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高校就业合理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小类:
教育
简介:
本课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重新审视,建立起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利用更真实有效的统计方法,使所得的就业指数更具指导意义,并使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动态可参考性。文章在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指标设立了考核的依据,对综合考核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为开拓高校管理者的思路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意见和建议。
详细介绍: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其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院校的招生,更代表着高校的声誉,同时这一指标也成为人们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直接关系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否制定合理、有效的就业政策。 本课题主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重新审视,放弃就业率这一主导数据,建立起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利用更真实有效的统计方法,使所得的就业指数更具指导意义,并使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动态可参考性。文章在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指标设立了考核的依据,对综合考核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同时报告课题结合大量实际数据,论证了评估体系的可行性,为开拓高校管理者的思路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意见和建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针对当前高校就业评价中唯就业率的情况,本文希望能够从更广阔的思路出发,寻找更合理、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同时希望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试验,检验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课题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就业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也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同时课题结合大量的实际数据,论证了评估体系的可行性,为开拓高校管理者的思路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意见和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部分地用于高校就业评估的指导工作,如果能够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就业评估将更能够体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精神,能够使得评估回来原来的出发点上去;避免了就业率一个指标统领全局、为了提高就业率急功近利的不利局面的产生;并且能够长期的指导就业工作,而不是仅限于一个就业周期。

作品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就业情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院校的招生,更代表着高校的声誉。同时这一指标也成为人们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直接关系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否制定合理、有效的就业政策。 本课题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重新审视,放弃就业率这一主导数据,建立起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利用更真实有效的统计方法,使所得的就业指数更具指导意义,并使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动态可考性。 本课题在综合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指标设立了考核的依据,对综合考核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最后文章在所做的调查的基础,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课题的实际意义所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刘文.对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标体系的设想.[J].统 计与决策.2008 [2]沈延兵,费毓芳,余新丽.大学生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J].辽宁教育研究.2005(4) [3]冯国庆,马菲.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应逐步完善科学规范.[J].决策探索.2007(2) [4]吕红,金喜在.我国构建灵活就业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J].经济纵横.2006(12) [5]李哲.基于人口信息系统的就业测评模型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6]产思龙.从货币的边际效用导出效用-收入函数.[J].现代企业文化.2008(26) [7]李晓鸿.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科 技管理研究.2009(6) [8]牛金虎.透视大学生就业统计.[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4)

调查方式

■问卷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在该领域做了一定的研究,对于改进就业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主管机构以及评价结果的后分析都有进行论述: 张君生、关荆晶(2006)对中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评估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从就业评估机构、就业评估价值取向、就业评估方式、时间以及就业评估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万清详(2005)、黄警钟(2002)分别进行了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各自的理解; 薛海燕、王清贵(2002)提出了关于就业评价信息系统的建立的想法,并对该信息系统的框架进行了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定性; 许冉(2010)、徐倩(2006)分别结合本科高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各自的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了阐述,对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