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通知新闻>> 学校新闻>> 新闻正文

“挑战”成功!祝贺济大人!

崔爱萍 发表于 2025.10.16| 点击数56

新闻标签: 挑战杯

6月4日至6日

“齐鲁青韵  创领未来”

第十九届建设银行“挑战杯”

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

在临沂大学顺利举行

我校参赛团队

获特等奖3

一等奖5

二等奖3

三等奖7

项目名称:“晶”益求精——高一致性晶圆级二维材料研发及范德华异质集成

项目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逄金波、刘宏、高鑫

团队成员:刘瑞、窦世娜、杨范伟、赵海、李阎菲、王雪强、朱舒杭、侯崇洋

项目介绍:“晶”益求精团队由八名在校研究生组成,主要开展二维材料研发工作,通过化学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调控、缺陷工程及量化掺杂策略、范德华异质界面工程及能带匹配三大创新技术,实现了多衬底、多种高一致性晶圆级二维半导体材料制备及范德华异质集成,以及面向集成电路的应用,为突破芯片和传感器卡脖子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项目名称:磷光闪耀——日光激发宽色域OLED显示磷光碳点材料

项目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孙一强、高鑫、沈琪

团队成员:王晨晨、林翠萍、薛景天、董梓琪、李绍奇、王伊蕾、曹文文、董娟

项目介绍:磷光碳点项目为突破国外OLED发光层磷光材料专利壁垒和技术封锁,解决当前国内发光层材料价格高、寿命短、色彩饱和度不足的瓶颈,提出“刚性限域基质设计+孤电子氮掺杂+一步原位煅烧工艺”协同策略,攻克了磷光材料分散性差、隙间窜越效率低等关键难题,构筑出兼具高饱和度、高稳定性与绿色低成本优势的磷光碳点基质复合材料体系。

项目名称:脑有所依——基于活体传感的脑内维生素C精准监测及其在缺氧性神经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项目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纪文亮、李丽、刘晓彤

团队成员:亓子扬、王文谦、谷尚聪、马源、王林胜、王文馨、甘思宇、贺光越

项目介绍:本项目聚焦缺氧性神经损伤中脑内维生素C动态监测及机制研究。基于碳纳米管修饰微电极,开发高灵敏活体传感方法,实现清醒动物脑内维生素C实时精准检测。发现急性缺氧诱导神经元维生素C外流,且与体积敏感阴离子通道激活密切相关。研究为揭示缺氧性神经损伤分子机制、开发神经保护策略提供实验依据,助力脑疾病诊疗及抗氧化系统平衡研究。

项目名称:食安“芯”动——基于电磁双场调控的纸基食品污染物快检芯片的制备及应用项目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李丽

团队成员:梁嘉欣、徐佳慧、吴宁、傅凯、吴璇、孟晓冉、李奕、杜培磊

项目介绍:本项目针对食品中灵敏、简单、高效快速污染物监测的迫切需求,构建了一种基于“电-磁”双场调控的自旋极化硫铟化合物基异质结纸芯片,以实现食品污染物基层现场快速、高灵敏检测。所构建的传感器检测范围宽,能够覆盖国标中对常见食品污染物。该项目有望为实现公平、高效、合理配置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项目名称:约束系统动力学稳定性研究的新方法

项目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王鹏、孙晓爽

团队成员:齐皓晖、王月萱、王协通、张奥钦、王森、史豪爽

项目介绍:本项目将动力学系统转化为分数阶梯度系统,通过引入分数阶微积分,将整数维梯度系统转化为分数维梯度系统。分数维梯度系统的可作为参数在在1-2间调节,可以更贴切的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通过Lyapunov函数的构建,我们能够深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为系统的控制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有效管理和优化。

项目名称:“碱”入佳剂——一种微生物源生物碱抗菌制剂的研究

项目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张华、鲍洁、任子安

团队成员:王凯乐、王泺靖、王欣玲、张桐、马宗燕、韩瑞应、杨慧茹、孙凤瑶

项目介绍:项目聚焦番茄灰霉病防治难题,从南烛中成功分离筛选出球毛壳菌,深入研究了该菌株代谢产物,研发出一种环保高效的微生物源农药。项目成果为具有防治一体效果,且高产高活性抑菌的新型抗灰霉病天然成分,兼具生态、经济与社会价值,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为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的种类扩展提供新方向。

项目名称:噬退菌安——抗噬菌体芽孢杆菌多功能底盘的构建

项目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汤若昊、李哲

团队成员:马元欣、谈舒琪、陈明昊、江晶莹、夏薇  

项目介绍: “噬退菌安”项目致力于解决芽孢杆菌发酵产业中噬菌体污染的关键难题。运用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策略,对芽孢杆菌进行遗传改造,构建具有广谱抗噬菌体能力的多功能底盘菌株,并基于此开发出枯草芽孢杆菌饲料添加剂和高效氯化石蜡生物清除剂两大核心产品。在解决噬菌体污染、保障发酵生产稳定性的同时,推动了微生物制剂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项目名称:双菌协同激活型西洋参促生防病生态菌剂的研究与应用

项目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孔孟孟、刘骁勇、武芳

团队成员:李嘉辉、杨晓芳、白锦添、王艳丽、井海荣、王福荔

项目介绍:本项目是西洋参促生防病生态菌剂的研究与应用,团队由六名本硕学生组成。团队成员综合能力强,拥有丰富科研成果,发表9篇论文、申请8项专利。以解决西洋参病害问题为出发点,利用双菌协同增效机制和添加外源小分子配方来制备的新型绿色生态菌剂,创建“竞争-抑制-免疫”三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助力西洋参产业新发展。

创新创造创青春,成长成才成栋梁

学校把双创育人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

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化、项目化、常态化发展

激发济大学子科创热情,提升创新创业本领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之名

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下一条: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