演变,论证出广州低碳社区模式转变为由开发商、政府、物业管理和社区居民四者相互作用来驱动。在结合国内外低碳社区研究的经验后,再基于广州市的气候、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及其发展方向的实际情况,归纳出低碳社区规划建设的五个指导原则,并细化地提出的四个方面的优化方案。通过这些优化方案来构建广州低碳社区模式,借此用以提升广州低碳社区的建设能力。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年3月,获得广东商学院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生态环境与保护,2009,(10):18-21. [2]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广州市环境保护 “十一五”规划[R] . 2006. [3] 高银霞,王金亮,何茂恒.低碳社区建设浅谈[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3):40-43. [4] 叶昌东,周春山.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J].现代城市研究,2010,(8):30-33. [5] 王红霞.住宅建筑的低碳化设计[J].山西建筑,2010,(19):235-236. [6] 欧洲低碳建筑设计4案例[J].《A+T》,2010,(2):55-56. [7] 周小玲.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J].世界科学,2010.(4):26-27. [8] 周游,宇琦.你不可不知的低碳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93-94.

调查方式

走访、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其他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各地都纷纷出现低碳社区的研究、试验、建设。典型的有英国的贝丁顿社区、德国的弗班社区、瑞典的维克舍和斯德哥尔摩的哈马小区。 这些地区都是有计划地以低碳或可持续的概念来改变民众的行为模式,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关于国外方面研究如周小玲的《低碳社区典范:零能耗的贝丁顿社区》,详细介绍了贝丁顿社区的状况;辛章平和张银太的《低碳社区及其实践》,提出了低碳社区建设模式,并通过分析典型例子,提出低碳社区建设的途径。 在国内出现的少数已建成低碳社区和多数关于低碳社区的规划和建设。如:北京的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上海的临港、虹桥和崇明三个低碳实践区,长沙开福区太阳星城低碳社区,东北沈阳启动的10大低碳社区建设。 国内的低碳社区建设还处于概念规划层面,少量低碳社区实践的起步阶段。但在构建低碳社区时,都遵循了低碳环保的基本理念。国内研究有如高银霞,王金亮,何茂恒的《低碳社区建设浅谈》,比较分析国内外低碳社区建设,从建筑节能,开发利用能源等方面探讨低碳社区建设及发展的对策问题; 叶昌东,周春山《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对低碳社区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四种低碳社区建设形式,和从技能型、组织性、制度性、文化性四个方面得出基于我国特有国情的低碳社区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王红霞的《住宅建筑的低碳化设计》,详细介绍了住宅建筑低碳化设计的思路和技术措施,益于建筑节能、低碳; 奥雅纳工程顾问的《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概念规划》,对于低碳社区提出了19项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指标,指标详细可测; 夏宏嘉的《哈尔滨市低碳社区规划理念初探》,着重讨论低碳社区的治理模式和建设模式。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