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科学界定看转型时期的食品安全监管——基于南昌市三县区的调查研究和动态复杂性分析
小类:
经济
简介:
本项目题为《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科学界定看转型时期的食品安全监管——基于南昌市三县区的调查研究和动态复杂性分析》,是结合当下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紧扣食品小作坊这一关键环节和监管盲点,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并对数据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处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实现了对于食品小作坊的科学界定,为食品安全监管解决了一个重大难题。
详细介绍:
本文抓住当下食品安全监管的热点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生产规模、人员结构与教育程度、产品品种结构、佣工工资、企业收入水平等6个方面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特点进行分析,论证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目前存在的生产环境恶劣、工艺设备落后、生产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堪忧等4大突出问题,归纳出监管机制缺失、资金严重不足及人员素质低下等3点主要原因。并从定量的角度,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各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小作坊分类模型,旨在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自身发展,及政府出台相关监管措施提供参考,并为食品安全立法提供重要依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为实现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明确分类,遂展开相应调查。 基本思路:本文运用调研所得数据,采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诸内部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借助神经网络进行数学建模,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界定。最后提出了可行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采用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多种科学调研方法进行了全方位调查,信息来源可靠性高。调研材料真实有效,研究目的明确,结论合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观点鲜明,阐述准确。 先进性:该调研报告不仅从宏观上对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还引入系统动力和神经网络理论,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明确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概念的界定。 创新性:视角独特,填补了国内长期以来的一项研究空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作品针对当前政府最为重视、人民最为关注的食品生产安全问题,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归纳处理,明确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这一概念的界定,划清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与非法食品企业的界限,使政府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管,为政府出台监管措施提供参考,为食品安全立法提供重要依据。

作品摘要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作为食品安全监管中最令人棘手的一环,因其缺乏明确的概念界定,而使政府无法将其与非法食品加工单位相区分,为监管的实施带来了诸多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展开相应调查。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生产规模、人员结构与教育程度、产品品种结构、佣工工资、企业收入水平等6个方面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特点进行分析,论证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目前存在的生产环境恶劣、工艺设备落后、生产管理混乱、产品质量堪忧等4大突出问题,归纳出监管机制缺失、资金严重不足及人员素质低下等3点主要原因。并从定量的角度,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各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小作坊分类模型,旨在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自身发展,及政府出台相关监管措施提供参考,并为食品安全立法提供重要依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南昌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1] (日)芳川充,《食品的迷信》,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2] 刘录民,《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8年15卷01期 [3] 王淑文,《关于食品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年第5期 [4] 欧阳志正,《关于整治和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年第52期 [5] 董鹤鸣等,《食品加工小作坊现况调查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4期 [6] 谢启军,《刍议GB/T 23734-2009中“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定义》【J】,现代食品科技,2010年第26卷第2期 [7] 林斌,《广西贫困村分类的神经系统方法和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第7期 [8] 邵咏妮等,《基于独立组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稻谷年份的鉴别》【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7年第6期 [9] 吴传荣等,《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A】,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4期

调查方式

■实地走访 ■问卷调查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国内 1、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界定方面的研究 谢启军(2010)在《刍议GB/T 23734-2009中“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定义》中概述了我国各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定义,分析了各种定义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初步讨论和提出了定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基本思路和方向。但最终未给出明确的定义。 2、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现状研究 欧阳志正(2008)在《关于整治和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思考》中说道,食品生产加工是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为深入了解江西省九江市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安全现状,研究现有行政体制下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安全监管问题,九江市委党校市情市策研究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针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治规范的思路和建议。董鹤鸣等(2009)在《食品加工小作坊现况调查分析》中提出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审查及日常监管应由政府明确规定的主要职能部门承担,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从维护公共卫生利益角度,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从业人员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监管和从业人员培训,建议由政府部门组织协调,将食品加工小作坊纳入行业协会工作内容,通过综合措施的强化管理,使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现状逐步得到改变。 3、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方面的研究 刘录民(2008)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研究》中提出,食品加工小作坊是食品安全问题的 “重灾区”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提高食品加工小作坊的质量安全水平。作者通过分析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现状 ,进一步明确小作坊监管的目标定位、 约束条件 ,应用决策收益矩阵比较可供选择的监管方案 ,提出了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小作坊监管绩效的思路和办法。 二、国外 国外有关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food workshop)的研究较少,主要体现在安全问题上: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探讨其中的道德问题(Clifford W. Scherer and Napoleon K. Juanillo, Jr.,1992;从预防的角度探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问题(P. Sandin,2006)。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