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贫”问题的产生及其社会政策的研究--基于广州地区的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新贫”在中国内地是一个新兴的名词,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新贫”问题在当今中国社会已渐趋凸显,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项目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访谈和文献分析研究,系统全面地揭示“新贫”群体的现状,引起社会对该群体的重视,并针对我国现行福利政策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建议和措施,为我国社会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作出贡献。
详细介绍:
“新贫”在中国内地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到底“新贫”的定义是什么,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新贫”群体的存在却是不容质疑的事实,“新贫”问题在当今中国社会已渐趋凸显,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项目研究成果将以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访谈和文献分析研究,系统全面地揭示“新贫”群体的现状,引起社会对该群体的重视,并针对我国现行福利政策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缓和这一新型群体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压力的建议和措施,为我国社会救助政策进一步完善作出贡献。

作品图片

  • “新贫”问题的产生及其社会政策的研究--基于广州地区的调查
  • “新贫”问题的产生及其社会政策的研究--基于广州地区的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新贫”群体的定义界定。 (2)“新贫”群体与“旧贫”的关系。 (3)“新贫”现状的调查研究。 (4)“新贫”出现的原因分析。 (5)现有社会福利政策的分析研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项目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回顾、数据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 先进性:一方面通过本次调查,为后来对新贫问题的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手资料与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透彻分析原有福利政策的优缺点,从而为福利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议,推动福利政策的完善。 独特处:“新贫”群体是一个新出现的群体,研究“新贫”群体是新颖的,而且必须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原有福利政策对新贫群体的影响,从而为福利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议,推动福利政策的完善。 (2)在制度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在社会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 (3)通过本次研究,唤起社会对新贫问题的关注,端正社会对新贫问题的认识,消除社会标签效应,为新贫群体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品摘要

摘要 “新贫”是一个最近几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新名词,其范围十分宽广,至今还没有一定明确的界定。本研究所指的“新贫”主要是在劳动领域内,高质量劳动力由于各种社会与经济因素,即使已经做出充分努力仍无法获得能够支付其最低生活水平的职业的现象。 这种“新贫”群体与其他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却给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值得社会所重视。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容易脱贫的群体。由于其自身素质比较高,因此只要政府提供适当的帮助,脱贫是很有可能的。但是由于现今福利救助制度的缺陷,“新贫”群体一直未能得到社会的有效救助,导致这个迫切的社会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本文运用集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方法,有效保证调查的信度与效度,同时本课题组成员将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知识开展本次研究,力图寻求解决“新贫”问题的合理方向。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3月15日获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作品竞赛广州大学校赛一等奖 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参考文献

[1]蒋国林、王国存.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社会应激及其缓冲干预[J].社会科学,2008(9) [2]项光勤.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6) [3]曹福兴.广州,“蚁族”蜗居城中村[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4) [4]张红、李航.“新失业群体”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流动——以“内卷化”为分析视角[J].青年探索,2006(6) [5]庄晓芹、庄娱乐.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及自我调适[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6) [6]罗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河南农业,2009(2) [7]仝玲.新失业群体对社会保障提出挑战[J].经济论坛,2006(5) [8]童辉杰、杨雅捷、吕航.“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3) [9]周沛.城市贫民的生存现状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J].南通大学学报,2006(5) [10]周群英、杨金刚.解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J].嘉应学院学报,2004(5)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 国内政策背景 1、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以下简称《通知》) 其中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2008年4月28日,广东省出台的《广东省失业保险制度》。 其中指出失业登记的相关内容。进行失业登记后,可享受四项权利:1、接受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2、参加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并按规定减免培训费用;3、按规定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4、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按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和其他的失业保险待遇。当然,同时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如积极应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的就业岗位,积极参加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免费职业培训和各类就业促进项目等。 二. 他人研究基础 由于“新贫”群体是一个新生群体,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依然比较少,唯一与“新贫”研究有关的著作就只有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的《蚁族》。书中将“蚁族”定义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全书对“蚁族”的心理状况、收入状况、职业状况、集体行动倾向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把“蚁族”的成因归为既有国家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既有"聚居村"本身个性的问题,也有城乡结合部共性的问题;既有大学毕业生自身价值观就业观及其能力的问题,也有流动人口共性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新贫”群体在外延上大于廉思教授的“蚁族”,在侧重点上,本文以福利政策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为侧重点,注重探讨如何利用福利政策的优化帮助“新贫”脱离“贫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