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河南省基础教育满意度及教育公平研究
小类:
教育
简介:
我省的许昌、漯河、平顶山地区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及其造成原因,对以上三市开展现场征询和问卷调查活动,依据调查的状况,大致描述豫中三市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和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切入点研究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教育公平相关问题。运用理论研究、逻辑推理、概念分析以及唯物辩证的方法探讨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协调统一关系,通过综合、完善有关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
详细介绍:
课题组成员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我省的许昌、漯河、平顶山等地区开展了现场征询和入户发放问卷等方式的调查活动。这三个市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自然条件上类似,而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域特征的形成方面也有很多共同之处,而在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上,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状况方面,更是有很多相同点。因此本文立足自己调查的状况,大致描述豫中三市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和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浅述个人对教育公平及其相关问题的看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收回1668份,其中有效问卷15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4%,其中教育工作者、学生673份,占有效问卷的42.3%,学生家长及其他919份,占有效问卷的57.7%;同时结合各地市实际,就一些实际问题召集有关人员召开小型座谈会;为使调研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在发放问卷时兼顾城乡区域、职业领域及教育程度等因素,且各县市的调查问卷大致相等。 调查内容包括:职业、收入、家庭经济状况、对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态度、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国家教育部门可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怎样看待我国教育的现在与未来、教育资源与教育效果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与个人成才等其他认识。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总结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现象及其原因,提出对教育公平的伦理审视。 思路:1、拟定研究计划及内容,确定我省许昌、漯河、平顶山地区为研究个案;2、对以上三市进行现场征询和问卷调查,大致描述三市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并以此研究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教育公平相关问题;3、运用理论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探讨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协调统一关系,通过综合、完善有关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多从经济的视野去研究,但终归这些都不能充分解决当前教育中所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教育最为根本的还是要诉诸于人文关怀的理念,且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对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伦理审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这正是本课题的学术理论价值所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既结合了当前众多教育理论观点,同时把这些观点置于构建和谐社会、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中,既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注重教育自身的独立性。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根本上改变不公平现象,需要国家提供更大数量更高质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也要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更多考虑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努力用公平原则指导整合各方利益需求和差异,以此保证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作品摘要

1、结合查阅的大量资料,首先探讨目前教育的不和谐现状。主要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东西部教育发展差距过大;城乡教育差距大,农村城市化和农民进城的教育跟不上;义务教育未完成、高等教育费用高以及近年来求量而不求质的教育产出和不公平竞争;应试教育的束缚所产生的高分低能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 2、针对以上教育现状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认真而深入地分析其原因。 3、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建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政府应高度重视既要保障公民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终生教育又要力创和谐的就业环境;教育者要强化服务意识,每一个教师都要自觉地提高为教育事业和学生服务的本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对比分析国外的教育体制,引以为鉴,结合本国的教育传统现状、经济发展需要和力所能及的条件,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以迎合21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5、我们要尽可能在公平中注入一点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点人道,从而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景天魁.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谢志强 李慧英.社会政策概论[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6、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杨东平.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杨东平.2006年: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廖其友.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会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本课题从学术和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主要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目标等方面对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满意度进行理性的剖析,深入的研究,进而构筑和谐的伦理平台。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争论激烈的热门话题,研究者大都多从经济的视野去研究,如: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由许丽英, 袁桂林发表的《教育效率 ——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概念》;或是从政策的领域去研究,如:天津商学院的史瑞杰,梁晓琴发表的《在张力中实现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等等,但终归这些都不能充分解决当前教育中所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教育最为根本的还是要诉诸于人文关怀的理念,且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对教育公平伦理审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这也是本课题的学术理论价值所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