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文章基于我国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社区化建设运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严重关切这一背景,从农民生活质量的角度对社区化建设进行政策评估,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调查形成测量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从基本生存条件、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文化福利、环境福利五个方面对新社区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测量分析,并从四个方面为社区化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详细介绍:
文章基于我国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社区化建设运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严重关切这一背景,从农民生活质量的角度对社区化建设进行政策评估,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本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社区农民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内容效度比检验,形成了针对测量社区化建设中新社区农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以调研形成的指标体系为基础,文章从基本生存条件、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文化福利、环境福利五个方面对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分析。经过T检验分析,社区化建设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效果并不显著,并据此分析原因。 文章最后从经济、基本生存、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针对社区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品图片

  • 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
  • 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
  • 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
  • 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
  • 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近年来,社区化建设在全国各地的开展引发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争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开展社区化建设的本质要求,鉴于此我们在诸城、济南、齐河等地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研,运用生活质量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衡量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最后对农村社区化建设进行政策性评估,并针对社区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从而真正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研究方向之创新。近年来,社区化建设在全国各地开展,同时生活质量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文章首创性的将两者进行了结合,对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研究。 指标体系构建之创新。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课题组将选择权交由居民,让居民自己选出衡量自身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文章利用内容效度比形成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 文章最后根据形成的指标体系有针对性的对社区化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无论是公众还是学界对于农村社区化建设的争论和质疑很多,文章旨在通过调研形成针对社区化建设中新农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活质量在社区化建设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以此对农村社区化建设进行政策性评估,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农村社区化建设进行评价定性。 同时对目前社区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其他地区的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作品摘要

在农村社区化建设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基础。文章以“山东省新农村社区化建设”为背景,以搬入新社区的农民为研究群体,在继承和借鉴以往学者对生活质量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生活质量研究作为理论框架引入了对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分析,致力于社区化下农民生活质量指标的构建。 调研以济南市、齐河县、诸城市、兖州市等地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此进行了调研,归纳并构建了由基本生存福利、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文化福利、环境福利等由五个维度组成的社区化建设中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进而将研究构建的“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衡量指标体系”作为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决策参考。随后,文章根据形成的指标体系测量两类农民(即已入住农民和未入住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并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对当地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以此作为新社区改造的政策评估依据,最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生活条件,完善养老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年获得山东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报告二等奖。 2011年获得山东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报告一等奖。 2011年获得山东大学“五四征文”二等奖。 《农村社区化建设中的利益多远与治理——以齐河县农村合村并居为例》山东社会科学(CNKI:SUN:SDSK.0.2011-02-016) 2011年第二期 2011年5月1日《大众日报》第二版对本课题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内容效度比、T检验。 2、风笑天: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韩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山东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4、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吕庆喆《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比较》,《2009中国地区经济检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 2009年版。 6、周长城等:《生活质量的指标构建及其现状评价》,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9年版。

调查方式

调查中本课题组采用了实地走访、调查问卷、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统计报表、文件调查、集体组织等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关于社区化建设中农民生活质量的研究在学术界还少有涉及;而有关生活质量的研究则比较多。 1.国外生活质量研究概述 到20世纪90年代初,弗朗索瓦佩鲁、依安、米勒斯等一大批学者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以提高人的福利为最终目标的。 2.国内生活质量研究概述 我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生活质量作过理论上的探讨,但做大规模经验研究还是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而且起初大多是致力于探讨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和研究方法。1996年前后,我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生活质量课题组在北京等几个城市作过调查研究,主要以生活的环境质量为对象,调查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并用两类指标对其进行刻画:一是居民对环境现状的评价和预期;二是居民对环境问题在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性程度的评价。这些促使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 我国学者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 贺宏善探讨了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认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要从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入手。郑振佺、陈飞天、陈绍军分析了农村生产条件、生产管理因素、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和生态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周万全以湖北省三个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构建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对于生活质量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