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梧桐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及提取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研究对梧桐属植物梧桐的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初步研究。通过使用95%的乙醇对梧桐叶进行提取并浓缩,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浓缩液进行萃取,然后利用盐酸—锌粉颜色反应初步鉴定各萃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正丁醇萃取液,乙酸乙酯层与水层其含量相对较少。
详细介绍:
本研究主要是对梧桐树叶有机酸中的黄酮类物质首次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使用95%的乙醇对梧桐叶进行提取并浓缩,浓缩液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利用盐酸—锌粉颜色反应初步鉴定各萃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正丁醇萃取液,乙酸乙酯层与水层其含量相对较少。梧桐树叶黄酮类物质是一类具有特殊的保健和药用功能的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的多酚类物质。如抗氧化、消炎、抗癌和抗基因诱变作用等,其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目前国内外很少有对梧桐树进行研究。

作品图片

  • 梧桐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及提取
  • 梧桐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及提取
  • 梧桐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及提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让人们更深层地了解梧桐树的利用价值,重点研究了梧桐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梧桐树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基本思路:本作品选取校内梧桐树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大量文献检索确定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初步检测梧桐树内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过柱分离得单个物质,最后整合资料,撰写成文。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在查阅文献基础上,通过使用95%的乙醇对梧桐叶进行提取并浓缩,浓缩液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利用盐酸—锌粉颜色反应初步鉴定各萃取液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 先进性: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国内没有梧桐树黄酮类成分研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首次对梧桐树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 独特之处:目前国内很少有人对梧桐树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本作品为以后梧桐树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基础。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化合物,但有关梧桐中有效成分的研究鲜见报道,我们对其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梧桐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让人们更深层地了解梧桐树的利用价值。 现实意义:通过中文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对梧桐树的研究主要是在繁育生长方面,很少有人对梧桐树中的药用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本研究首次对梧桐树叶的黄酮类物质进行初步研究,为以后梧桐树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基础。

学术论文摘要

本研究对梧桐属植物梧桐的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初步研究。通过使用95%的乙醇对梧桐叶进行提取并浓缩,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浓缩液进行萃取,然后利用盐酸—锌粉颜色反应初步鉴定各萃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正丁醇萃取液,乙酸乙酯层与水层其含量相对较少。

获奖情况

2010年获湖南科技学院第八届“科技创新节”之大学生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竞赛二等奖

鉴定结果

经本实验研究证明,用95%的乙醇浸泡梧桐树叶碎末,可提取出梧桐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正丁醇萃取段,乙酸乙酯萃取段和水层含量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刘锡蔡,李薇. 马钱子果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1998,29(7):435 [2]张培芬.李冲.ZHANG Pei-fen.LI Chong 白花泡桐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2):2629-2632 [3]段文达,张坚,谢刚,张承忠,李冲. 白花泡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材 [J]2007,30(2):168-170 [4]蔡定建, 柳茶花, 钟鸿鸣,刘慧, 毛林春 野菊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和鉴定[J] 中国食品添加剂试验研究2010,(05):143-147 [5] 蕖健,华景清,王薇,周翠英.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5):85-88. [6] 谭仁祥,植物成分分析北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 黄平,Karagianis Gloria,韦善新,WaterInan Peter G.空桐树的化学成分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Nat Prod Ret Dev2008,20:271-274 [8] 邵令娴,分离及复杂物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9] Phytochemistry Lab in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andbooks of Flavonoids as the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黄酮体化合物鉴定手册)[M]Beijing:Science Press,1981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白花泡桐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 目的:对白花泡桐花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花泡桐花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methyldiplacol (1),6-geranyl-3,3,5,7-tetrahydroxy-4'-methoxyflavanone(2),高北美圣草素(3),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4),3•甲氧基木犀草素-7-ο-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0-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_7•0-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ο-β-D-葡萄糖苷(8),山柰酚-3-ο-β-D•葡萄糖苷(9),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10),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1)。结论: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参考文献《野菊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和鉴定》 摘要: 采用碱溶酸析法和微波间歇加热提取法, 成功地提取了野菊花中黄酮类物质。经盐酸 - 锌粉反应和红外光谱鉴定, 提取物为黄酮类物质。同时, 采用分光光度法, 以芦丁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对野菊花中的总黄酮类物质进行了测定, 其质量分数为2.290mg/g。并讨论了时间对测定方法的影响, 结果表明, 显色时间在40min内稳定。此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野菊花这一天然的宝贵资源以及野菊花与黄酮类物质药效功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毛泡桐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确定》 摘要: 目的 对泡桐属植物抗菌中草药毛泡桐花Paulownia tomentosa中酚性类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确定。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毛泡桐花的乙醇(95%)室温提取物中获得5个黄酮类的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双氢黄酮(Ⅰ).5-羟基-7.3’.4’-三甲氧基双氢黄酮(Ⅱ).diphacone(Ⅲ).mimulone(Ⅳ)和洋芹素(Ⅴ)结论黄酮类Ⅰ--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大量黄酮类成分很可能为毛泡桐花的主要活性成分.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